世界探險史 在南極傳奇故事,看英雄們如何船沉生還

聽世界探險史 在南極傳奇故事,看英雄們如何船沉生還


世界探險史 在南極傳奇故事,看英雄們如何船沉生還


南極風光

當我把將去南極的消息告訴朋友們後,收穫了前所未有的羨慕、讚揚和鼓勵。雖然我們明明乘坐的是舒適、豪華的新型郵輪,有極富經驗的探險隊和船方提供各種保障,有專業細心的旅行社提供各種周到服務,但在大多數人的眼裡,南極,仍然是一個充滿危險與挑戰、可期待卻即便在心理上也遙不可及的冰雪大陸。


世界探險史 在南極傳奇故事,看英雄們如何船沉生還


拉森小屋廢墟

所以,當我站在保利特島上拉森小屋的廢墟前,一邊聽探險隊員介紹一邊將它翻譯給我的同伴們時,我知道,多年來我內心深處對南極的嚮往,其實源自對英雄主義的崇拜,對勇敢者的敬佩,對不言放棄的讚賞,當然,還有對大美風光的心馳神往。


世界探險史 在南極傳奇故事,看英雄們如何船沉生還


保利特島

保利特島位於南極半島的東北端,由火山熔岩形成。島上火山最後一次噴發,大約在1000年以前。這裡,生活著10萬對阿德利企鵝,還有藍眼鸕鷀、巨型雪燕、海鷗、各種海鳥和海豹,近年已成為南極旅遊熱門目的地。但也許不少到保利特島的人不知道的是,眼前的美麗,還隱藏著一段世界探險史上的傳奇。

“南極號”探險船

1901年10月16日,瑞典“南極號”探險船駛離哥德堡。探險隊長是地質學家努登舍爾德,船長是資深極地探險家拉森。拉森曾於1893年12月第一個乘雪撬進入南極拉森冰架,該冰架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除了他們倆人,船上還有另外7名科學家、16名船員。

船長拉森

“南極號”抵達布宜諾斯艾利斯後,得到了阿根廷政府的大力支持,提供了所有補給品,條件是帶上一名年輕的阿根廷海軍中尉。在探索了南設得蘭群島部分地區後,“南極號”經南極峽灣駛向南極半島。

探險隊長努登舍爾德

1902年1月15日,探險隊發現了希望灣。2月,努登舍爾德隊長決定在雪山島建立冬季營地。放下探險隊所有成員和裝備的“南極號”,掉頭駛回福克蘭群島。第二年夏天,“南極號”再次出發,按計劃為雪山島上的探險隊帶去給養,並將他們接回船上。

浮冰與動物

然而,“南極號”在希望灣不遠的海面受浮冰所困,幾難前行。於是,拉森船長決定繞道而行。行前,他讓安德森等3名船員帶上雪撬、2周的糧食及其他裝備,登陸希望灣。拉森船長的想法是,安德森等人,可以乘坐雪撬或者步行,穿過連綿的島嶼,抵達雪山島。

“南極號”受困

即便他們沒法抵達雪山島,“南極號”也會在接回探險隊後,返程時再來將他們載回,時間不會超過兩週。但令拉森船長沒想到的是,那一年威德爾海的浮冰特別多,且又大又厚。在浮冰連續不斷的撞擊下,“南極號”開始破裂滲水,拉森不得不下令棄船。他們將船上所有能帶走的有用物品,裝上“南極號”攜帶的平底木船,人拉肩扛走過海上的浮冰,登上最近的保利特島。

拉森小屋遺址

乘坐飛機和豪華郵輪到南極旅遊的現代人,沒法想象100多年前的拉森和他的船員們,怎樣在極地的荒島上度過寒冬。他們拆下雪撬上的木板和鐵條,利用島上的火山石,建起了幾間有雙層圍牆、處於半地下的小屋。

企鵝蛋

從船上帶去的燃料用完後,他們就更多地捕獵海豹、企鵝,撿拾各種鳥蛋。拉森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遇到救援,不知道他們會在島上呆多長時間,所以他們熬海豹油用於照明取暖,剝下海豹皮製作衣服、靴子以及島上勞作必不可少的繩子、冰凍海豹肉以為不時之需。

保利特島上的海豹

孤獨艱難不知希望在何方的同時,他們卻又始終滿懷希望,而且對音訊渺茫的同伴:包括他們早就應該接上的探險隊和希望灣裡的安德森3人,念念不忘,時時想著如何尋找與營救。所以,當1903年的冬天剛剛過去,10月,拉森船長帶上5名船員,乘坐那艘沒有甲板的木船,駛往希望灣。

阿德利企鵝

在希望灣等待他們的,只是一座廢棄的石頭小屋,和屋中留給他們的字條。上面寫道,在度過了一個孤寂無望的冬天等來有希望的春天之後,他們已經於9月20日第二次離開希望灣前往雪山島了。於是,拉森和他的船又向雪山島劃去。

布朗斷崖

原來,約定的兩週過去了,隨後更長的時間過去了,“南極號”不見蹤影,糧食和生活用品已消耗殆盡,帳篷也逐漸被風霜雨雪吹打得陳舊破爛。安德森不知道拉森船長們的命運如何,只知道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冰雪世界,如今只剩下了他們3人。

愛斯基摩人的雪地小屋

為了順利度過接下來的冬天,他們圍著帳篷砌起了兩圈石頭牆,艱難卻是頑強地度過了極地寒冷的冬天。冬日未竟,他們的帳篷屋已經變成了愛斯基摩人的冰雪穹頂小屋。其間,他們如拉森船長設想的那樣,乘坐雪撬駛往雪山島方向,試圖與被意外地困在那裡的探險隊會合,但都無功而返。

從希望灣到雪山島

整整一個冬天過去了,春天降臨,幸運之神也降臨到了他們頭上。當第二次步行前往雪山島時,行程剛過半,他們就看到迎面來了一隊移動的黑白點。起初他們以為是企鵝,但走近才發現,正是他們朝思暮想的探險隊員。而探險隊員們,開始也以為他們是企鵝。

探險隊在雪山島上的房子

原來被迫在雪山島上多呆了一個冬天的探險隊,在不停四處探尋科考的同時,努登舍爾德隊長也從來沒有忘記定期派出小分隊,尋找“南極號”或其他什麼號船隻的蹤跡。他們滿懷希望地自救,同時還期盼能夠救他人。

在極地度過了兩個冬天的探險隊員

“南極號”沒有如期返回阿根廷,也沒有傳回任何消息,阿政府派出船隻搜救。輕型巡洋艦“烏拉圭號”,於1903年11月8日抵達雪山島附近的海面。當艦長朱利安敲開探險隊員們與世隔絕地居住了近兩年的小屋時,習慣了與惡劣天氣和絕望相處的隊員們,無不喜極而泣。

到處是斷崖

激動的心情平靜下來後,朱利安船長和努登舍爾德隊長,又擔心起“南極號”的命運來,商量著如何前往尋找拉森他們。他們不知道的是,從保利特島划著木船而來的拉森船長和他的5名船員,此時已經踏上了雪山島12英里外的冰緣線。

翻越雪山

然後,他們步行走完餘下的路程。當晚10點左右,他們走進了朱利安船長和努登舍爾德隊長正喝著熱茶制訂巡航計劃的小屋。第二天,載著拉森船長和他的8名隊員、探險隊員及他們的探險成果的巡洋艦,開往保利特島,接回了那裡的所有船員。

“南極號”沉沒在威德爾海

“南極號”就這樣永遠安靜地沉睡在了威德爾海。除了一名船員病死在保利特島上, 船上的所有成員,最後都安全地返回了瑞典。所以,他們被認為是世界極地探險史上,最幸運的一支隊伍。他們的探險碩果累累:發現了一系列海灣、島嶼、冰川,以及新的化石、動植物種類。

南極探險史上三英雄,左一為阿蒙森,中間是沙克爾頓

“南極號”和保利特島上的拉森小屋,成了世界探險史上的一個傳奇。1907年,南極探險“英雄時代”的另一個代表性人物沙克爾頓登上保利特島走進拉森小屋,看見小屋基本完好,屋內還有不少給養品和生活用具。

1907年時的拉森小屋

38年之後的1945年,執行英國政府秘密行動的英國探險隊踏上保利特島時,拉森小屋已經全沒了房頂,牆也坍塌了許多,桶、圓木杆、木板、破舊的鞋、錫鐵罐等等,雜亂地散放在屋內屋外。在山坡的最高點,有一個木質十字架。那裡,既是病故船員的墓地,也為了提示途經該島的船隻:需要救援。

2019年時的拉森小屋

74年之後的2019年,我們站在保利特島的拉森小屋前,所見只有一堆廢鐵架和幾段勉強可辨的石頭牆,以及牆頭傲然站立的賊鷗。此外,還有幾塊紀念牌,表明這是國際南極協會確定的歷史文化遺蹟。十字架還在不在我不知道,至少我沒有看見。

拉森小屋廢墟上的賊鷗

除了地理上的意義,南極和北極一樣,承載了多少人類的光榮與夢想、追尋與宿命?雖然極地探險的“英雄時代”早已過去,但探險還在,英雄不死。如果英雄不再,探險何存?人類對尋求未知的集體神往,何所依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