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模式失效?東南亞新冠最高數要破萬皆因隔離措施不到位!

新加坡1月23日出現了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病例後,這個繁榮的城市國家詳細地追蹤了與每一名感染者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同時對可能攜帶病毒的人群關閉了邊境,但企業照常運轉,政府對居民進行了大規模檢測和治療。

但在過去幾天裡,新加坡的感染者增加了一倍多,截至週一,確診病例數超過了8000例,成為東南亞國家中感染新冠病例最高。大多數新增病例都是在外來務工人員擁擠的宿舍裡,這些人未受到新加坡許多居民的注意,而事實證明,政府也忽視了他們。

這個整潔的城市國家的疫情暗示出,即使感染曲線看起來已經在變平,但美國、歐洲和世界其他地方可能很難在短期內恢復到以前的正常生活。雖然各國可以像新加坡那樣密切追蹤接觸者,努力控制疫情,但新冠病毒每天仍在致人患病、死亡,每天仍在傳播,科學家和政治領導人仍在與未見減弱的傳播速度及新的危險賽跑。

如果有任何代表性的話,那就是這個高度城市化、高度國際化的國家所經歷的考驗,暗示出了全球性的未來:旅行被禁止、邊境關閉、隔離持續、旅遊和娛樂等行業遭受重創。婚禮、葬禮和畢業派對將不得不推遲。移民等弱勢群體不容忽視。

“我們也將越來越多地適應這種新常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人口健康科學高級專家說。“對今後至少18個月來說,這是一種可能的未來,大規模生產出第一批疫苗預計至少需要18個月的時間。”

隨著病例的激增,新加坡放棄了維持正常生活的策略。學校已於4月8日停課,居民現在被要求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成千上萬的外國工人被隔離在擁擠的宿舍裡,對他們進行病毒檢測,每天都會發現數百個新病例。

雖然新加坡有“花園城市國家”的美譽,街上從來看不見垃圾,培養了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但這個人口密集的島國長期以來一直依賴100多萬低薪工人,他們蓋起了新加坡的摩天大廈,把城市打掃乾淨,維持著繁忙港口的運行。但這些幾乎沒有機會獲得新加坡公民身份的外國勞工,沒被納入社會保障網,儘管新加坡有許多確保最低工資和醫保覆蓋範圍的法規。

事實證明,這個外勞群體是新冠病毒大流行的一個主要盲點,暴露出在這個40%民眾出生在國外的城市國家,富裕外籍人士和貧窮外國勞工有著截然不同的處境。

雖然乘客抵達新加坡機場時,政府會對他們進行嚴格的新冠病毒檢疫,但病毒卻在政府為20萬外勞修建的擁擠宿舍裡蔓延,據新加坡當局稱,今年2月,第一批低薪外籍工人中檢測呈陽性的人都已被隔離,與之密切接觸者也進行了檢測,採取了隔離措施。

現在,幾十個宿舍和居住點都出現了疫情。聚集性感染還出現在多個建築工地和一個工業園區。週一,新加坡通報了1426例新的感染病例,其中大多數與對外勞的檢測有關,對一個月前只有約300例累計病例的新加坡來說,這是一個創紀錄的增長。

新加坡當局似乎沒有充分認識到這種病毒的傳染性。據政府的說法,大多數新感染者症狀輕微或無症狀,到目前為止尚無一例需要重症監護,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沒有更早發現外勞中的疫情。

由於大多數新感染與已知的聚集性感染有關,許多感染髮生在外勞中,流行病學家對限制措施有助於控制病毒的局部傳播滿懷希望。迄今為止,新加坡只有11人死於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病亡率相對較低。醫院也沒有人滿為患的問題。

4月10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用三種語言向該國的多民族人口發表了一個視頻講話,他呼籲民眾保持集體責任感。“只要有幾個人違規,我們就會功虧一簣,”他說。“最好的辦法是大家恪守本分,負起社會責任。”

“現實情況是,美國人和歐洲人也將面臨同樣的問題,”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說。“我的經濟學家朋友們也許不喜歡這個現實,但如果恢復貿易和經濟活動,人們不採取適當措施就開始到處走動的話,將會出現後續的感染浪潮。”

新加坡官員強調,政府有每天追蹤多達4000名密接者的能力,一旦局部傳播得到控制,該國整齊的街道上應該能恢復一些正常的樣子。學校應該可以錯開時間復課。當地的製造業可以復工。如果人還不能自由活動的話,商品和服務可以再次流動起來。

但對一個所有航班都是國際航班的國家來說,這種病毒讓全球旅行和貿易陷入停滯的能力仍令人震驚。3月的最後一週,樟宜機場的客運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8%。這個機場曾有100多家航空公司飛往全球近400個城市。新加坡過去一週的公共交通客流量下降了70%以上。

但病毒在外勞中的迅速傳播,顯然是政府嚴格控制疫情方案的一個失誤。新加坡曾在2003年受到SARS的嚴重打擊,政府在那之後加強了疫情防控。

從養老院到監獄,從郵輪到航空母艦,疫情在世界各地共用生活空間的人群中,都發生了迅速的蔓延。

新加坡的勞工專家表示,過去幾周裡將健康勞工與感染病毒的勞工在一起隔離的做法,可能加速了病毒的傳播。一些檢測結果呈陰性的勞工現在被分開隔離,以免宿舍成為病毒傳播的溫床。

但就目前而言,新加坡仍未能讓這個島上一些最弱勢的群體免遭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打擊。週一,新加坡對約18萬名外籍建築工人及其家人實施了為期14天的居家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