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軍隊強於土木堡數倍,于謙如何在北京保衛戰中力挽狂瀾

明朝正統年間,瓦剌逐漸發展壯大,多次侵犯明朝北部的邊塞,嚴重威脅著明朝的安全。正統十四年七月,瓦剌首領也先借口明廷侮辱貢使、削減馬價、拒絕聯姻,率四路大軍南下,侵犯明朝邊境,兵鋒直指大同。大太監王振慫恿明英宗朱祁鎮率二十萬大軍七月十六日冒險親征,明朝大軍剛到山西大同,就傳來各路明軍潰敗的消息。因此王振不敢隨意進軍,便下令大軍撤退。等到退到土木堡時,瓦剌的軍隊追來,明軍潰不成軍,王振及眾多將領死於亂軍之中,可憐的明英宗也成為了俘虜,這就是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後,也先並沒有殺掉他,而是將他看做一個籌碼,用來換取金銀財寶。正統十四年九月,也先在喜寧(一個背叛的太監)的唆使下,把明英宗當做人質,打算趁機進取北京。

土木堡之變帶來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可以說當土木堡之變的消息傳到京城的時候,無異於一場大地震,二十萬大軍毀於一旦,無數文官武將戰死,最為精銳的三大營全軍覆沒,京城已經變得不堪一擊。舉朝震驚,城內人心惶惶。皇太后及時命令皇帝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監國,召集群臣商討戰守大計。在這種時候,朝廷裡出現了兩派,一派是以徐有貞為首的一些大臣主張還都南京的主降派,這一幕何其相似,北宋靖康元年,盤踞北方的金兵向北宋發動進攻,並且金軍渡過黃河,直抵京都。宋欽宗驚慌失措,不知該怎麼辦,而大臣們全無戰意,紛紛主張投降,最後宋欽宗投降,是為靖康之恥,北宋滅亡。但是大明最終沒有淪落到和北宋一樣的結局,因為此時的大明多了一個人,多了一聲怒吼:“建議南遷之人,該殺!”發言者正是我們的主角,兵部侍郎于謙。以于謙為首的主戰派,曉以遷都的危害,得到了皇太后的支持。最後的廷議結果為固守北京。

洪武三十一年,明帝國送走了它的締造者—朱元璋,這對於帝國而言,是個不小的損失。但也就在這一年,杭州府錢塘縣的一個普通家庭裡誕生了一個帝國未來的拯救者,這個人就是民族英雄于謙。

瓦剌軍隊強於土木堡數倍,于謙如何在北京保衛戰中力挽狂瀾

于謙小的時候就非常刻苦讀書,除了學習四書五經,他還喜歡研讀兵法,志向高遠。于謙在小的時候,就非常仰慕文天祥的氣節,常常懸文天祥像於座位之側,幾十年如一日。在他七歲時,曾有個和尚驚奇於他的相貌說:“這是將來拯救時局的宰相。”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那麼于謙是如何在北京保衛戰中力挽狂瀾,挽救明帝國於水深火熱之中?

瓦剌軍隊強於土木堡數倍,于謙如何在北京保衛戰中力挽狂瀾

第一,政治方面,明朝一開始是居於劣勢的。瓦剌也先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他抓住了明英宗,以此作為籌碼,處處受到掣肘。俗話說群龍不可無首,國不可一日無君。因為英宗的兒子比較年幼,於是上奏太后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帝,是為明代宗,穩定了朝局,這一點至關重要。

第二,堅決主張守衛北京,認為一旦還都南京必然會出現南宋的局面。這一主張得到皇太后以及皇帝和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等人的支持。

第三,不拘一格的選用人才,調兵遣將,妥善安排。任用了戰敗的石亨,讓他擔任京師總兵官,統一指揮京師步兵部隊。于謙還改革了軍制,把傳統的“三大營”改為10個團營,使其更加適應防禦作戰的需要,並嚴懲了一批貪生怕死、翫忽職守的將校。

第四,誅除宦黨,平息民憤。明廷將招致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王振抄家滅族,用來打擊宦黨的氣焰,此舉深得民心,為後來軍民協同作戰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五,後勤保障充足,日夜趕造武器,裝備軍隊。在北京周圍,佈置兵力,嚴把九門。日夜操練軍隊,迅速地提高軍隊戰鬥力。隨後兩京、河南、山東等地的勤王部隊也陸續趕到。于謙嚴整軍紀,並選撥新進將領操練軍兵,分守九城,並命令邊防部隊加緊修固沿邊大小關隘。

正是因為作戰準備充分,軍民同心加上北方邊陲重鎮的守兵,抱著與城共存亡,誓死保衛國土的決心,于謙指揮的這場京師保衛戰,最終才取得勝利,挽救了大明王朝。

瓦剌軍隊強於土木堡數倍,于謙如何在北京保衛戰中力挽狂瀾

在長期的戰爭中,也先損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又失去了與明朝經商的機會。萬般無奈之下,在景泰元年八月無條件地釋放了明英宗,恢復與明朝的臣屬關係。這在中國歷史上,漢族君主被外族掠去,又無條件釋放回國的還是第一次。其後,在蒙古族內部的相王爭鬥中,也先的勢力一落千丈,日漸衰竭。

可惜,最後于謙陷入了皇帝之爭中。景泰八年,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人,趁明代宗病重,未立太子之機,發動了“奪門之變”,迎接被瓦剌放回的英宗復辟,廢代宗皇帝為郕王,將於謙等朝廷棟樑之臣逮捕下獄,並殺害,釀成“天下奇冤”。悲夫!當時不僅“陰霾翳天,京郊婦孺,無不灑泣”,皇太后聞訊,也“嗟悼數日”。

于謙一生為官清廉、憂國忘家、重成仁,輕殺身、重名節,輕名利。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可以說是于謙的一生寫照,以石灰作比喻,來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