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後的穿山甲:是什麼讓中華穿山甲消失的無影無蹤

我們對自然中的很多生命熟悉而陌生,穿山甲便是其中之一。長久以來它們以食物和藥物的面貌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肉食用,甲片入藥,人們對它們似乎並不陌生,但這些都是片面的零碎的,當我們想要更加全面的瞭解它的時候,卻幾乎已經絕跡了。

中國共有三種穿山甲,其中中華穿山甲是種群數量最大,分佈範圍最廣的一種,曾廣泛分佈於我國南方各省。

尋找最後的穿山甲:是什麼讓中華穿山甲消失的無影無蹤

中華穿山甲主要在長滿茅草的土坡,螞蟻較多的林區活動,它們白天棲息在土洞內,夜間活動頻繁,深厚的土層對穿山甲來說,根本不值一提,它們並不鋒利的前爪,卻是絕佳的挖土工具。強健的後腿,則用來將挖出的泥土推向身後,它們的嗅覺非常靈敏,這能幫助它們找到埋在地下的白蟻或螞蟻窩,白蟻、螞蟻是它們主要的食物來源。一隻體重3公斤左右的穿山甲,一次能食白蟻300—400克,一旦發現螞蟻窩,它們短短數分鐘就能挖出一米多深的洞穴,將整個蟻穴掃蕩一空。雖然很多動物懼怕螞蟻的叮咬,但它們全然不懼,它們遇到危險後會蜷縮成一團,這能讓它們躲避天敵的傷害,卻讓人類唾手可得。

尋找最後的穿山甲:是什麼讓中華穿山甲消失的無影無蹤

有人在做市場調查的時候,就發現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就是在一些文玩類和古玩市場,穿山甲的甲片會做成一些裝飾品或是雕刻成梳子之類的東西出售,穿山甲的爪子會做成摸金符,它主要是作為一個掛件,說是有什麼辟邪的作用,這種東西為什麼會在古玩市場流行起來呢?據古玩市場人員介紹,這是由於一部電影中的主角戴了這種掛件,從影視作品中呈現在大家的眼前,才讓穿山甲做成的摸金符流行起來,如是穿山甲成了人們謀利的工具。

救護,或許是目前唯一能見到野生穿山甲的方式。近些年來北京、深圳、廣西等地的野生救護中心,都救護到一定數量的穿山甲,但令人揪心的是,它們主要是政府執法部門查獲的非法貿易所得,而且救護時都存在嚴重的健康問題。穿山甲的食性比較單一,對生存環境的要求高,因此人工飼養的穿山甲成功率極低,很多被救助的穿山甲,幾乎難以避免死亡的結局,但是對於這些救護的穿山甲來說,更嚴重的問題在於,沒有足夠安全的地方野外放歸,因為放出去,也難逃再度被捕殺的厄運。

尋找最後的穿山甲:是什麼讓中華穿山甲消失的無影無蹤

穿山甲的消費和貿易,所造成的強大破壞力,遠遠超過了它們自身生存和繁衍的能力。現在穿山甲變得難得一見,甚至用“可遇不可求”來形容。對於穿山甲我們還有太多的未知,這種被利用千百年的動物,值得有生存的權力,而現在就是它們的機會,也是我們的機會,最後的機會,保護動物,從我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