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榮:醫生應該為病人而活

他跟時間賽跑,用一把手術刀從死神手裡搶回無數生命;

他跟殘缺對抗,用一雙巧手讓殘缺的四肢重獲新生。

面對痛苦無助的病人,他說醫生就應該在救死扶傷中實現價值;

面對折磨自己的病魔,他說與其默默等死,不如在工作中乾死。

一場新冠疫情,讓我們再次見證了白衣天使的偉大。

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奔赴在疫情的最前線,為身後的我們建造起一座最牢固的安全之盾。


周禮榮:醫生應該為病人而活

他們是我們的時代英雄


除了那些奔赴疫情最前線的勇士,還有很多在醫學界各個領域默默付出,同人類病痛作鬥爭,為我們守護健康的醫生,他們也應該得到我們的銘記和感謝!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醫生,是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寶山分院手顯微外科主任——周禮榮。50多年從醫生涯,主刀手術一萬多例,他用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汗水,譜寫了一個又一個醫學傳奇。


周禮榮:醫生應該為病人而活

年輕時的周禮榮守護在病人床前。


茅草屋中成就醫學夢想

1958年,周禮榮從上海醫科大學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醫學院)醫療系畢業。

彼時的周禮榮剛剛24歲,他懷揣著為祖國醫學奮鬥終身的夢想,來到河南鄲城縣醫院,在這片貧瘠的黃土地上,開始了自己的從醫生涯。

醫院的生活條件極差,住茅草屋、吃紅薯,沒有電燈,沒有自來水,周禮榮這個來自上海大城市的畢業生,每天要靠自己打井水才能解決生活中的用水需求。即便如此,周禮榮從不抱怨。春來秋往,他在這片異鄉的土地上默默付出,一干就是36年。

當時的河南鄲城醫院,還只是一所縣裡的衛生院,而周禮榮是第一個分配到縣裡的醫學院畢業生。當時的鄲城醫院條件很差,院裡缺醫少藥的情況嚴重,病人卻極多。儘管自己所學的是醫療系,但是到了工作崗位後,醫院並沒有分科。


周禮榮:醫生應該為病人而活

年輕時的周禮榮


醫院內包括周禮榮在內的4位大夫,每天都要接診上百位病人,在各種病例間奔波。 儘管條件艱苦、設備簡陋,周禮榮卻盡力克服種種艱難險阻,用他冰冷的手術刀挽救起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為無數家庭帶來溫暖。"我從醫50多年的前30年,幾乎每天夜裡都要起來看病,做手術。一天最多做過13例手術,最長手術時間有36個小時之久。" 每天休息三四個小時是常態,這樣的高強度工作,周禮榮堅持了30多年。

除了高強度的工作,周禮榮還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危急情況。


周禮榮:醫生應該為病人而活

30多年中,周禮榮每天都只休息三四個小時。


1970年7月份,周禮榮跟隨巡迴醫療隊下鄉。

剛到駐地沒多久,一個危急病人就被送了過來。那是一個8歲男孩,嘴唇發紫,肚子高度膨脹,孩子送到時已經沒有了呼吸,心臟也已經停止了跳動。

周禮榮看著稚嫩的生命卻不想放棄,他給孩子打了強心針,心臟開始跳動,但卻仍然沒有呼吸。周禮榮不顧孩子腹中已經發酵變臭的髒水和食物,對孩子進行口對口的呼吸。他吸一口吐一口,堅持了20多分鐘後,孩子終於"死而復甦"了。

如今提及此事,他仍然感慨萬千,他說:"醫生在搶救病人的關鍵時刻,不能有半點私心雜念。"在周禮榮50多年的從醫生涯中,這樣的危急病例數不勝數。每一次,他都將病人的安危放在了首位。在搶救病人的關鍵時刻,他曾十多次毅然獻出自己的鮮血,又立即奔赴手術室進行手術。正因為對病人的無私無畏,他被稱作"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的好醫生"。

艱苦條件中創造外科奇蹟

20世紀70年代,農村經濟熱火朝天地展開,隨之而來的手損傷病人逐漸增加,鄲城醫院接診此類情況的病人也越來越多。

開始時,周禮榮在該領域並無經驗,面對此類病人他也束手無策。 1970年的一天,周禮榮再次接診了一位斷手病人,病人家屬跪下來請求周禮榮幫忙將病人的斷手接上去,因為這雙手是一家人生活的全部希望。正是這件事給了周禮榮極大的觸動,周禮榮開始自學外科領域的相關知識。

然而,由於農村條件有限,周禮榮的學習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層面。從1970年到1972年兩年,周禮榮自學理論,而這兩年的理論學習為周禮榮之後在顯微外科領域取得的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72年,周禮榮獲得到上海一個醫學院參觀學習半年的機會,這半年來周禮榮不分晝夜地學習,光學習筆記就寫了30多萬字。


周禮榮:醫生應該為病人而活


為了動手練習,周禮榮在上海買來顯微外科專用鉗子,在上海參觀學習期間,他撿來手術過程中用剩的線,像寶貝一樣收藏起來。然而完成顯微外科手術,還需要最為關鍵的顯微鏡。當時的鄲城醫院沒有條件購買顯微鏡,周禮榮就靠著肉眼去練習,這一練又是三年。

1975年,經過三年的練習準備後,周禮榮再次迎來了一個新的斷肢病人。患者是個農民,前臂全部離斷,在沒有顯微鏡的情況下,周禮榮需要靠肉眼將直徑只有3毫米的血管和神經縫合起來。明知這樣的手術難度極大,但是想到這隻斷臂或許就是病人全家未來的生存希望,周禮榮咬咬牙走進了手術室。經過14個小時的漫長手術,周禮榮終於憑藉肉眼奇蹟般地完成了這次神經血管的吻合手術,這在當時的中國農村屬於第一例,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1978年,在當年的全國科學大會上,周禮榮獲得科學大會個人獎,這在當時的全國顯微外科農村第一例。


周禮榮:醫生應該為病人而活

周禮榮獲得:人民的好醫生光榮稱號


1980年,周禮榮在河南鄲城建立起中國農村第一個顯微外科,為河南的醫療水平的進步做出突出貢獻。

1983年,周禮榮建立了河南省顯微外科研究所,轟動全國。此後,周禮榮在鄲城艱苦的條件下,創造了一次又一次奇蹟。

1986年,周禮榮完成的世界農村第一例"十指離斷再植九指"手術,再次轟動全國。至今,周禮榮仍然記得那次手術的具體時間。

1986年7月27日,一個16歲的男性工人在操作切紙機器時,不小心將手放到刀下,10個手指全部被切掉下來。事發15小時後,病人被送到了周禮榮處。周禮榮查看斷指後發現,其中一個手指已經碎掉了沒法接,剩下9個還可以。

手術馬上開始,周禮榮跟另外一個醫生,再加上一個助手,三人經過持續36個小時的努力後,終於將9個手指全部接了上去。而其中一個手指,因為接好後血管堵塞,不得不重新來接,一個手指硬是接了四次才接好。也正是在這次手術中,周禮榮創造了醫學上的一個新名詞:靜脈動脈化,推動了醫學的向前發展。

在周禮榮從醫生涯的50年間,由他主刀的手術多達一萬多例,其中顯微外科手術兩千多例,光斷肢再植就做了一千多例,成活率在93%。


周禮榮:醫生應該為病人而活

當年的畫報


帶病堅持工作,等死不如干死

1994年,在河南鄲城的千難萬險中挺過來後,周禮榮重新回到上海。彼時的他已經60歲了,60歲對於別人已經到了退休、安享晚年的年齡,但是對於周禮榮而言,卻是事業第二春的開始。

在他看來,自己的前半生在河南,而他的後半生他想為上海做點貢獻,以報效上海人民對自己的培養。 上海寶山屬於上海東北部的重工業區,急需建立一個手術外科手術中心。周禮榮接受任命,開始籌備創建上海第一人民醫院寶山分院顯微外科中心。

中心創建過程中,周禮榮馬不停蹄地奔波在第一線,歷經重重艱難困苦,克服技術、設備、人員等各種難關。始終沒有停下向前的腳步。


周禮榮:醫生應該為病人而活

當年,關於周禮榮“人民好醫生”的報道


1996年,上海第一人民醫院寶山分院顯微外科中心還處於籌備階段,周禮榮的噩運卻來了。多天的咳嗽後,周禮榮發現自己咳出的痰裡帶血了,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太在意,他帶病跑去香港大學為中心帶回了設備。設備回來後,他才去醫院檢查身體。檢查結果顯示為:肺癌。

看著檢查結果,周禮榮愣住了,蹦入腦海中的第一個想法就是:中心還沒創建成功,這該怎麼辦?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周禮榮不得不入院接受治療。躺在手術檯上的周禮榮,接受著肺癌手術,忍受著術後化療的種種不適。即便如此,他還是心心念念地惦記著工作。

家人朋友都勸他暫停工作,先把身體養好。但他卻擔心工作一旦停掉,中心就再也建不起來。幾番思想鬥爭後,他給自己的人生做出了這樣的答覆:"與其等死不如干死"。


周禮榮:醫生應該為病人而活

大家的肯定,成為周禮榮永遠保存的榮譽。


周禮榮認為,"醫生是為病人而活著的",醫生的生命只有融入到救死扶傷中去才有價值。就這樣,他毅然決定帶病堅持工作。

周禮榮認為一名合格的好醫生,不僅要醫術高明,還要醫德高尚。在行醫生涯的50多年中,他為自己提出了"8個最原則":最無私、最好學、最客觀、最謙虛、最冷靜、最勤奮、最遵守保護性醫療制度、最善於總結經驗。而他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這"8個最原則"。

2005年,已經75歲高齡的周禮榮獲得全國勞模的稱號,成為全國年紀最大的殊榮獲得者,這是對他醫學生涯最大的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