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安:城市破疫復甦 生活漸入正軌--民生--江蘇--地方--首頁

■ 記者 陳俐君/文 姜明/攝

春風來處,大地復甦。連日來,我市餐飲、文化等各行各業陸續進入復工復市狀態,正邁步走進“春天裡”。

馬路上的車多了,公園裡的人多了,商場的客流回升了,餐館的堂食恢復了……近日,記者走上街頭巷尾,感受著城市復甦的“煙火氣”。

客流回升 商業圈漸回暖

如今,商場、街道、小吃街的人流量已經逐漸恢復。近日,記者在城區走訪中發現,商超、店鋪在開門營業的同時,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店內顧客們都能自覺配戴口罩、秩序井然。

買上一杯奶茶,尋找久違的快樂;走進心儀店鋪,重拾“買買買”的樂趣;來到小吃店門口,有序地排隊……

人民路上的服裝店、飾品店、手機賣場都開始營業了,不少店內都打出了促銷的活動宣傳,吸引市民進店選購。

隨著企業、商戶陸續復工復產,我市商家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恢復營業,客流回升,銷售上漲,市民被疫情壓抑的消費熱情逐漸釋放。

堂食開啟 城市餐飲升溫

記者在星湖001商圈看到,商場內外的餐飲店大部分已開始營業,“進店請戴口罩”“本店已消毒”“店內恢復堂食”等標識被張貼在店門口的醒目位置。

正值飯點,大大小小的餐飲店迎來了一批批暢快逛吃的食客們。麻辣鮮香的火鍋、外酥裡嫩的烤肉、鮮嫩爽口的酸菜魚無不“挑逗”著食客的味蕾。

記者看到,由於多數門店只開放了部分堂食座位,不少店門口出現了排隊的場景。“前段時間店裡只做外賣,比較閒,現在開放堂食,顧客比較多,一天有幾百單。”某商家表示。

不少商家在恢復堂食後,要求顧客排隊保持1米距離,每天對店內進行消毒通風,工作人員及廚師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市民在就餐時保持合理的距離,儘量使用公筷公勺,同時,商家鼓勵市民提前電話預約座位。

場館開放 豐富市民生活

為了滿足廣大市民的需求,從3月24日起,市文化藝術中心、圖書館、博物館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逐步有序恢復開放。

記者在市圖書館門口看到,每一位入館人員都佩戴口罩,向工作人員出示健康碼,並接受體溫測量。館內設置了自助圖書消毒機,讀者歸還的圖書放入儀器進行消毒。在市博物館的門口也放置了智能移動消毒站,遊客需要將雙手進行消毒後入館。進館以後要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離,分散學習、參觀。

公園開放 遊人踏青賞春

滿園春色關不住,萬木復甦春意濃。這幾天,市區各公園裡楊柳依依,海棠、櫻花、桃花、梨花等相繼開放。綠地花海中,隱藏著天然“健身房”,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踏青、賞花。

近日,在海陵公園、東洲公園、七星湖散步、遊玩的市民明顯增多。大家或是三三兩兩在河邊小道漫步,或是在休閒廣場健身,或是帶著孩子在綠地上放風箏……

市民馮女士和家人一起來到東洲公園,看著滿眼的春色,忍不住讓家人為其拍幾張照片。住在附近的市民周先生說:“一到春天,東洲公園的景色就特別美,很適合踏青,我經常在這鍛鍊身體,有時也會帶著孩子來遊園。這裡到處是花草、綠地,可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很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