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突變!疫情之下,意大利終於學乖了

態度突變!疫情之下,意大利終於學乖了

昨天,媒體說,意大利疫情"趨緩"。什麼是"趨緩",日增患者2000多,死亡200多。但是這對曾經給用軍車拉棺材的意大利來說,這個數字真的已經是好消息了。

於是,昨天夜裡,民意支持率超高的意大利總理孔特發話了,規定了第二階段復工的舉措,可以說是細節規範到了火葬場,部分條款如下: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禁止跨區出行。

5月4日開始,人們可以返回家裡。

可以在大區內活動,探親(必須佩戴口罩)。

不可舉行家庭聚會。

家附近可鍛鍊,但是必須保持一米距離。

發燒超過37.5℃,必須待在家中。

餐廳可以打包,但每次都只能一人。

其中,規範到細節的,包括:

舉行葬禮,只限近親參加,必須15人之內。

不可以做彌撒。

給貧困民眾免費發口罩。

公交車、理髮店、看醫生必須戴口罩。

市面上的口罩限價0.5歐元(約3.8元人民幣)。

……………………

意大利的復工政策如此清晰、詳細、明確,簡直出乎報姐的意料。

對意大利政府來說,沒有經過漫長的討論,吵鬧,PK,快速發佈決定。可能只有孔特可以做到了。

態度突變!疫情之下,意大利終於學乖了

對閒來無事,就可以拎著酒瓶子在街上聊上幾個小時的意大利人來說,在這麼嚴格的條文面前,居然沒有上街抗議復工政策,可以全盤接受,這簡直是個奇蹟。

在意大利短期生活過的報姐來說,可能,是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這一次,意大利人終於學乖了,可以直面慘淡的現實了吧。

但是還有一點報姐持懷疑態度,就是口罩限價0.5歐元,估計這個在現實情況下很難貫徹。

目前,意大利市場上口罩的批發價格大部分在0.6 歐元/個。如果政府不補貼,讓經銷商低於成本價賣口罩,在意大利有點難。但是換個角度說,讓政府補貼,估計意大利政府現在捉襟見肘,如何解決,只能拭目以待。

可能,對於走出疫情的意大利,最大的感受就是,歐盟靠不住。在意大利最困難的時候,沒有國家願意伸出援手,足見一個分裂的歐盟難以團結,更難以在重大事件時發揮作用。

在復工階段,可以預見,因為貸款意見不統一,意大利與歐盟的矛盾將會激化。

態度突變!疫情之下,意大利終於學乖了

現在意大利初步穩定,讓我們來看看意大利的歐洲小夥伴們,怎麼樣?

應該說,除了表現的不意呆利的意大利之外,大部分歐洲國家的表現還是比較正常的。

最典型的就是德國,抗疫表現和國力非常吻合。迅速進行核算檢測,迅速控制住疫情,迅速復工,不愧是歐洲的發動機,必須給默克爾點贊。

最一般的是法國,馬克龍既又不想出手援助意大利,又想維持法蘭西的大國形象。在國內,一會戴口罩,一會不戴口罩,政策搖擺不定,導致疫情一直不穩定。法國人的浪漫,在疫情中,也體現了出來,只會說情話,難得做實事。

最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英國,英國的疫情發展比大多數歐洲國家要滯後很多。可是,英國居然錯過了從意大利吸取前車之鑑的機會,最後導致疫情一發不可收拾。

對此,大部分英國媒體認為,首相約翰遜在開始時對疫情漫不經心,推出所謂群體免疫,是英國貽誤抗疫時機的根本原因。最終,約翰遜本人成了犧牲品。

態度突變!疫情之下,意大利終於學乖了

而且一直到現在,英國還沒有一個貫徹到底的抗疫政策,更別說復工政策。這個拖沓的節奏,好像有點像疫情前的意大利。

一場疫情,成了歐洲國家政客們的照妖鏡。可以看出,在歐洲,國家的抗疫特色與元首的個人特點密切相關。從這個角度說,很難說,這個體制是沒有問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