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供應存挑戰,國產安全套品牌能否迎新機

每經記者:張虹蕾 每經編輯:張海妮

疫情對全球安全套(避孕套)產業鏈的影響成為熱門話題。

日前,據媒體報道,馬來西亞全球最大的安全套生產商康樂公司(KarexBhd)警告,疫情因素已造成1億個安全套缺口,而康樂公司庫存只足以應付兩個月需求。

一時間,市場熱議不斷。相關廠商、創業者、消費者,均關心安全套是否會出現緊缺。

由於國內大部分安全套市場份額長期被海外品牌佔據,在海外市場供應鏈出現問題後,國產品牌是否會迎來新機?

海外市場供應存挑戰,國產安全套品牌能否迎新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國內供應不會短缺,但可能會漲價

疫情期間,人們宅在家中的時間變長,安全套需求逐漸上升。

2月19日,電商平臺拼多多發佈“宅家十大熱銷商品”榜單,安全套及相關產品榜上有名。

3月24日,成都市衛健委披露,針對“疫情期間免費避孕藥具線上門店下單量激增的情況”,上線“成都市免費避孕藥具”線上門店,“滿足非常時期群眾的基本需求”。

4月10日,上海市衛健委對外表示,上海市各區的免費避孕藥具服務管理工作者全面梳理避孕藥具發放設備狀態,做到補貨及時、藥具不斷供,確保免費提供避孕藥具民生服務不受疫情因素影響。

4月2日,立邦橡膠CEO對外表示:“我們一直收到來自客戶的更多訂單,直到9月份我們都將滿負荷運轉。”他預計,立邦橡膠今年將生產多達19億隻安全套,比其平均年產量增長27%。

值得注意的是,在內需上升的同時,外部供應也面臨挑戰。據外媒3月底的報道,康樂公司稱,受疫情影響,其馬來西亞的3個工廠已經停工一個多星期了。按照正常時期的產量,馬來西亞本土三個工廠一個星期能生產1億個安全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受疫情影響的不僅是馬來西亞的康樂公司,全球安全套的主要產地除了馬來西亞,還有中國、日本、美國、歐洲。而在歐洲、美國疫情處於上升期之時,安全套供應情況如何,也是消費者和從業者共同關心的問題。

“在外媒報道出現的當天,內心難免也有緊張情緒,也有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擔憂供應情況。”國內安全套廠商諾絲品牌董事長江志銘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憶道,當天,江志銘和康樂公司高管進行電話溝通,康樂公司方面也作出保障貨源不斷承諾。

諾絲95%以上安全套由康樂代工,每年代工數量約有1.5億隻安全套。江志銘表示,疫情期間,康樂公司的生產運營確實受到一定影響。但此後和相關部門進行協調,保障一定生產市場和復工率。

不過,疫情也給行業帶來一定成本壓力。江志銘提到,受代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未來部分產品有可能出現價格上漲。

針對目前市場擔憂的安全套供應問題,安全套品牌名流方面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內安全套市場供需較為平穩。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國內供應鏈、物流等運輸環節也正常運轉。

運營方面,江志銘對記者表示,疫情期間,諾絲採取線上辦公形式。公司的線下業務和銷售額受到一定影響,但線上銷售額較為理想,近兩個月線上銷售額同比基本實現“翻一番”。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2月底復工率達到100%。

名流方面表示,目前,母公司上海名邦橡膠製品有限公司(下簡稱上海名邦)復工率也達到100%。一方面做好防控措施,保障員工安全上崗;另一方面,對於疫情嚴重地區的員工,採取線上辦公方式。此外,目前上海名邦的產量已達到疫情之前的120%,能夠滿足消費者的正常需求。

國內功能性高分子膜公司蘭州科天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科天健康)相關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復工率已達98%。隨著復工復產率逐步提升,市場完全具備生產能力,不會出現供應短缺情況。

國產品牌有技術突破,但市場認知度低

安全套市場潛力巨大。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7~2022年中國情趣用品行業發展前景調查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安全套銷量2015年為128億隻,市場將從2015年的19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52億美元。

海外市場供應存挑戰,國產安全套品牌能否迎新機

不過,長期以來,國內安全套大部分市場被海外廠商佔據。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2018年,利潔時旗下的杜蕾斯品牌佔有中國安全套市場30%的市場份額。其次是日本株式會社旗下的岡本品牌,第三才是人福醫藥旗下的“傑士邦”品牌,市場份額約佔10%。

經過多年發展,國內具備規模的安全套企業不斷湧現。例如,上海名邦目前年生產和銷售量均超過10億隻安全套,到2018年已累計生產和銷售100億隻產品。

此外,除了規模的提升,安全套廠商們也在技術層面競逐。科天健康在2016年成功研發中國首款0.01mm水性聚氨酯安全套,並獲批上市。

科天健康方面人士表示,該公司是中國首個打破國外壟斷,獲得聚氨酯安全套生產許可證、銷售許可證的公司。並且同時掌握了水性聚氨酯樹脂和水性聚氨酯安全套連續化生產工藝技術,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聚氨酯安全套的生產速度,降低了生產成本。目前已投產5條生產線,年產水性聚氨酯安全套2億隻。

AC尼爾森2018年數據顯示,國內安全套市場銷量為200億個左右,聚氨酯安全套佔比較低,且為中高端。

目前,科天健康已為屈臣氏、傑士邦及國內各大知名安全套品牌進行代工合作,共同推動聚氨酯安全套行業發展。此外,科天健康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目前其客戶超40家,2020年計劃完成客戶開發達72家。

除了科天健康,亦有國內廠商在聚氨酯安全套方面佈局。山東極美乳膠科技有限公司官網顯示,該公司有天然橡膠安全套生產線一條,年產量1億隻,新建設聚氨酯安全套生產線一條,年產量5000萬隻。

但即便擁有核心技術,國產品牌的市場化之路並非易事。以科天健康旗下的產品為例,產品剛投放市場時,也面臨市場認知度低、消費者認知度低的情況。

“畢竟安全套是計生用品,消費者最關心的是質量。目前,大部分市場被杜蕾斯、傑士邦等品牌佔據。另一方面,如果質量和體驗過關,但缺乏市場知名度,也很難擠進去。”科天健康相關人士表示,2019年,科天健康已與傑士邦聯合,共同推進國產水性聚氨酯安全套的市場普及和發展。

科天健康方面人士表示,隨著行業的發展,目前也需要通過整合電商平臺和線下經銷渠道,全面打造立體化營銷模式。目前,旗下安全套在OTC渠道、CVS渠道、直營渠道、國內政採、ODM、五星級酒店、自動販賣機等、線上電商渠道均有佈局。

安全套市場誘人,但存量機會已不多

全球廠家積極佈局安全套市場源於行業的利潤。

來自Grand View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安全套市場估值約為79億美元,預期年均複合增長率為8.5%。另外,安全套淨利潤高,以杜蕾斯為例,其淨利率達到了9%。

人福醫藥2019年半年報顯示,期內其安全套業務方面的營業收入為8.16億元,同比增長8.59%,淨利潤為584.33萬元。

根據研究機構Technavio預計,2020年全球安全套市場規模將達到70.3億美元,安全套的銷量將增至446.8億隻。而據智研諮詢的報告,2017年,中國人一年使用的安全套數量就已突破100億隻。

名流方面相關人士也表示,中國安全套在性生活中的使用率逐年遞增,中國安全套市場擁有較大空間尚未挖掘,未來發展機會巨大。

科天健康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安全套頭部市場格局已經趨於穩定。杜蕾斯、岡本、傑士邦佔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其他品牌想要搶佔市場非常困難,國產品牌需要在剩下的市場突破,想要衝進前三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企業註冊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安全套相關企業有19.8萬家,超九成都集中在批發和零售業。另外,過半的相關企業註冊資本位於0~100萬元之間,同時有超過70%的相關企業成立於5年以內。

那麼,國產品牌未來發力點何在?

江志銘認為,目前國內安全套市場的競爭已經“白熱化”,存量市場的機會已不多。如果新的品牌沒有很好的突破能力,很難在市場突圍。伴隨行業的發展,人們對於安全套的需求,從基礎的避孕計生功能性需求,到更加註重體驗感等多方面的需求。這也需要加大產品的研發投入,根據消費者需求設計新品類。

此外,江志銘也和康樂公司討論過在國內設置工廠的可能性,隨著市場逐步平穩,未來也會存在很多新機會。如果國內工廠能夠啟動,也可以考慮對外貿易機會。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