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人設”異軍突起:被娛樂圈折射出的教育問題

當世界只剩下一種聲音,我們就應該反思,因為它必定掩埋了一些真相;

當一個人只展示一種形象,我們更需要冷靜,因為他或將呈現不一樣的自己。

正如培根所說:“戴上墨鏡,世界在你眼前就立即失去了光彩”。


“學霸人設”異軍突起:被娛樂圈折射出的教育問題


初春四月,天氣漸暖,窗外的春色早已青翠怡人,小鳥也開始嘰嘰喳喳的訴說著流年,一片春光向好、萬物復甦的和諧景象……然窗內的一群畢業生們卻在懸樑刺股、茶飯不思,是的,又快到一年畢業季了,今年論文的考核標準又嚴格了。


每當此時,就會有一個人火起來,那就是“不知知網”翟博士,不少網友感慨:“翟博士以一己之力把中國的學術向前推進了10年”。

“學霸人設”異軍突起:被娛樂圈折射出的教育問題

北大博士後——翟博士

一個不知知網為何物的影視工作者,是什麼樣的精神,讓他熱衷於博士或博士後的精英頭銜呢?


  • 是因為他熱愛學習嗎?

或許是的,因為他的朋友圈經常配有“小翟要加油”,以及自帶光芒的博士畢業證、博士後錄取通知書,看起來曾經也是敏而好學的少年形象。

  • 是因為他向大家傳遞正能量嗎?

或許是的,一個一年365天有300天拍戲的演員,都能抽出時間完成博士學業,你們這些全日制博士們還有什麼理由叫苦不迭?


只是可惜,因為某次直播事件,經紀團隊為他苦心打造的“學霸”人設最終還是翻車了,讓人不甚……憐惜!

“學霸人設”異軍突起:被娛樂圈折射出的教育問題

翟博士

1

弗洛伊德曾說:每個人的成長曆程都是一個逐漸捨棄本我,接受自我與超我,並最終形成性格的過程,而性格就像是一個面具,將真實的本我深深地掩蓋在裡面。

在野蠻生長、個性選拔的年代,每個人只需把最真實的自己展示出來,導師或用人單位自然會作出選擇。出身貧窮的你即便優勢不明顯,但是你的努力、激情以及面對困難的勇氣,同樣能感染周圍的人,從而獲得對方的認可。只是,

在模式化的當代社會,各種培訓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前有新東方,後有學而思,只要你有錢有閒,專業的培訓師會把你培訓成社會需要的“精英人設”。


這不禁讓我想起“出生決定論”,以及“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現狀,現在想來,上升通道對寒門子弟並不友好的原因:

  • 一方面,固然是因為資源,如果說我們的能力決定了我們的下限,那麼原生家庭的眼界和人脈就決定了我們的上限。


  • 另一方面,重要原因就是包裝,或者說是培訓,包括學習能力、社交能力、組織能力、創造能力等的培養。只有家庭富裕,才有經濟實力和規劃能力,為了孩子的成長或就業,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如興趣類、特長類、考試類、面試類等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擁有了科學的方法、適當的技巧、精良的工具,必然能披荊斬棘,可以在較短的時間獲得更快、更好的成績


然而,這個世上,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精心培訓出來的“人設”就像是一個面具,將真實的自己掩埋。只是面具總有被摘下的時候,當你摘下面具後,是否還能適應真實的人生,以及接受真實的自己?


“學霸人設”異軍突起:被娛樂圈折射出的教育問題

2

因為市場需要,“人設”具有了價值性,這便是“存在即合理”的合理內涵。


曾經我與一個負責企業招聘的朋友聊天,他問我一個問題:“如果面試時HR問,你此前並未做過這方面的工作,以後將如何勝任,你該如何回答?


相信大家在考研或工作面試的時候,基本都會被問到這一問題,我依然還記得自己當年的答案:“雖然現在我不會,但我以後會好好努力,因為我喜歡學習,而且學習能力很強,可以勝任以後的工作”。


朋友笑道:“你這樣的回答放到現在,是要被直接淘汰的。”


我一臉茫然,難道現在HR們都受到專業培訓了,只要面試者說到某句話就代表此人能力不符合公司文化、工作需求?


“學霸人設”異軍突起:被娛樂圈折射出的教育問題

後來,我隨便一搜索,不搜則已,一搜驚人,很快就發現一些很有意思的內容:

——“我不會,但願意學”正在毀掉你!

——面試時,千萬別說“我不會,但我可以學”!

——“我不會,但我可以學”是弱者思維,領導最不待見!

——HR最煩的一句話:我不會,但我可以學!

——“我不會,但我願意學”職場這3種廢材話術,誰說誰滾蛋!

——“我不會,但我可以學”,三種弱者思維,去哪也生存不了!

——為什麼說“我不會,但我願意學”是職場禁語!


面對HR們的集體否定,是我們退步了嗎?


人類普遍具有惰性,HR也不例外,如果可以扔硬幣來決定人選,我想HR的口袋裡一定會塞滿硬幣。所以,你會對現在很多HR的做法見怪不怪,比如必須985、211出身,必須要求博士學位,必須不能踩某個雷區……只要你敢踩,我就敢淘汰


可見,這些標準在本質上是HR們的自我設定,因為既然大家模板都一樣,總要淘汰一部分,接受一部分,所以不管這樣的標準是否能篩選出人才、是否有利於單位的未來,篩就對了。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3月8日,雲南某集團公司決定“經董事會充分討論,集團將於4月1日起撤銷人力資源部門……”,並列出了人力資源部門的“十宗罪”:如同質化嚴重、把招聘做成了數字遊戲等等,當然這必然引發自媒體以及各大培訓機構的不滿,畢竟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豈容你來推倒?所以,大家可以從網上看到,基本是一邊倒的聲討。


當世界只剩下一種聲音,我們就應該反思,因為它將掩蓋更多的真相。如果讓我來說,為何社會帶給大家這樣的印象,無非是因為招聘遊戲做多了,總是要還的。

“學霸人設”異軍突起:被娛樂圈折射出的教育問題


網絡時代造就了一個個“人設”,或是經紀團隊苦心推出的“清純人設”、“學霸人設”、“傻白甜人設”,或是個人苦苦專營的“厚黑學”、“馬屁學”,或是HR們需要的經驗豐富、禮儀完美、邏輯縝密的“社會精英”……


潮來潮去又潮去潮來,江湖還是那個江湖,只是當潮水褪去,當一個個“人設”崩塌時,你是感慨一個個“瓜”好甜,還是道一句“天涼好個秋”,發現不一樣的風景,還是不一樣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