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代運營商上市潮起!大客戶是唯品會,青木股份不靠返利?

電商代運營公司衝刺A股再添一軍。

近日,青木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青木股份”)披露IPO招股書,擬登陸創業板,募資6.40億元。青木股份主營業務包括電商代運營服務、渠道分銷、電商渠道零售、品牌數字營銷、電商技術解決方案、消費者運營等。

線上渠道的蓬勃發展,讓電商代運營公司嚐到了甜頭。近幾年來,寶尊電商、麗人麗妝、壹網壹創、若羽臣等公司紛紛上市,凱淳股份也正在衝刺IPO。

與上述電商代運營公司不同的是,青木股份服務的品牌以大服飾為主。公司披露,其主要服務品牌包括H&M、ECCO、Bershka、Skechers、Samsonite、APM、ACNEStudios。

近年來電商代運營公司紛紛開創新領域,從此前的“幫人開店”到已經打通研發、營銷等多個環節。但青木股份目前仍主要依賴代運營業務,公司業績增長乏力。

業績增長乏力,去年淨利還不如2017年

招股書顯示,前身為青木有限的青木股份成立於2009年,於2017年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電商銷售服務、品牌數字營銷、技術解決方案及消費者運營服務三大板塊,具體服務內容包括電商代運營服務、渠道分銷、電商渠道零售、品牌數字營銷、技術解決方案、消費者運營服務等。

目前A股的三家電商代運營上市公司中,麗人麗妝、壹網壹創主要客戶為美妝品牌,若羽臣主要服務對象為個人護理品牌,青木股份的主要客戶為服飾類公司。

雖然領域較為細分,但青木股份近幾年來業績增長乏力。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青木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16億元、3.06億元、3.61億元和2.04億元,歸屬淨利潤分別為5389.04萬元、3915.81萬元、4351.80萬元、2563.65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分別為749.13萬元、7156.03萬元、2900.13萬元、473.21萬元。

由數據可看出,雖然2018年青木股份的營業收入增加,但歸屬淨利潤卻下滑,增收不增利。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3.47%、42.43%、43.55%以及47.66%。對於毛利率的下降,青木股份解釋稱,2018年公司開始著力發展渠道分銷、電商渠道零售等自營類業務,由於該類業務的毛利率相比電商代運營較低,故2018年公司綜合毛利率較2017年有所降低。

在招股書中,青木股份將麗人麗妝、壹網壹創、若羽臣、凱淳股份等公司列為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上述四家公司的行業平均毛利率分別為40.64%、40.85%、41.06%和41.10%。

從毛利率看,青木股份的綜合毛利率高於行業平均值。公司解釋稱,2017 年公司整體毛利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主要是由於公司業務模式以代運營服務為主,2017 年電商代運營業務收入佔整體收入比為 76.80%,該業務的毛利率為 61.89%,導致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高於同行業公司。

與寶尊電商、麗人麗妝、壹網壹創和若羽臣相比,年營收在3億左右的青木股份規模較小。但是,青木股份的代運營收入並未落後。招股書顯示,2019年,青木股份的代運營收入為2.07億元,同期麗人麗妝、若羽臣和凱淳股份的代運營收入分別為1.32億元、1.20億元和1.73億元。

主業依賴代運營,增值業務體量小落後同行

電商代運營平臺的風險之一來自於客戶的流失。隨著線上渠道不斷髮展,品牌因自建銷售團隊、調整線上銷售渠道、市場競爭等原因,與電商代運營平臺終止合作的例子也不在少數。為規避風險,早期通過“幫人開店”起家的電商代運營平臺,近幾年來開始做起了增值服務。例如,若羽臣在二度衝擊IPO時,募集資金悄然多了一項“新品牌孵化培訓平臺建設”,該項目預計投資總額2.70億,佔總募集金額7.17億元的37.67%。

青木股份也在想辦法。2018年開始,公司拓展了相關的渠道、營銷、技術、客戶運營等業務,但截至目前體量較小。招股書顯示,目前代運營業務還是青木股份的營收“扛把子”。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青木股份的電商代運營業務分別實現收入1.66億元、1.77億元、2.07億元和1.09億元,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為76.80%、57.83%、57.36%和53.59%,毛利率分別為61.89%、57.86%、56.77%和59.87%。

而發力增值業務,也降低了青木股份的綜合毛利率。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渠道分銷的毛利率分別為16.59%、13.92%、13.11%和14.77%。

在同行業中,麗人麗妝、壹網壹創、若羽臣、凱淳股份2019年代運營收入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39%、22.83%、12.48%和22.46%。寶尊電商的代運營業務收入佔比為52.98%,但其增值業務收入達到34億元。

此次青木股份擬登陸創業板募資6.40億,其中1.50億用於代理品牌推廣與渠道建設項目。公司表示,本項目將匹配篩選母嬰和寵物食品領域的優質外資品牌,著力於品牌推廣、渠道建設和供應鏈建設,計劃在兩年內完成數個新品牌的引入和孵化,以及現有代理品牌新渠道的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青木股份的應收賬款從2017年的6557.15萬元增至2020年1-6月的8726.99萬元。青木股份表示,隨著經營規模擴大,應收賬款增加,如公司採取的收款措施不力或品牌商客戶還款能力下降,也可能增加公司的經營風險。

返利金額較小,唯品會常年系第一大客戶

返利是電商代運營商的常規操作,壹網壹創、麗人麗妝、若羽臣此前均在招股書中提及。作為代運營電商,青木股份的特殊之處在於對返利依賴較小。

對於電商代運營平臺來說,品牌方為激勵銷售及管控價格體系,通常根據採購訂貨指標完成情況給予採購方一定比例的採購返利,或對銷售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滿減費用、優惠券等)、指定價格銷售的差價以銷售返利形式對採購方進行補償,系品牌方促進產品銷售的一種商業慣例。

例如,在2016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若羽臣供應商採購返利金額分別為2695.14萬元、2429.38萬元、3975.39萬元及2801.02萬元,銷售返利金額分別為2573.41萬元、6561.82萬元、1.17億元及9281.38萬元。

對於電商代運營商來說,“返利”是一個敏感詞。麗人麗妝首次IPO被否,發審委當時給出的意見就有“質疑返利會計處理不符合會計準則、返利跨期核算、返利計提是否合理等。”

青木股份的返利金額較小。招股書顯示,採購返利系品牌商根據採購訂貨指標,給予服務商一定比例的返利,報告期各期,公司返利金額分別為 299.00 萬元、77.95 萬元、221.44 萬元和 16.60 萬元。此外,公司開展促銷或營銷活動時,可能與品牌商協商,就過程中發生的費用獲取部分促銷或營銷支持。報告期各期,公司收到品牌商促銷或營銷補償分別為 0.00萬元、71.80 萬元、44.61 萬元和 158.21 萬元。

青木股份提示了電商平臺依賴風險。青木股份在招股書中表示,中國 B2C電子商務銷售主要集中在天貓、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2019 年,國內 B2C 網絡零售市場,排名前三位分別為天貓、京東、拼多多,合計市場份額達 89.40%,其中天貓和京東主要覆蓋知名品牌產品。公司在招股書中坦承,電商平臺針對入駐平臺服務市場的服務商制定了日常運行規則,若平臺規則變更,且公司不能快速瞭解和學習變更規則並作出適當調整,將導致公司多年的運營經驗失效。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唯品會集團始終是青木股份的前五大客戶之一,且2018年後均為青木股份的第一大客戶。2019年,公司對唯品會集團的銷售收入為7693.91萬元,佔比21.30%。

此外,青木股份在招股書中表明,在分銷和零售模式下,如若不能很好地把控市場風向,將帶來存貨積壓、存貨價值下降等一系列風險。青木股份的存貨主要系渠道分銷、電商渠道零售業務的庫存備貨。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的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3085.61萬元、2853.88萬元、1803.85萬元和2821.88萬元,佔當期末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8.18%、15.02%、8.28%和12.58%。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澤炎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李世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