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組織+”模式全力推進脫貧攻堅

“喂!你好,農技員同志!我的羅馬生菜今天剛剛發芽,恆溫保持19℃,溼度適中……”呼和浩特市新城區野馬圖村黨總支書記董喜順一邊組織合作社裡的村民耕地,一邊給農技員王麗霞打電話詢問種植養護方法。2名村民正在耕地,準備播種黃瓜、苦瓜種子……野馬圖村黨總支通過實行“黨建引領+內需+合作社+外需”種植銷一體模式,提前聯繫飯店、菜市場、超市等地,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因需而種,使農作物出了大棚就到市場,消除了村民的後顧之憂。

面鋪窯村紅辣椒種植園、莊子村民旺種植合作社、野馬圖村喜順種植合作社……新城區以黨建為引領,堅定不移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任務,依託“黨組織+”模式,各黨組織書記帶頭成立合作社,切實把集體經濟帶動個體經濟有機融合,大力創新“一村一品”發展,打好政策、資金、智力支持的“組合拳”,激活產業發展內生動力,全面推動富農產業提質增效。

“黨給我們好的政策,我們要牢牢把握,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下大力氣發展好金絲皇菊的產業鏈式種植,讓鄉親們紅紅火火過好日子。”大窯村書記張寶珍在農村產業發展會上對鄉親們講。

要實現脫貧,群眾增收是關鍵,壯大產業是前提。保合少鎮各黨組織整合力量,扶持“一村一品”發展產業,確立“黨組織引領,劣勢變優勢、優勢變產業、產業變產品、產品變商品、商品變經濟收入”的“黨組織+”發展思路,構建黨組織抓產業、村幹部領產業、黨員促產業、農戶有產業的格局,實現黨組織建設與產業發展的互促共贏。

新城區農村各組織始終為產業發展把握方向,通過黨小組對合作社的領導,解決發展集體經濟群眾不放心、村幹部沒有積極性、合作社內部管理不透明、矛盾多等問題,保證合作社的長期穩定發展。通過提升脫貧工作隊伍的服務能力,激發各村群眾主動發展產業脫貧的內生動力;持續開展書記遍訪貧困戶,對標對錶,緊扣脫貧攻堅重點工作開展遍訪,相互交流分析致貧原因,詢問幫扶需求、致富想法,鼓勵貧困戶積極面對困難,樹立脫貧信心,增強內生動力,爭取通過辛勤勞動早日真正脫貧;同時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和督導檢查,指導駐村第一書記及幫扶幹部開展工作,協調解決存在問題,並對發現問題進行提醒,及時整改,進一步激發駐村第一書記及幫扶幹部發揮生力軍作用,增強農村黨員發展產業的技能,重點培養農村致富領富能人。

“農業是重要的後勤保障角色,在保障百姓‘米袋子’‘菜籃子’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必須兩手抓、同推進,確保黨建引領產業實踐。”一直奔波在脫貧一線的莊子村書記張俊峰說道。黨組織在幫助建立合作社的過程中,充分吸收農村黨員入股,建立黨小組,幫助合作社解決經營管理中出現的問題,組織貧困戶參與到合作社中,抱團發展脫貧產業,為貧困戶提供技術指導,讓村民掌握種植養殖技術,做到村民跟著合作社走,合作社跟著黨組織走。(記者 及慶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