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探源:曾及曾姓

作者:萬慶濤 王鴻傑

  曾,會意字,讀作zēng,céng。甲骨文字形上下結構,上像蒸汽升騰的樣子,下為圓形帶孔的物件,作用同現在用於蒸熟食物的籠屜。金文字形在甲骨文字形之下多出一個釜(鍋)。篆文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曾。曾是甑[zèng]的初文。大致有缽、盆、罐三種形狀。本義用於蒸熟食物的有箅孔的陶器。

漢字探源:曾及曾姓

曾字的衍變(《字源》)

  一、曾字的由來

  陶甑(曾),是新石器時代發明了土陶之後才有的炊具。陶甑的發明,使人類在吃到烤熟和煮熟的食物之外,又吃到了蒸熟的食物,讓後世的人們受益無窮。我國黃河、淮河、長江等流域,都有陶甑出土。最早的陶甑,距今超過8000年。

漢字探源:曾及曾姓

紅陶甑(曾)

漢字探源:曾及曾姓

半坡遺址出土的陶甑(曾)

  各種形狀的陶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底部有一個或者多個圓孔,以便蒸汽透過圓孔蒸熟食物。人們最初在甲骨文上記錄這種炊具時,只畫出了這種炊具和底部不規則的孔和其上冒出的蒸汽的樣子。西周初金文中,在其下添加了燒水的釜的形狀。接著,經過篆文、隸書的演變,楷書寫作曾。後來,為了強調它是用土陶製成的,又加一個瓦字旁,寫作甑。

  隨著製陶工藝的進步,人們改進了這種陶製炊具,並改稱甗[yǎn]。甗的形狀,是把上面的甑和下面的鼎用一個腰連成一體,用時箅子放在腰部。


漢字探源:曾及曾姓

曾(甑)與鼎合體的甗(大汶口文化)

  現在,海南黎族同胞還在手工製作陶甑,並用來蒸米飯。同時,還有用堅硬的杉木或者竹子製作的甑。而大多數人已經不用陶甑蒸飯,甑已經變成了用竹、木或金屬製作的籠屜,甚至直接用電飯鍋蒸飯。

  二、曾字的引申義

  《說文解字》認為,曾,詞之舒也(曾,表示詞義的延展)。因為許慎沒有見過曾的甲骨文,因此,對曾字的解釋出現錯誤在所難免。

  (一)讀作zēng

  1.用曾(甑)蒸食物,熱氣蒸騰而上,引申為升騰,高舉。(1)屈原《楚辭·九歌·東君》:翾[xuān]飛兮翠曾,展詩兮會舞(舞姿翩翩像翠鳥升飛,載歌載舞齊聲誦詩章)。(2)《淮南子·覽冥訓》:還至其(鳳凰)曾逝萬仞之上,翱翔四海之外(後來等到鳳凰盤旋升飛到萬仞高空,翱翔在四海之外)。

  2.曾(甑)放於釜之上,上放蓋,引申為疊加,添加。《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節》: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樣來激勵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堅忍,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此義後寫作增,或許是因為釜、蓋、曾都是陶土製作的,所以加一個土字旁。

  3.釜、曾、蓋三種炊具依次向上疊加,一個比一個高,借指人際關係中相隔兩代的親屬關係。如,曾祖父,曾孫。

  (二)讀作céng

  1.釜、曾(甑)、蓋依次放置,引申為重疊放置,堆積。(1)《管子·輕重戊》:有虞之王,燒曾藪[sǒu],斬群害,以為民利(虞舜時代,火燒堆積的野草,消除各種對人有害的東西,為民謀利)。(2)《淮南子》:魏闕之高,上際青雲,大廈曾加,擬於崑崙(宮闕高聳,上接青雲,樓宇層層,猶如崑崙)。(3)杜甫《望嶽》: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層層白雲,盪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簾)。此義後寫作層,形聲字,簡化字寫作層,會意字,丟了聲符曾。

  2.虛化為量詞。《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九曾之臺,起於累土(九層的高臺,築起於每一堆泥土)。此義,後寫作層,簡化為層。如,一層樓。

  3.蒸熟食物後,曾(甑)的作用就成為過去時,虛化為時間副詞,表示過去發生過的,經歷過的,已經。《春秋公羊傳·閔公元年》:莊公存之時,樂曾淫於宮中(莊公活著時,僕人鄧息樂在宮中淫亂過)。如,曾經,似曾,不曾,未曾。

  4.已經過去的,不能改變,引申為無奈,怎能,難道。《論語·八佾》: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難道說泰山神還不如林放知禮嗎)?

  5.引申為竟,乃。《詩經·國風·衛風·河廣》: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誰說黃河廣又寬?難以容納小木船。誰說宋國很遙遠?一個早晨就能到達)。

  三、曾字的衍生字

  曾字的衍生字,都與曾字的本義或引申義有關。曾字的衍生字的讀音有cēng,céng,cèng,fēn,sēng,zēng,zèng,zhēn。

  (一)cēng

  1.噌,摩擦的聲音。如,貓噌地上了樹。

  (二)céng

  2.層,簡化字寫作層,初文為曾,見曾。

  3.嶒,山勢層巒疊嶂。如,崚[léng]嶒,嶒峨。

  4.驓,膝下為白色的馬,看上去有層次。

漢字探源:曾及曾姓

膝蓋以下是白色的馬叫做驓

  5.竲,沒有頂蓋的樓臺,曾是樓的一層,立是還可在其上再加蓋一層。

  (三)cèng

  6.蹭,重複摩擦,不斷摩擦。如,磨蹭,挪蹭。

  (四)fēn

  7.朆,吳語字,勿+曾的合音,義為未曾、不曾。

  (五)sēng

  8.僧, 音譯字,本為僧伽,源自梵文saṃgha,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如,僧侶,僧尼,唐僧。

  9.鬙,頭髮散亂,如同搭建巢居的柴薪。如,鬅[péng]鬙,鬔[péng]鬙(頭髮蓬鬆散亂)。

  (六)zēng

  10.增,初文是曾,見曾。如,增加,劇增,陡增,徒增。

  11.憎,多重的恨,非常恨。如,憎恨,憎惡,愛憎。

  12.罾,像曾的漁網。如,漁罾,罾船(用罾捕魚的船),扳罾。

漢字探源:曾及曾姓

捕魚的漁罾

  13.繒,在絲織布上再織上花紋。如,箋繒(書信,古代用絲綢寫信),黃繒(黃色的綢子)。

  14.矰,古代射鳥用的拴著絲繩的箭。如,飛矰,矰羅(捕鳥的箭和網)。

  15.譄,用誇大的言辭描繪事物,誇大其詞。

  16.鄫,曾邑,古曾國。

  17.橧,古人用柴薪架成的住處,巢居。如,橧巢,橧庥[xiū]。

  18.璔,用玉石翻新的玉,二手玉。

  (七)zèng

  19.贈,把寶貝送人,這寶貝就只是過去屬於自己的寶貝。如,贈予,贈給,贈送,捐贈,獲贈。

  20.甑,初文曾,陶甑。如,飯甑,塵甑(甑長期不用而落滿塵土,比喻貧窮),甑帶(束在甑上的蒲草,久用敗爛者可入藥)。

  21.熷,重複利用的餘火。用沒有火苗的炭火烘烤竹筒魚,也稱作熷。如,熷魚(把魚放進竹筒,用炭火烘烤熟)。

  22.磳,山石重巒疊嶂。如,碐磳,磳田(梯田),磳磴(層層石頭臺階,引申為人生的挫折)。

  (八)zhēn

  23.潧,潧河,又稱溱頭河或臻頭河。有的河段稱為石滾河,或常發洪水,石頭都在洪水中翻滾。不停地翻滾石頭的河,就叫潧。

  四、曾姓來源

  曾(陶甑)這種陶炊具,在長江、黃河、淮河等流域都有考古發現。掌握製作陶甑手藝的各個氏族部落,都可能以曾作為自己氏族部落的圖騰標識,自稱曾氏。他們建立方國,稱為曾國。後來被強國吞併,成為一個邑,稱作曾邑,合寫作鄫。

漢字探源:曾及曾姓

山東省蘭陵縣向城鎮文峰山東側的鄫(曾)國故城

  史載,在今山東蘭陵、湖北隨州等地,商周及之前都有曾國,而且考古都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陶曾(甑),說明都有以曾自稱的氏族部落。

  需要說明的是,姬姓曾國,即史籍中所稱的隨國,是西周初,輔佐文王、武王和成王的大將南宮适為首位國君。其任務是,警戒淮夷,監視江夏(武漢)一帶,為周朝作屏障。南宮适建立的曾國,戰國中晚期被楚國所滅。但沒有史籍記載,此曾國的後裔有以曾為氏的。因此,現代曾氏源自姒姓的曾國,以曲烈為始祖,所謂“天下一曾無二曾”。

  據文獻記載,曾姓的來源有:

  1.源於姒姓。大禹,姒姓,治水成功後,接受舜帝禪讓。禹之子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夏王少康將少子曲烈封在曾(今山東臨沂市蘭陵縣向城鎮),建立曾國。因此地盛產絲織品,又稱繒國。春秋時期,前567年,曾國被莒國所滅。曾國貴族和國民有以鄫為氏的,後去邑(阝)稱曾氏,他們以曲烈為始祖。

  2.源於少數民族。在京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滿族、苗族、黎族中都有少量曾姓存在,但其絕大部分的父系是漢族。

  如今曾姓人口約730萬,按照人口數量排名第32位。

  詩曰:

  曾指有孔陶炊具,

  水汽升騰蒸熟米。

  鳳凰曾逝萬仞上,

  九曾之臺累土起。

  參考文獻:

  1.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語文出版社,2008年版。

  2.李學勤主編《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3.《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17年版。

  4.《辭源》,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

  5.《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

  6.《實用甲骨文字典》陳年福編著,四川辭書出版社,2019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