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 | 楊碩誠:我們對靜定的期待,其實是對安心的渴望

前言:疾病總是與我們不期而遇,煩憂、紛擾也總攪亂我們生活的平靜,我們似乎長期處於與疾病一起生活的狀態,背後是什麼原因,解決辦法有什麼?中醫對健康的定義,不止於身,還有我們的心。賴世倫校長講“我們是學醫的,救己救人,從改變自己開始”。2020與百草箱一起,從身心出發,透視健康自在生活的真義。

身心 | 楊碩誠:我們對靜定的期待,其實是對安心的渴望

人無法靜定都是為“境”所擾

何為“靜定”?

“靜”在詞典中的釋義有止息、恬淡、平和還有沉靜,在古語中同“淨”,所以也有“淨”的含義。“定”在詞典當中有靜止不動及鎮定、安穩的意思。

人為什麼想要靜定?因為我們不喜歡諸如擔憂、焦慮、恐懼、糾結、憤怒、緊張的負面情緒,於是嚮往一個叫做“靜定”的狀態。

如果真想達到這個狀態,我們應當先找到無法靜定的根源,而不是趕快去做一件叫“靜定”的事情。

身心 | 楊碩誠:我們對靜定的期待,其實是對安心的渴望

人無法靜定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外境干擾,第二原因是內境躁動。

“境”就是現象。多留意觀察就會發現其實我們每天都是與“境”相處。境分為外在和內在兩種現象,外在現象即通過眼、耳、鼻、舌、身這些管道接觸到的內容;內在現象即心中產生的感覺、想法、情緒,這些有時是由於接觸外在現象而產生的,有時則是內心自行生起的。

嚴格來說,我們只能跟這兩種境在一起。

當我們跟先生(太太)在一起時,其實並沒有直接跟他(她)在一起,而是與跟他(她)相處時的境在一起。我們通過眼睛、耳朵、腦子來翻譯先生(太太),而不是直接跟先生(太太)在一起。

同樣,對其他一切人、事、物,我們都不是跟它們本身在一起,而是跟翻譯過的內容在一起,有時甚至是翻譯了好多次的內容。當外在現象或內在現象出現波動,而我們無法掌控使其符合期待時,就會產生負面情緒。


透視現象的靜定,是真正的安心

實現靜定有兩個層面。

從治標的層面來說就是控制心念不被境所動。現象波動就波動,但我們可令心念不被它干擾和帶走,這種能力稱之為“止”。

不過想要解決根本問題,還需要透視現象的本質。當徹底地知曉了人心為什麼動、人自然就不被境所帶走,禪修中將這樣的狀態稱為安心。

身心 | 楊碩誠:我們對靜定的期待,其實是對安心的渴望

給大家打個譬喻。

我過去曾因經商經常應酬,會出入一些娛樂場所。這些場所裡五光十色加上人又微醺,置身其中就會覺得那些化了妝的女孩子們美若天仙。這時只得想想家裡有老婆,不能被她們所迷惑——這就是“定”,一種不被現象拉走的能力。但若有時應酬由宵夜持續到清晨,當陽光出現酒氣散去,哈哈!就會嚇出一身冷汗——原來昨晚看到的美女竟是這樣。

晚上的美女樣貌並不是現象的本質,而是一場幻化出來的劇情,當發覺表象後的真實時,自然不需要刻意用上定力也不會為她所動。

身心 | 楊碩誠:我們對靜定的期待,其實是對安心的渴望

我常常開玩笑地用這個例子來說明鍛鍊定力跟明白現象本質的差別,一個是需要刻意為之的治標層面,一個是透過明白自然就做到的治本層面。


預設,是我們本能的保護機制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靜定的問題,剛才提到的“安”,基本上是靜定的延伸,可是能靜定卻不代表一定能安。人會感覺“安”,其實是需要有一個舒適沒有危險的區域。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生活在遠古時代的森林中,此時身旁的草叢裡突然有東西一閃而過,你會有何反應?可能會警覺這是危險,瞬間地開始緊張甚至恐懼,馬上想採取措施保護自己,比如逃跑、武裝、躲避等等,這便是人的自我保護機制。

在這個本能保護機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點,叫“預設”。當有未知狀況發生時,人本能會先預設它是有危險的,因為“預設”如果對了,我們就會保全性命;萬一“預設”錯了,只是讓自己白擔心一場。兩相權衡我們必然會選擇弊端較少的。這是生而為人被設計好的一道機制,因為人要存在最重要的是維繫安全。

當我們瞭解這個機制之後,才會進而理解靜定的原理。

身心 | 楊碩誠:我們對靜定的期待,其實是對安心的渴望

別與不安對抗,它可能已經拯救過你多次

回到野外生存的例子,如果有隻猛虎出現在身邊,你完全不為所動,不會驚嚇或逃跑,看起來好像很有定力,結果卻成為老虎的食物。所以我們不要認為,“定”只有優點,沒有缺點。

驚嚇而逃跑是人被設計出來的保護機制,同樣,人會不安本來也是被設計出來的自我保護機制。一旦環境舒適,我們就會想要“迎”,想要擁有它,因為這樣的環境能令我們安;而當人感覺危險或不舒適時,就會“拒”,想把不舒適往外推,這都是人的本能,所以人的心念就不斷地一直在“迎”跟“拒”當中來回奔馳!

所以我們先不要急著跟你的不安、焦慮、擔憂、恐懼等等情緒做對抗。要知道這些情緒可能已拯救過你很多次。但現在我們卻因為不喜歡這種“不舒適”的感覺,就想要把它們都趕走,是否有失公允?


凡所難求皆覺好,一旦如願便平常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不安的原因,關鍵點在於我們需要的“安”沒有被滿足。

馬斯洛提出的五個層次,即生理、安全、情感與歸宿、尊重以及自我實現。的確人會不安,常常是因為這些層次沒有被滿足。

雖然不是大多數,但世界上應該也有不少人已滿足了這五個層次的需求,但他們還是會覺得不安。


身心 | 楊碩誠:我們對靜定的期待,其實是對安心的渴望

古語道:“凡所難求皆覺好,一旦如願便平常”。

我們常認為解決問題的良方就在前方,在那些還沒拿到的東西上。但真正拿到後,又發覺並非如此。

心念不能為我們所控制是另一種不安,只要人還有追求,還有理想,就必然會不安,現在有所謂的佛系青年,囫圇吞棗便匆匆標榜沒有追求、沒有理想、無須積極的生活態度,認為這就是佛法的安心之道,這樣理解也是不對的,因為人會不安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人缺乏意志力。我的老師(李元松居士)曾說,因為缺乏意志力導致的不安,比馬斯洛的五個層次所造成的不安,更深一點。

什麼叫缺乏意志力?

就是我們沒辦法控制自己的心。如果我們的手能舉起但放不下來,這隻手就是殘障。但我們的心不就如同殘廢的手一樣,能起心動念卻停不下來。心念不能為自己所控制便是另外一種不安,它會導致我們對於自己的不滿。

譬如有人獲得了馬斯洛理論中五種基本需求的滿足,可是這樣的人仍然無法讓心念收發自如。即使從外在現象看來,他似乎都已被滿足,但他對自己內心的狀態仍然是不滿意的。這樣的不滿意不只是面對自己,還包括面對生活中一切的事物。


定不是讓人無感,也不是讓人過敏

再次回到野外生存的例子,如果草叢出現聲響,本能判斷是危險時,你卻沒有陷入焦慮不知所措,甚至已經看到是一隻猛虎,仍能從容地去處理當下的局面,這才是靜定的切入點。

“定”不是讓我們無視危險,而是一面訓練覺知力的提高,讓人敏銳地知曉現象的發生,一面令穩定力增強,使心不會隨著現象被帶走,這才是“定”要達到的效果。

但有些人訓練“定”,就是把自己封閉起來,躲進象牙塔中。這樣的靜定訓練方向會讓人越來越冷漠,看似如如不動,其實是因為他無法進入也不願意進入周遭環境中,看似在象牙塔裡是一種安,但只是一種麻木。

身心 | 楊碩誠:我們對靜定的期待,其實是對安心的渴望

還有些人在訓練靜定的過程中過度強化敏感度,亦是另一種偏差。他們能夠察覺旁人所無法看到的細微現象,聽到旁人無法聽到的細微聲音,但如果無法面對這些現象,只會變得越來越緊張焦慮——過敏,這也是陷入另一種象牙塔。

不安的深層原因除了意志力不夠堅定,也就是定力不足外,從禪修的角度來說,還有另外更為根源的原因:由於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某種錯覺,導致接下來要不斷地去維護這個錯覺的結果。由於所維護的內容實屬錯謬,於是就會產生一連串不安。

這個錯覺在佛法中有一個專屬名詞叫”無明“,如果從一剛開始就沒有錯覺,後面因想要去維護而延伸出的不安,自然就消失了。


禪定力是探究無明的工具

明白“無明”到底是什麼,就是佛法中的智慧,它指的是正確的知見,是幫助我們徹底解決問題的首要鑰匙。

但在智慧未啟前,另一把鑰匙也不可或缺,那就是定力。如果禪定基礎過於薄弱,則無力去探究無明是什麼。

禪定力比較像一門技藝,只要經常練習,就可以取得進步。就如同開車、扎針,經常練習自然就能慢慢熟練。

雖然修行需要基礎的禪定力,但並不意味著我們一定需要很深的定力才能解決問題。對現代人而言,我們接收的東西很多,能理解卻做不到,這就是為什麼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因為意志力不夠、定力不足、決斷力匱乏、心力渙散。

身心 | 楊碩誠:我們對靜定的期待,其實是對安心的渴望

未完待續

文章轉載來源:入禪之門,摘自楊碩誠老師《靜定的真義》講座,如需參與線上課程收聽活動,可私信或留言。

楊碩誠老師:出生於臺灣,致力於禪俠一味的生命態度分享。師從祖光禪師學習止觀雙運與本地風光禪法,並先後隨針灸名師胡丙權習楊式太極、武當三豐派鍾雲龍道長習武當太極。現任世界武當武術、世界武當太極養生協會執行長。

下一篇:楊碩誠:透視情緒根本,從禪定鍛鍊開始

身心 | 楊碩誠:我們對靜定的期待,其實是對安心的渴望

近期課程預告

禪修之路,一個人走常常容易迷失方向,若有老師的指引,則更能安心前行,師從楊碩誠老師的劉槿川老師在百草箱針對禪修定力的訓練開設了線下課程,理論+實踐+陪伴+答疑,歡迎你來。

好課 | 身心在一起,《定力的訓練與實踐》課程招生啦!


身心 | 楊碩誠:我們對靜定的期待,其實是對安心的渴望


END

學一種受益終生的健康生活方式

(點擊)▽▽▽即將開學丨國醫十班第一學年最後名額開放中,迴歸傳統經典中醫!

百草箱 國醫三年班 十班

身心 | 楊碩誠:我們對靜定的期待,其實是對安心的渴望

身心 | 楊碩誠:我們對靜定的期待,其實是對安心的渴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