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會威脅5G甚至寬帶的地位嗎?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會威脅5G甚至寬帶的地位嗎?

地球現有衛星不超過1500個,SpaceX的星鏈計劃卻竟然要發射12000顆衛星,而且已經開幹了,幾十億地球人未來都將可以通過StarLink接入星鏈計劃提供的互聯網,這將會是對電信與互聯網格局的一場徹底顛覆?會對顛覆當前的5G甚至寬帶嗎?

近日,星鏈計劃的內測數據出來了,我們來看一下:星鏈的下載速度平均在30Mbps以上,最高可達60Mbps,而上傳的速度波動較大,一般維持在10Mbps左右,而網絡延時也在31毫秒到94毫秒左右,和預計的1Gbps帶寬相差較大。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會威脅5G甚至寬帶的地位嗎?

這樣的數據相比5G來說,速度延遲的差別還是很大的,只能是說基本能滿足日常需求,甚至還達不到4G網絡的水平。

這次內測的結果其實挺成功的,一方面是因為目前只有600個衛星,遠遠小於目標數量,因此網絡延遲程度是可以接受的。另一方面是星鏈計劃的網絡覆蓋廣度是前所未有的,完完整整的覆蓋全球,這將為貧困山區、海洋深處、沙漠地帶以及其他無人區的探索提供了相當程度的便利性,再也不會因為沒有網絡而無法派遣專業機器人去無人區探索了。

而馬斯克在媒體電話會議中表示,每顆衛星的功能性帶寬為 1 Tbps(Terabit per second),Business Insider 指出,這足以同時為 40000 人提供 4K 級別的流媒體視頻服務,40000*12000=4.8億。也就是說spacex的12000顆上天后(實際計劃發射4.2萬顆),可以同時滿足全球5億人觀看4K視頻。然後不可能這5億人同時看4K視頻,加速智能化的資源分配,所以應該可以滿足全球幾十億人的高速上網需求了。

很多二三線後的國家會需要 很多貧窮地區會需要 以後也不用擔心在沙漠在戈壁失聯了。星鏈計劃後上網更方便。而且網速其實是無上限的,可以同時和多顆衛星同時進行通信。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會威脅5G甚至寬帶的地位嗎?

這麼一看的話,如果星鏈計劃全部衛星發射成功以後,不管能不能顛覆5G甚至寬帶,起碼在沒有基站的人口稀少的地方是會影響到5G和寬帶的鋪設的。這肯定會搶佔一部分市場,事實上星鏈計劃如果壟斷了近地軌道,事實上馬斯克確實是朝著壟斷去的,以後國內想再搞類似的計劃,就會受制於人。

不過我認為星鏈代替不了寬帶和地面基站,只要你是用電磁波傳輸數據,就不能兼顧長距離傳輸和更強的穿透性或者繞傳,衛星那麼遠,要想在地面收到信號,你就不可能在房間裡收到信號,可能你僅僅是在頭頂放塊木板就沒信號了,更不用談穩定性了,除非在地面裝基站轉接,但是安裝了基站那又跟5g有什麼區別呢?代替寬帶那是更不可能,連現在的5g都沒代替寬帶,星鏈就更不可能了,寬帶的穩定性是無可替代的。更不用說衛星數量有限,能同時服務的用戶當然也有限,所以註定是為有錢人和一些企業服務的,比如船員,野外探險。這個東西跟衛星電話一樣,在空曠的地方信號好,到滿地高樓的地方就不行了。只是衛星電話是用來打電話的,這個是用來上網的。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會威脅5G甚至寬帶的地位嗎?


還有環保人士提出意見,馬斯克往近地軌道搞那麼多衛星,你以為太空是你家的,回收不及時怎麼辦,到時候肯定造成一堆的太空垃圾,你去清理嗎?建議聯合國向馬斯克的星鏈公司收太空垃圾稅。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會威脅5G甚至寬帶的地位嗎?

你怎麼看呢?如果星鏈面向全球提供服務,你會使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