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廢帝劉賀為什麼被封為“海昏侯”?原來其中大有文章!

公元前74年,年輕的漢昭帝劉弗陵駕崩,無子嗣。於是權傾朝野的大將軍霍光迎立昌邑王劉賀為帝,但劉賀僅在位27天便遭罷黜,昌邑王國亦被廢除,降為山陽郡。公元前63年,漢宣帝劉詢詔封劉賀為海昏侯。四年後,劉賀薨,享年三十有三。

在短短三十餘年的時光裡,劉賀經歷了王-帝-侯三種角色的轉變,其人生不可謂不跌宕起伏。近年來關於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進展,又將劉賀推到了普羅大眾的目光之下。那麼你知道,劉賀為何會被封為海昏侯嗎?這是蓄意的汙名貶斥,還是另有緣由?

漢廢帝劉賀為什麼被封為“海昏侯”?原來其中大有文章!

目前比較主流的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劉賀的封地在豫章郡十八縣之一的海昏縣,故稱為海昏侯。然而,海昏縣這一地名的出現是在劉賀封侯之前還是之後,如今尚無定論。現存史料中,有關海昏縣的最早記載出現在成書於東漢的《漢書·地理志》,且無明確指出置縣時間。因此,在劉賀生活的西漢中期,海昏縣是否已經存在這一問題就難以確定了。

從出土的西周青銅器柞伯鼎中,有這樣的銘文:“用昏無殳,廣伐南國。今汝其率蔡侯,左,至於昏邑。”大意是南方的昏國不向周天子進貢,還大肆欺凌南方諸國,於是周天子命柞伯興師討伐。此處的昏國與後來海昏縣的地理位置有吻合之處,但不能由此就斷定昏國便是後世的海昏縣,亦或者海昏縣的名稱來源於西周時期的昏國。

漢廢帝劉賀為什麼被封為“海昏侯”?原來其中大有文章!

另一種說法是,“海昏”這一封號“非縣邑名”,即劉賀並不是因為封地的原因而被封為海昏侯。根據這種觀點,“海昏”是“晦昏”的意思,是對劉賀荒淫無道、無才無德的批判。這種做法古人沒少幹,最著名的莫過於北宋滅亡後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倆被金人擄到北方,一個封為昏德公,一個封為重昏侯。又如雍正在奪得皇位坐穩根基後,將奪嫡失敗的對手八弟允禩和九弟允禟貶為庶人,並改名為“阿其那”和“塞思黑”,以表侮辱。

巧合的是,據《南齊書》記載,南朝齊第六位皇帝蕭寶卷荒唐暴虐,殘忍嗜殺。在他死後,被人“令依漢海昏侯故事,追封東昏侯。”這說明蕭寶卷的“東昏侯”之封是借鑑了西漢時期劉賀的“海昏侯”之封(劉賀:我都掛了五百多年了還躺槍),由此觀之,似乎坐實了“海昏侯”這一封號是貶損的觀點。然而,仔細推敲,蕭寶卷與劉賀的“封侯”情況是有所不同的。蕭寶卷死後不久即被追封為東昏侯,而太子蕭誦也貶為庶人,不可能繼承其父的爵位。與此不同,劉賀是在被廢、國除十餘年後才被封為海昏侯,可算是地位有所回升。更重要的是,他的爵位是可以世襲的,海昏侯國直到東漢依然存在。退一步講,如果海昏縣是因為劉賀的汙名封號而得名的,那未免也過於冤枉。一個縣何以因此揹負五百年的罵名?(海昏縣直到南朝宋時才廢除。海昏人民:真是趴著也中槍)

漢廢帝劉賀為什麼被封為“海昏侯”?原來其中大有文章!

儘管劉賀的一生大起大落,但他大概也不會預料到,自己在千年之後仍是眾說紛紜的對象,嘲諷他的人絡繹不絕,為他翻案的也大有人在;更不會想到,有朝一日他會在考古學家的發掘中重見天日。至於是先有海昏侯還是先有海昏縣這種雞和蛋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的考證。劉賀為何會被封為“海昏”?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史料依據和道理,你更贊同哪一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