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滋中國連續第11個季度實現增長,在便利店雜貨店都“吃得開”

記者 | 昝慧昉

編輯 | 許悅

日前,億滋國際發佈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期內實現營業收入66.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45.89億元),同比上漲4.9%;毛利潤27.9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6.39億元),同比增長近11%;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39.6%,增至41.9%;但11.1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4.70億元)的淨利潤,低於去年同期的14.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5.20億元)。

這家以生產奧利奧和吉百利巧克力聞名的食品巨頭在財報中稱,4.9%的營收增長,來自於有機收入增長4.4%的推動。該公司並未披露淨利下滑的具體原因。

分地區看,包括拉丁美洲、AEMA(亞非及中東地區)、歐洲、北美洲在內的四個大區,都實現了有機收入的正增長,增幅分別為3.1%,4.2%,3.4%和6.3%,對應的收入分別是6.1億美元,14.7億美元、25.26億美元及20.59億美元。期內,中國市場獲得高個位數增長,這是該地區連續第11個季度實現增長。

億滋中國連續第11個季度實現增長,在便利店雜貨店都“吃得開”

“大中華區是整個億滋非常重要的業務單元,目前在整個公司的業務佔比在5%左右,並且它的增長速度遠遠高於全球水平。大中華區業務的佔比和重要性也不斷提高。”這份財報發佈前不久,億滋國際首席執行官Dirk Van de Put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說道。

按財報顯示,第三季度除口香糖營收出現兩位數下滑外,其它主要品類均獲得了增長。其中,小吃、餅乾、巧克力的增幅分別為3.1%、7.8%和5.3%。

億滋中國連續第11個季度實現增長,在便利店雜貨店都“吃得開”

“我們第三季度的業績在所有關鍵指標中都表現強勁,隨著發達市場需求的持續上升和新興市場需求的持續改善,收入增長廣泛。“億滋國際首席執行官Dirk Van de Put表示。

新冠疫情對市場和消費者的影響,是進入2020年以來所有公司都無法迴避的議題。

在財報發佈後舉行的分析師會議上,Dirk Van de Put表示,亞洲、非洲、中東和歐洲的銷售額出現反彈,商店在長期停工後重新開張,在家工作或上課的消費者購買了更多的巧克力和餅乾。 消費者在家裡吃零食的次數比疫情大爆發前多了,但不及剛開始的3月和4月那麼多。考慮到新冠疫情目前的發展態勢,億滋預計這種“高消費”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人們減少外出、習慣在家囤積食品的行為方式的改變,極大地推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億滋也加大了在這方面的投入,其電商業務的增長速度有顯著提高。據Dirk Van de Put透露,電子商務在億滋全球業務中的佔比在5%左右,但大中華區的電子商務業務佔比達到了約20%。

在線下,從全球看,一方面大賣場和超市渠道里,大包裝和家庭裝產品有非常好的增長。這跟疫情期間,消費者更多時間和家人宅在家裡,使得他們更傾向於購買大包裝和家庭裝產品有關;另一方面,人們減少外出,造成了便利店客流量的銳減。

“針對下線業務,我們更多是調整具體分銷渠道的品類,包括包裝的尺寸和產品口味等。”Dirk Van de Put說。

具體到大中華區市場,據億滋大中華區總裁範睿思(Joost Vlaanderen)提供的數字,超市和賣場的人流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0%,“就這個渠道而言,我們要做是讓消費者一進到賣場,就能找到他們認為值得買的東西,並且讓我們的產品有足夠吸引力,消費者看到即刻就有願意掏錢購買。”

區別於億滋在全球的其它市場,大中華區的便利店以及中小型城市雜貨店,目前都處於增長中。“不論是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裡的便利店,還是下沉市場的雜貨店,都是在增長的。我們針對這個渠道有大量投入,包括EB2B以及門店直供,為的是能夠讓消費者更便利地買到(我們的商品)。”

億滋中國連續第11個季度實現增長,在便利店雜貨店都“吃得開”

基於“讓消費者更容易購買”的訴求,億滋中國也在持續增加於散裝品類和餐飲渠道上的投入。比如,通過合作,讓奧利奧碎和趣多多產品進入更多如奶茶店、好利來蛋糕店。

與此同時,通過在新冠疫情期間研究“宅經濟”帶來的消費者行為變化,億滋中國在產品研發上做出了改進。

在發現消費者變得更為關注健康和食品衛生後,推出了小份量獨立包裝設計的趣多多升級產品,希望能幫助消費者解決食用和存放的衛生問題。另外,這種每包只有兩小片的包裝設計,也順應了消費者能有節制地享用零食的需求。

“我們要做到,是令我們的產品讓消費者隨時隨地都可以購買到,讓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儘可能地多買。”範睿思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