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溥儀出紫禁城,遭日本公使痛斥“言而無信”,馮玉祥是對是錯?

1924年11月5日清晨,北京,紫禁城一如既往的雄偉,壯麗。但是與往日不同的是,此時的紫禁城多了一些肅殺。隨著一陣陣哨聲,30餘名國民軍士兵衝入紫禁城,要求廢帝溥儀3小時之內搬出紫荊城,否則,將直接炮擊紫禁城城門。

趕溥儀出紫禁城,遭日本公使痛斥“言而無信”,馮玉祥是對是錯?

圖注:溥儀出宮是1百個不高興(劇照)

溥儀只能匆匆忙忙的帶著皇后婉容以及宮女太監們離開自己生活了18年的住所,搬到了日本公使館(這時候就和日本人勾搭上了)。隨後馮玉祥宣佈,廢帝溥儀帝號廢止,中華民國至此再無皇帝稱號。

舉國譁然,畢竟在清帝退位之時,袁世凱政府與清皇室簽訂的《清室優待條件》中明確保留了溥儀皇帝的稱號,保留了清皇室各種祭祀、典禮的權力。同時政府每年要為清皇室支出月月所用四百萬元的贍養經費,紫禁城是皇傢俬人領地。而馮玉祥此舉,等於撕毀該條約。

趕溥儀出紫禁城,遭日本公使痛斥“言而無信”,馮玉祥是對是錯?

圖注:《清室優待條件》現藏於偽滿皇宮

許多北洋時期的宿老和清王朝遺老們大肆在報紙上抨擊馮玉祥,認為其違背了《清室優待條件》。比如段祺瑞就通電全國,說馮玉祥“其行不利於國”。

日本公使芳澤謙吉更是直接說北洋政府言而無信,對外界宣佈“容留”溥儀。

那麼馮玉祥究竟該不該驅逐溥儀呢?或者說,馮玉祥為什麼要驅逐溥儀呢?

馮玉祥驅逐溥儀並非一時興起。

馮玉祥是堅定的革命派。早在1911年馮玉祥便和王金銘、吳祿貞等人參與策劃了灤州起義。但是由於張建功告密而失敗;馮玉祥死裡逃生,王金銘等人卻英勇就義。此事在馮玉祥心中一直耿耿於懷。二十年後,馮玉祥活捉他恨之入骨的張建功後,直接將其活埋;1935年,馮玉祥還在北京西郊修建灤州起義先烈紀念園(目前在海淀區溫泉鎮)。

趕溥儀出紫禁城,遭日本公使痛斥“言而無信”,馮玉祥是對是錯?

圖注:張勳復辟的辮子軍

張勳復辟之時,馮玉祥就直言要剷除清皇室,建立真正的共和。無奈人微言輕,未能實現。等到北京事變後,馮玉祥掌握了北洋大權,自然是要實現當初的夙願了。

面對外界種種質疑,馮玉祥也不慌

從驅逐的法理上來看,馮玉祥並無過錯;雖然清皇室與民國政府簽訂了《清室優待條件》,但是也在條件中明確規定了:“皇族機關不能對人民發告示,給處分。”

在1917年張勳復辟期間,溥儀發佈“即位詔”,稱“共和解體,補救已窮”,宣告親臨朝政,收回大權。這已經嚴重違反《清室優待條件》了;既然是清皇室主動撕毀條件,那麼馮玉祥自然該驅逐溥儀。

從當時的輿論來看;段祺瑞等人是對他攻佔北京,軟禁曹錕的行為不滿,想要藉機撈好處;滿清遺老自是不必多說,做夢都想著復辟;而日本人一直對中國虎視眈眈,收留溥儀不過是想扶持傀儡而已。他們在當時並沒有太多的實權,發聲也並不能造成多大實質性的影響。

趕溥儀出紫禁城,遭日本公使痛斥“言而無信”,馮玉祥是對是錯?

圖注:馮玉祥單人照,一位“胖”將軍

從政治上來看,馮玉祥之所以發動北京事變是因為自己之前被吳佩孚,曹錕等人逼迫的沒有退路,只能尋求南方孫文政府的支持,聯合南方政府將曹錕等人趕下臺。因為孫中山在護法運動時候就公開表示要審判清皇室。所以將溥儀驅逐也是投其所好。

從經濟上看,馮玉祥窮啊,本身國民軍就比不上北洋政府,還要花每年月月所用四百萬元養一幫廢物,自然是不划算,所以乾脆直接把人趕出去,這樣可以節約一大筆政府開支。

馮玉祥有沒有貪汙或者侵佔故宮財產?

這個問題現在也是爭論不休,畢竟北洋時期北京城頭大旗變幻莫測,故宮少了什麼東西也不能斷定是哪一個軍閥所為。但是馮玉祥曾任命李石曾(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易培基等人為故宮博物院院長,主持故宮文物清理工作。

趕溥儀出紫禁城,遭日本公使痛斥“言而無信”,馮玉祥是對是錯?

易培基先生在抗戰時期主持故宮文物南遷工作。從北京到四川,在易培基先生和一百多名故宮工作人員的保護下,上百萬件文物無一丟失,無一損毀,堪稱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蹟。這位老先生曾經公開表示沒見過馮玉祥偷盜故宮文物。

溥儀值不值得同情?

反觀溥儀,在故宮時每年月月所用四百萬元都不夠他的開支,自己監守自盜販賣文物;逃離故宮時更是帶走了數十箱故宮文物,並變賣給英法等國家來維持自己所謂皇室的尊嚴,導致大量故宮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包括《步輦圖》和《閬苑女仙圖卷》等國寶級文物;這些在他的回憶錄《我的前半生》中均有記載。

趕溥儀出紫禁城,遭日本公使痛斥“言而無信”,馮玉祥是對是錯?

圖注:戰犯席上的溥儀

1925年,溥儀溥儀移居天津租界後,經常和清朝遺老遺少以及在政治上失利的段祺瑞、吳佩孚等人往來,謀劃“復號還宮”,準備發動軍變再次復辟。同時積極結交日、美、英、法等國大使,希望藉助帝國主義的力量復辟清王朝。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為了當“偽滿洲國”皇帝,在孫殿英挖清祖墳後,溥儀更是藉此機會,承認日本皇室供奉的“天照大神”為祖先。

“我不管日本人在東北殺多少人,運走多少糧食和煤,只要不讓我當大清的皇帝我就不會心甘。”——溥儀《我的前半生》

就這樣的人,馮玉祥沒有殺他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僅僅是趕出北京城又能算什麼?

總評

馮玉祥將溥儀趕出北京城,其實政治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因為當時的清皇朝也只剩下這點面子了,但這個面子也能看出北洋政府的軟弱與妥協。

趕溥儀出紫禁城,遭日本公使痛斥“言而無信”,馮玉祥是對是錯?

圖注:滿清權貴的享樂代表圓明園

每年耗費大量的政府開支來養一幫奴役了中國270年的貴族。這些貴族們還不安分,一心想著恢復祖上的“榮光”。絲毫沒有顧及4萬萬中華人民的感受,這樣的獨夫,怎麼處理都不過分。馮玉祥趕走溥儀,正是將這最後的面子敲了個粉碎。

至於說馮玉祥趕走溥儀,溥儀才投靠日本的說法。你認為不趕走溥儀他就不會投靠日本了?

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是“袁史”,切勿受騙

參考:愛新覺羅·溥儀《我的前半生》、馮玉祥《我的生活》、《清室優待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