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拉上蒙牛開了“可牛了”,抱團取暖的兩大巨頭能有戲嗎?

最近一段時間,一個有味道的新聞開始在各大媒體傳播,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可口可樂的集團和蒙牛集團合作成立了一家有碳酸味的牛奶公司”可牛了乳製品有限公司”(簡稱:“可牛了乳製品”),被網友戲稱“可牛了”。由於這一詼諧而又幽默的名字出現,“可牛了”一下子就衝上了網絡熱搜。為啥碳酸飲料之王可口可樂會牽手中國牛奶巨頭蒙牛,這兩大巨頭的抱團取暖究竟想幹啥?


可口可樂拉上蒙牛開了“可牛了”,抱團取暖的兩大巨頭能有戲嗎?


一、可口可樂拉上蒙牛

可口可樂和蒙牛成立合資公司有了最新進展,合資公司“可牛了乳製品有限公司”已經被註冊成立。天眼查APP顯示,可牛了乳製品有限公司成立日期為10月28日,註冊資本6685.94萬美元,註冊地在安徽蚌埠市五河經濟開發區,經營範圍為生產、銷售和營銷低溫奶產品。

“可牛了”公司法人、董事長為VENKATA VAMSI MOHAN THATI,羅彥擔任董事兼總經理。董事名單中,還有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Edward Frederick Burger 和TIMOTHY PETER DOELMAN。


可口可樂拉上蒙牛開了“可牛了”,抱團取暖的兩大巨頭能有戲嗎?


其中,合資公司董事長VAMSI MOHAN THATI為可口可樂大中華區運營事業部總裁,總經理羅彥則是分管蒙牛鮮奶事業部的蒙牛集團副總裁。公開資料顯示,羅彥於2017年11月加入蒙牛集團,擔任蒙牛集團新業務群的副總裁,分管鮮奶事業部、植樸磨坊(中國)有限公司及蒙牛海外事業部,直接向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彙報。

今年8月,五河縣人民政府在其官方微博上曾發佈過該合資公司的更多細節。上述微博賬號發佈信息稱,可口可樂與蒙牛集團合資高端成品低溫奶項目固定資產總投資21億元,分四期投資,其中一期投資5億元,計劃2021年三季度正式投產銷售,為全國的消費者帶來全新的低溫奶品牌。


可口可樂拉上蒙牛開了“可牛了”,抱團取暖的兩大巨頭能有戲嗎?


可口可樂此前在中國並未涉足乳製品行業,但它在乳製品領域並非白紙一張。2012年可口可樂曾與乳製品公司Select Milk Producers成立一個合資公司,並在美國推出牛奶品牌Fairlife。可口可樂稱這次合作為開發“營養豐富的高品質乳製品飲料”的良機。該品牌目前銷售一系列以乳製品為基礎的飲料產品,如高蛋白奶昔、體能恢復飲料和超濾乳製品等。到今年1月,可口可樂從Select Milk Producers手上收購了Fairlife剩餘的57.5%股份。

但是,作為第一次在中國開始生產牛奶飲品,可口可樂牽手蒙牛到底做什麼?


可口可樂拉上蒙牛開了“可牛了”,抱團取暖的兩大巨頭能有戲嗎?


二、可口可樂牽手蒙牛能有戲嗎?

說實在,網上在討論“可牛了”之所以會成立,總會離不開中國農產品巨頭中糧集團,網上普遍認為中糧集團作為中國最有名的農產品巨頭,一方面是中糧可口可樂是中國區唯一一家中方控股的可口可樂裝瓶集團,另一方面中糧集團又是蒙牛的大股東,在中糧的撮合之下,可牛了才會應運而生,不過可牛了到底如何產生的這個問題相信大多數人也都是為了一個好奇心而已,深層次需要考慮的問題是:為什麼要建可牛了?兩大巨頭的抱團取暖到底有什麼用?

首先,為什麼要建可牛了?中國有一句老話,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可牛了之所以會產生,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雙方抱團取暖的結果,這深層的原因則是兩大巨頭面臨的巨大的市場壓力:


可口可樂拉上蒙牛開了“可牛了”,抱團取暖的兩大巨頭能有戲嗎?


我們先看可口可樂集團,作為全球最有名的碳酸飲料巨頭,可口可樂最近的日子可謂是過的相當悽慘,受到疫情影響,整個可口可樂都面臨著巨大的市場壓力,最近兩則消息最說明問題,8月28日,可口可樂公司發佈公告稱,裁員將採取自願和非自願相結合的形式。首先,公司會向美國、加拿大和波多黎各的4000名員工提供買斷方案,然後在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類似的自願離職計劃。可口可樂公司表示,買斷的方案將減少非自願裁員的人數。美國媒體CNN報道,雖然可口可樂沒有透露一共會涉及多少人員被裁減,但表示全球遣散費在3.5億至5.5億美元之間。截至2019年12月31日,可口可樂共擁有8.62萬名員工,其中1.01萬名位於美國。另一則消息則是,7月21日,可口可樂公司發佈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營收71.50億美元,同比下降28%;經營利潤率27.7%,前一年為29.9%;經營利潤19.81億美元;每股收益為0.41美元;淨現金流(非通用會計準則)為23億美元;全球單箱數量下降了16%。業績銷量大降,裁員脫困,再加上這些年來傳統碳酸飲料因為不夠健康的市場佔有率下滑,在這樣的情況下,可口可樂的面臨著巨大的市場壓力,作為中國這個目前來看恢復速度最快的龐大市場,可口可樂有動力在中國尋求新的突破從而降低自己的業務壓力。

再來看蒙牛集團,2020年上半年,營收超百億的乳企有3家。其中,伊利以473.44億元列各家之首,穩壓營收375.33億元的蒙牛。光明乳業則以121.46億元排在第三。而這三家乳企中,只有蒙牛出現了負增長。在這樣的情況下,蒙牛也想快速打破局面。


可口可樂拉上蒙牛開了“可牛了”,抱團取暖的兩大巨頭能有戲嗎?


面對著雙方的共同訴求,可口可樂與蒙牛在中糧集團的撮合之下一拍即合成立了可牛了也就顯得非常正常,其實是兩大巨頭抱團取暖的重要成果,是雙方為了突破自己當前困局的舉動。

其次,成立可牛了能有戲嗎?說實在從可牛了的市場角度出發,這個公司的成立還是有一定的市場價值的:

一是低溫奶的確是當前最具市場競爭力的一個賽道。2019年,中國乳製品消費市場規模達到4196.3億元,2010-2019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8.6%,至2024年,我國乳製品市場消費規模或將突破5500億元。但是在這個賽道之上,蒙牛、伊利這兩大巨頭大部分時候做的都是常溫奶,就是高溫閃蒸法制作的牛奶,而在低溫奶市場上長期被光明、三元和新希望等三巨頭把持,相比於常溫奶,低溫奶的毛利率高於常溫奶10%-20%,並且由於低溫奶保存更多的新鮮元素,從而導致了低溫奶的市場增長速度也超過常溫奶,這也是為什麼低溫奶能夠成為市場追逐的焦點,也是蒙牛為什麼還要引入海外巨頭與自己一起做的原因。

二是低溫奶的技術上創新更多。我們看到這次可牛了主要做的是高端低溫奶,這和我們一般所喝到的傳統低溫奶還不同,傳統低溫奶採用的是巴氏殺毒法的70-80度的低溫殺菌,而是採取最新科研技術:膜過濾。這種工藝在確保牛奶活性營養方面,將不再是“盡最大程度”,而是基本完全保留。在這樣的情況下,蒙牛引入可口可樂無疑也是為了在技術上能夠進一步領先市場其他競爭對手。


可口可樂拉上蒙牛開了“可牛了”,抱團取暖的兩大巨頭能有戲嗎?


三是兩者都是炒作題材的高手。這些年無論是可口可樂還是蒙牛都在各種文娛節目,體育賽事等等領域有著眾多的創新,甚至於雙方起了這個名字“可牛了”都可以看做是題材的炒作,這種奇怪名字的做法,無疑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吸引最大的市場關注度,從而在產品還沒上市之前就獲得足夠的市場影響力。

不過,從整體上來說,蒙牛和可口可樂的合作只能說剛剛起步,雙方的“可牛了”雖然已經在影響力上旗開得勝,但是到底能夠有多大的市場效果還需要最終產品來說話,不過既然可口可樂都已經拉上蒙牛了,網友們就已經在喊百事可樂和伊利是不是也該出來考慮考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