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會喝好酒的人,氣質都不會太差

聽說,會喝好酒的人,氣質都不會太差

喜歡喝好酒的人,嘴刁,一般的酒看不上眼;挑剔,那麼多種酒,非要喝自己認定的酒;事多,喝個酒要各種繁瑣的儀式。這一系列舉措,在外行人看來,繁瑣且挑三揀四,但對喝酒的人來說,他們有自己的品位。


聽說,會喝好酒的人,氣質都不會太差


著名作家林清玄曾說過:“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和讀過的書”。同樣,你喝過的每一杯酒,也都將融進你的氣質裡。


越是好酒,也就越能薰染一個人的氣質。


林清玄:月光下的一壺酒


林清玄先生愛酒,更懂酒。他覺得真正的好酒,是把月光裝在酒壺裡,用文火一起溫喝……俏皮可愛,天真浪漫。


在喝酒的喝法上,林清玄先生也有一套哲學:

準備許多下酒菜,喝得杯盤狼藉是下乘的喝法;幾粒花生米和盤豆腐乾,和三五好友天南地北是中乘的喝法;一個人獨斟自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上乘的喝法。

連喝酒的快樂,林先生都能拆解成幾層,可見沒少喝好酒。

經常與好酒待在一起,使得林清玄身上有股“打不倒的氣質”,30歲前就已經得遍了臺灣所有文學大獎,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聽說,會喝好酒的人,氣質都不會太差


鄧稼先:是喜是愁,總有好酒相伴


“兩彈元勳”鄧稼先喜歡喝酒,尤其愛喝好酒。是喜是愁,總有好酒和他相伴。

在聚餐或下館子時,只要不影響工作,都會喝上比較好的白酒二兩,一般不過量。


“帶酒來”也成了當時鄧稼先與其他科學家交流的暗語,預示著科研有了新的成果。在那個時候,喝上一杯好酒,是他們辛勞之後的甘露。


楊振寧曾回憶:“鄧稼先是一個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談話幾分鐘,就看出他的真誠和平實。他沒有小心眼兒,一生喜歡‘純’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認識的知識分子當中,包括中國人和外國人,他是最有中國農民的樸實氣質的人。”


聽說,會喝好酒的人,氣質都不會太差


馮唐:一杯好酒是成為女神的捷徑


關於姑娘喝酒,作家馮唐在其作品中說,所有的飲酒過程中,姑娘能呈現比完全清醒狀態下多很多的真實,比完全清醒狀態更像樹花、孩子、食草動物,真實地隨風開放、隨風搖曳、隨風香百步。


所有的酒裡面,一定是品質好的酒最雅趣,最能討姑娘們的歡心。幾杯酒後,姑娘們那種微醺後更加真實的眼神、更加柔軟的心、放開了擰巴、打開了話匣,變成女神。

下次又有當女神的衝動時,抓個有趣的人說:咱們去喝一杯好酒吧!


聽說,會喝好酒的人,氣質都不會太差


聽說,會喝好酒的人,氣質都不會太差


其實,一杯好酒的意義,實在不僅僅是為飲者達成某一種目的,它更基礎且具有內涵的是無懈可擊的品質。

當然,釀酒工匠的品位也藏在酒裡。


他們經歷了原料甄選、制曲、摘酒、窖藏等重重工序,每一道工序的良苦用心,都能夠體現在一杯好酒中,也都能夠被愛酒之人“識破”,品之,贊之,好酒!


喝過好酒,才懂得如何喝好酒。而你喝過的每一杯好酒,也終將融入你的氣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