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支教故事 | 劉博遠: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前言

一年前,清華大學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的22名志願者收拾行囊,開始了一年的支教時光。一年來,他們分別在青海、西藏、湖南、陝西、雲南的三尺講臺之上,播撒知識與希望,實現青春與理想。支教一年,自教一生,真實的支教生活到底是怎麼樣的,志願者們又有什麼感悟想跟大家分享呢?水木紀事將會陸續發佈系列文章,講述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志願者們支教路上的故事。

在清華大學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中期彙報會上見到劉博遠學長,學長髮言時邏輯清晰,語氣中飽含著一種久對學生的溫柔感,讓人倍感親切。由於疫情的原因,我們無法直接到青海和學長學姐們面對面交流。通過線上會議的方式,我們和劉博遠學長聊起了他加入支教團的初心,以及他在這一年支教的所見所感。


人物介紹

劉博遠

本科就讀於土木工程系,碩士將在社科學院攻讀教育社會學方向研究生。本科期間曾任SAEPA(教育扶貧公益協會)副會長,參與支教20餘次,獲評清華大學優秀團員、年度公益個人、五星級志願者等稱號。

清華支教故事 | 劉博遠: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談起為什麼加入研究生支教團,劉博遠說起了自己與支教、公益結緣的歷程。大一、大二剛來到清華時,他就參加了很多短期支教,通常是一個下午或者一個週末。他跟隨SAEPA去農民工子弟小學支教的時候,第一次切身地感知到戶籍政策、教育水平等問題對孩子們的巨大影響。這一切讓他很受觸動,他也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內心渴望幫助他們,想為他們做些什麼的想法。這也成為了劉博遠選擇從土木專業轉到社會學方向讀研的原因之一。

劉博遠說:“本科期間參與的支教總體而言實踐較短,我也想參加更為長期的支教。一方面希望能通過支教改變一部分學生,給社會做一份‘輸出’,帶給社會一份貢獻;另一方面則希望探索自己在教育系統中真正能發揮的作用,多一些沉澱,為之後社會學研究工作做積累。”

清華支教故事 | 劉博遠: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2016年12月劉博遠在河北支教

來青海支教之前,劉博遠十分憧憬,心中滿懷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他設想自己能在支教地做很多事情,想要大幹一場。

剛到湟中一中,劉博遠經歷了一段不適期。當地學校並不會特殊對待來支教的老師,更多是把他們當做普通教師,為學校貢獻師資力量。同時,劉博遠需要適應來自教學的壓力和需要,複雜繁重的團學工作也佔據了他相當一部分的時間。他感覺到短期支教和長期支教最大的區別在於“自我定位”的差異:之前的短期支教,他是一位調劑當地學生學習生活的大哥哥;來到湟中之後,他對自己的定位則是一名以教學為本的老師

清華支教故事 | 劉博遠: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劉博遠在宿舍備課

每一屆支教團的隊員都會遇到類似的壓力和困境,但他們最後都找到了自己支教的節奏,劉博遠也是如此。在儘快適應支教生活節奏之後,他觀察當地教學中的痛點和需求,選擇利用自己最大的優勢——理念和資源,開始踐行自己之前的想法,努力為當地帶去良性的改變。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他在湟中一中做的一次嘗試。像很多縣級中學一樣,湟中一中配有心理諮詢室和心理老師,但由於師資和教學時間限制,整體開展情況尚需完善。

劉博遠通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開展心理健康講座發現:由於留守兒童和家庭溝通不暢等問題,當地部分學生存在相當高同質性的心理問題。針對這一現象,劉博遠開展了系列心理健康輔導工作。同時,當地教育局近年來也越來越重視學生心理教育,他也參與到了教育局的相關課題中去,包括編寫地方心理教材等。

清華支教故事 | 劉博遠: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2018年劉博遠在河北的暑期夏令營(右二)

第一次系統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劉博遠遇到了諸多困難。為了進一步學習心理學知識和提升自己的實際工作能力,他閱讀了許多相關書籍,努力做到專業和共情;針對當地部分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需要給家長和老師做相關科普和培訓,讓他們提高重視;在學校方面,他認為雖然心理諮詢室的長期投入,會給學校心理老師和負責運營的同學帶來不小壓力,但這是一件值得堅持下去的、有意義的事情。

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一定有我。劉博遠對當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滿懷期望,他說:“雖然運營需要克服的阻力較大,但總算也是開了頭,希望之後‘接班’的人能越做越好。”

清華支教故事 | 劉博遠: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2019年12月劉博遠為湟中一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講座

除此之外,劉博遠編寫了一本“答疑解惑”的書,在清華校內SAEPA社團和校外NGO組織中招募志願者,針對中學生容易遇到的、比較具有普遍性的心理問題進行解答;他還

從土木專業的視角看到了當地教學樓等建築安全問題,對此做了應急情況下的疏散仿真分析,並聯系清華土木系的老師和青海校友會,提出對教學樓改造或將學生進行分流的建議,獲得了校長的大力支持;另外,劉博遠在高二嘗試分層教學試驗,對文科尖子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培優工作;寒暑假期間,他還聯繫了清華社團來當地進行社會實踐調研。

某種意義上,這一年對於劉博遠來說“育己大於育人”。通過和自己的相處,少了一些年少輕狂,多了一點成熟穩重,劉博遠說:“自己的道路自己一步一步走,是最真實的感受;來之前多做一些規劃,別渾渾噩噩地讓一年過去。

清華支教故事 | 劉博遠: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21屆研支團青海湟中分隊合影

在劉博遠畢業時,一位老師給他說過一句話,他也在訪談的最後送給了馬上要去支教地的我們:未來的路上,大家一定會面臨很多的抉擇,抉擇時要想想10年,20年,50年,500年。

1998年,清華大學響應團中央、教育部號召,組建了研究生支教團。二十二年來,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薪火相傳,366名志願者前往西藏、青海、甘肅、寧夏、山西、河南、河北、湖南、陝西、雲南等地區接力教育扶貧,為中西部地區發展貢獻了青春力量,更在服務與奉獻中瞭解了國情民情,明確了成才報國的人生志向。截至目前,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累計服務時長超過80萬小時,教授學生超過2萬人。


供稿: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