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做自媒體,為什麼大家的收益差距這麼大?

“做了40多天自媒體,一共賺了250塊,我還要不要堅持?”

這是凱哥昨天收到的一條私信。

相信有很多剛從事自媒體的同學,都有這樣的困惑:同樣是做自媒體,看有的人每天幾百塊、上千塊的廣告收入,而我的收益為什麼這麼差呢?

同樣是做自媒體,為什麼大家的收益差距這麼大?

其實最直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新人,對平臺推薦規則不熟悉,導致內容閱讀量/播放量較低。

自媒體平臺最大的特性就是內容分發,平臺算法會把內容分發給對此內容感興趣的用戶,然後根據用戶的閱讀或播放指標,然後推送給更多的用戶。

這就需要自媒體作者在標題、內容或者標籤中,多多體現自己的領域或人群關鍵詞;需要寫一個相對比較吸睛的標題,吸引用戶點擊;同樣需要能夠吸引用戶點擊的封面。

自媒體新人正是對這些基本的平臺機制不熟悉發佈內容的推薦量,閱讀量偏低,從而影響收益(在賬號狀態正常的情況下閱讀量越高,收益越多)

2,內容質量較低或比較雜亂,導致用戶的粘性很低。

由於在前期對自己的內容定位不明確,很容易導致內容比較混亂。很常見的,就是發佈幾天以後發現這個內容不太適合自己做,然後就修改名字,頭像,重新發布新的領域內容。

這樣的話會導致老用戶的流失,之前閱讀過你內容的人很可能不知道你是誰,這樣也會導致內容的閱讀完成率降低,從而影響推薦量,影響收益,影響廣告單價。

同樣是做自媒體,為什麼大家的收益差距這麼大?

為什麼同樣的閱讀/播放量,廣告收益差距很大呢?

影響平臺廣告收益的因素:

1,發文情況:內容質量、是否原創;

2,內容消費情況:內容閱讀量、粉絲閱讀量、內容消費時長等;

3,受眾不同,廣告收益也不同,如喜歡金融的用戶和喜歡情感娛樂的用戶,廣告價值是有很大差距的,進而給自媒體作者帶來的廣告收益也是有很大差異的。

同樣是做自媒體,為什麼大家的收益差距這麼大?

千次閱讀播放的單價一般是多少?

一般來說,通過自媒體平臺發佈內容,並且在投放平臺廣告收益的情況下,千次的閱讀量/播放量在1塊~10多塊不等

如果說你的賬號單價低於或者高於這個區間,則說明你的賬號內容質量比較差或者非常優質。

自媒體趨勢是什麼?

現在凱哥會遇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經常有人給我反饋,為什麼他發佈的內容,20萬播放量和一個2萬的播放量的收益差不多。

這就是凱哥在上文講到的很多因素影響導致的結果,不同的內容,用戶屬性和消費的時長不同,導致收益的結果就會有天壤之別。極有可能會出現10萬的閱讀量,不如1萬閱讀量的收益高。

所以,做自媒體,不單單是要追求爆款內容量,更重要的是深挖目標用戶的興趣,最大限度的增加他們的粘性,增加用戶對自己內容的消費時長,去打造屬於自己特色的IP賬號。

同樣是做自媒體,為什麼大家的收益差距這麼大?

最近某知名自媒體平臺召開的一個大會中,提出了一個尋找優質行家的概念。

也就是說自媒體平臺現在歡迎和鼓勵在一些行業有積累的行家來入駐,並來分享他們的行業經驗。平臺會幫他們提供更方便的服務和變現方式,幫助他們通過自媒體賺更多的錢。

如果你在某些行業有一定的積累,或者在這個行業有一些趣事可以和大家分享,那麼現在開始做自媒體是非常有優勢的。

但如果你從來沒有做自媒體的經驗,也缺少行業的積累,那如果想通過自媒體賺錢,就必須要有學習的能力、一定要有自身的價值,至少你也要努力成為某一個小領域的專家!

同樣是做自媒體,為什麼大家的收益差距這麼大?

以上就是凱哥關於”為什麼自媒體收益差距很大原因"的分享,這個自媒體收益僅僅指的平臺補貼的廣告收益,也就是自媒體收益中門檻特別低的最入門最基礎的一個變現方式,如果再加上自媒體的一些其他變現方式,如知識付費和電商變現,不同自媒體人的收入差距將會拉得更大了。

認知決定收入。

對自媒體變現理解的深度,決定了未來你能在自媒體的成就。

如果想長期深耕自媒體,打造個人品牌的話,凱哥推薦下面這兩類變現模式:

1,自媒體知識付費的變現,比如,專欄、圈子;

2,自媒體電商的變現,自己開店銷售產品或者幫別人分銷賺佣金。

關於這些更高級的自媒體變現方式,新手可能會感覺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因為這些需要有一定的商業思維才能更好的運作。關注凱哥自媒體,未來會持續分享。

我是凱哥自媒體,分享最接地氣的自媒體實戰乾貨。專注自媒體創業、營銷、變現等各類乾貨分享。關注我,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