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全:房地產行業一半是金融,一半是實體經濟

土地是財富之母,也是社會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房地產行業是經濟增長的支柱性產業,也是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同時關係著國計民生。劉全認為,房地產行業在推進城市化、經濟增長、民生改善等方面貢獻顯著。城市人口數量、土地價格、金融政策和銀行信貸政策等是影響房價高低的主要因素。房地產行業一面是金融產業,一方面是實體經濟。因此,穩定房價和穩定金融市場就顯得尤為重要。

劉全:房地產行業一半是金融,一半是實體經濟

全國五大銀行發佈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五大行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總額17.5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其中,工商銀行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在個人貸款中佔比80.9%;農業銀行、郵儲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分別為77.2%、61.8%、35.3%、21.4%。劉全認為,全國80%以上購房者是利用銀行按揭貸款買房子,銀行信貸政策直接影響房地產市場銷售。全國房價高企30多年,金融信貸政策是支撐高房價的前提條件。

劉全:房地產行業一半是金融,一半是實體經濟

2020年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8.07萬億元,其中,住戶儲蓄存款增加6.47萬億元;至3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200.99萬億元,同比增長9.3%。劉全認為,全國房價高企,致使社會貧富差距擴大。富人房子多的沒人住,而中低收入購房者為買房子需要透支數十年財富。住戶儲蓄存款餘額和增量大幅增長,與房地產市場行情密切相關。一季度全國房地產市場銷售大幅下降,導致住戶銀行儲蓄大幅增加。可見房地產市場購買力依然旺盛。

劉全:房地產行業一半是金融,一半是實體經濟

統計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房地產及上下游行業增加值佔GDP的27.3%。劉全認為,房地產行業是國民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長期無法改變,維護房價平穩上漲已經別無選擇。房地產市場自住需求、投資炒房和貨幣超發等因素疊加影響,促進房價大幅上漲,並推高社會實體產業運營成本。購房者的財富也會隨著房價上漲而增加,如果居民槓桿率使用過高,為買房子需要佔用大量資金,對社會消費將產生一定擠出效應。75%以上的社會財富投在房地產市場上,致使社會消費力不足逐漸顯現。

作者:劉全

創作:2020.4.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