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行業的大“冰河時代”,究竟為何如此?到底誰的錯?

曾幾何時,坐擁幾套房產的都不如手握幾套商鋪的,有著一鋪養三代的說法。而現在二三線房地產市場各大樓盤的商鋪銷售程度並沒有那麼火熱了,開發商頻繁推出各類的營銷活動都未必能達到其滿意的效果。這些又是什麼問題導致的?

實體行業的大“冰河時代”,究竟為何如此?到底誰的錯?

首先我們剖析一下商鋪投資的直接經濟收益,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兩種:

1. 業主本身從事實體經濟,需要擴大自己產品輻射範圍,佔領本地市場而增設的門店需要。此類老闆財大氣粗,不光店裡的東西是我的,就是這家店都是我的。

2. 業主有閒錢,想找一穩妥的投資方式,無疑首選就是商鋪投資,他的錢變成了不動產,出租給別人長期收租,租金抵月供。

最火熱的時候是有類似炒房一樣專門炒商鋪的模式。

實體行業的大“冰河時代”,究竟為何如此?到底誰的錯?

回到正題,“冰河時代”是什麼導致的?

細心的你們可以發現如今大量的商鋪關門歇業,導致店鋪難以承租出去,甚至是所謂的黃金地段都面臨一樣的困境。這裡面多數原因是互聯網經濟發展電商帶來的衝擊,實體經濟的蕭條導致。

就以餐飲業來說,餐飲業現在的門檻很低,低到爛大街的那種地步,以前自己沒兩把刷子都不敢支個灶來做生意,現在是不管什麼人有錢加盟就能開店,統一用公司的料,公司的操作手法,做出的味道永遠是一樣的東西。看街頭別人開了一家生意很好,街尾咱再搞兩家,結果三家都沒撐過半年。服裝,五金,餐飲這些都是被電商衝擊最嚴重的行業,而恰恰這也是以前最好做的行業,直到現在還有人源源不斷的扎身其中,殊不知並沒有那麼夠的回報率。好地段的商家尚可勉強維持,那些地段不好的就真是撐不了多久,一個月的利潤都用來交租了,還不如自己打份工掙得多。

實體行業的大“冰河時代”,究竟為何如此?到底誰的錯?

綜上所述,商鋪是不是沒有投資的必要,投資要結合市場發展,哪些地方可以投資,心裡要有明確的認識。

隨著現在城市規模的擴大,各地都在加緊建設新城區。新城區的高端住宅小區與新的GBD核心區域的商鋪仍然是有很大的投資空間的,畢竟消費群體解決一切問題。高端住宅小區住戶的消費觀念是緊跟著時代的,隨著現在越來越強調社群營銷這個概念,很多的商戶把目光從繁華的步行街,各類大型市場周邊聚集到了這些整體商業環境尚未完善的新城區樓盤,就是把電商與實體經濟完美結合。

這種類型的商鋪首先要選擇在小區各個出入口位置或者要臨近主要交通道路,講究寧缺毋濫的原則。而新GBD核心區域可以放心的投資,因為忙碌的工作時間已經不允許消費者能跑很遠的地方去消費,有需要就在附近周邊解決了,而且這類商鋪未來潛力巨大。

實體行業的大“冰河時代”,究竟為何如此?到底誰的錯?

這一切都源自快速的生活節奏與生活壓力,現在人們都是公司與家兩點一線的生活,白天需要什麼就在工作單位附近購買消費,晚上下班回家就在小區周邊解決生活所需。高額的房貸車貸已經不足以支撐其他消費。有經驗的商家會著重選擇這兩塊區域佈局,而不是盲目的跟風。

實體行業的大“冰河時代”,究竟為何如此?到底誰的錯?

這裡面涉及實體經濟與房產投資兩個概念,兩者相輔相成。受篇幅限制沒能闡述詳細,兩個單獨拿一個出來都能講很久,目前為止商戶營業情況都是良好,有現實案例所以在這裡分享一下大致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