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激發人的黑暗面——屠城:人性的淪喪

引言

翻開歷史書,我們會發現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其實一直都在發生戰爭,可以說中國歷史其實就是一部戰爭史,那有戰爭就一定會伴隨著殺戮,有首古詩曾寫過: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所謂的萬骨枯其實並不是單指那些參加戰爭的士兵,因為在戰爭過程當中,士兵死亡的人數遠遠沒有無辜的平民百姓死亡人數多,兵災戰劫向來都是平民百姓最大的苦難,作為將領能夠做到不濫殺無辜那是極少的,在那種環境下,屠城就成了戰爭中一種不可缺少的軍事手段。

戰爭激發人的黑暗面——屠城:人性的淪喪

一、屠城行為自古便有,近代戰爭中才有所減弱

我們大多數人的意識裡邊,將領攻陷一個地方,然後把這地方人都給殺光了就是屠城,屠城在我們內心覺得都是些喪心病狂的人才能幹出來的事,要麼是殘暴的將領,精神有問題,心態上是殺人狂,要麼是將領在帶頭髮洩,覺得士兵挺長時間未打勝仗,攻下一個城之後軍隊的精神都到了一個要崩潰的邊緣,通過屠城反而可以把不正常的心理發洩出去,但不論何種原因,總之在我們心目中屠城就等於沒人性而且罪大惡疾,正常人是不可能幹出那種事的。

但是有時候屠城不是大家想的那樣簡單,因為在中國古代屠城是家常便飯的事,所謂的優待俘虜,甚至把俘虜的生命當回事,那是在近代《日內瓦公約》建立以後才形成一種新的人道主義思想,在古代屠城非但不是某個人任性,或者某一支軍隊的瘋狂行為,反而是一種極端理性的體現,每一次屠城都帶有很強的目的性。

戰爭激發人的黑暗面——屠城:人性的淪喪

二、後勤若不足,可以靠屠城來補充

屠城的目的是為了錢,打仗就是打錢,一個穩定的後勤是一場戰爭最基本的保障,如果士兵連飯都吃不飽,你再多的精良武器,再多的人都沒有用,加上在戰場上是風雲莫測的,有時候戰機稍縱即逝,不是所有戰爭都給你充足的時間去準備糧草,所以在這種客觀因素的制約下,打一些快速的閃電戰就是最佳選擇,於是在求速心理的驅動下,屠城便成為一種非常有效的,可短時間之內獲取補給的一種方式,靠掠奪對方的物資來養活和壯大自己,而且屠殺帶來的威懾力會使將領下次的掠奪變得更加快速,更加方便。

戰爭激發人的黑暗面——屠城:人性的淪喪

例如在清朝康熙年間,康熙在平定三藩的時候,以平西王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在知道康熙有削藩的意圖之後,已經暗中做準備了,像吳三桂就在湖南沿江佈置好了防禦工事,準備要跟朝廷對抗,如果這時候康熙不出兵,等吳三桂把所有事情準備好了,康熙可能再也沒有機會打贏了,所以當時的情形要求康熙必須馬上出兵去對付吳三桂,但是首先康熙要解決的就是在陝甘一帶跟吳三桂互相呼應的陝甘總督王輔臣,但問題卻很棘手,這時候朝廷又沒人又沒錢,因為有些重兵得調到跟吳三桂對峙的前線,如果這邊康熙集中兵力打西北的王輔臣,吳三桂要是趁機北上的話,戰爭的結局走向就很難說了,而且此時軍餉也成了大問題。

好在康熙這時候大膽重用了漢將周培公作為統帥去攻打王輔臣,周培公帶領著軍隊就和從土匪一樣,在打王輔臣的的路上,對於路過的城市實行瘋狂的掠奪,這種肆無忌憚的掠奪過程當中,屠城就成了再所難免的軍事行動,當時很多官員也都彈劾過周培公屠城,但最後都被康熙搪塞過去了,因為康熙明白自己給不出軍餉,要想打勝仗,就得放任軍隊屠城去掠奪老百姓,所以屠城的重要目的是掠奪戰略物資,用來補充後勤,以戰養戰,只要是想打仗但是沒錢那就得屠城。

戰爭激發人的黑暗面——屠城:人性的淪喪

三、屠城帶來的影響力,有時可以事半功倍

在技戰術層面,屠城還會起到心理戰的作用,自古以來帶兵打仗都講究未戰先謀,想要打贏一場戰鬥,在戰術和心理上的博弈很重要,關於戰爭最被推崇的,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方式就是孫子兵法裡寫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就是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就解決了戰鬥,那是最好的,可是怎麼才能夠讓敵人主動投降呢?靠的不是小說裡的說客過去給人講大道理就能做到,相比那種靠語言的說服和所謂的仁義道德來講,軍隊在外的這個名聲要是很兇惡,那起的作用特別大,兩軍還沒開打,敵人就已經畏懼三分,這時候再過去招降,只要不是特別忠心耿耿和誓死如歸的將領,一般都會選擇投降。

戰爭激發人的黑暗面——屠城:人性的淪喪

例如史書《三國志》裡邊記載的一個案例很明確,荊州的劉表算是勢力很強大的一方諸侯,一般的對手都不敢輕易去惹他,曾經號稱江東之虎的孫堅,討伐董卓的時候他都是主力,那麼厲害的人物率軍去攻打荊州,跟劉表對戰,不僅沒撼動荊州,自己還被劉表給弄死了,所以可見荊州的人力物力財力都很強,可劉表一死,曹操率軍南下的時候卻沒有費什麼力,因為劉表的兒子劉琮帶人主動投降了曹操,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就是害怕曹操。

因為曹操在這之前呢,已經幹過兩次屠城的事了,當時可以說是天下聞名,第一次是打徐州,當時的背景是曹操他爸爸在徐州被人殺了,曹操藉著為父報仇的名義去攻打徐州,打下徐州之後便下令屠城,把徐州的老百姓都給殺了,第二次是跟袁紹打的,袁紹戰敗了就帶著自己的幾個親兵跑了,把將近8萬百姓和殘兵留給曹操處置,曹操又一次大手一揮開始屠城,半天功夫就把八萬多人都給殺了,所以曹操這兇惡的名聲就被人傳出去了。

曹操率軍到達荊州時,劉琮就跟自個兒舅舅蔡瑁在一塊兒商量要不要出城迎戰,曹操遠道而來,對地形地貌也不是特別熟悉,和他確實可以掰掰手腕,但是沒信心一定能打贏曹操,要是萬一沒打過該如何是好啊,按照曹操的脾氣肯定又是格殺勿論,雞犬不留,倒不如咱別擔著那種風險,咱們乾脆就別和曹操打,直接投降得了,那樣起碼還能保住自己的小命,頂多就是手裡權力沒現在的大,拿權力跟性命之間進行一個衡量,肯定還是保命更重要,於是劉琮決定不冒險了。

就這樣曹操靠著前兩次屠城在荊州人的心理樹立了惡名,並通過心理博弈佔盡的上風,幾乎沒怎麼費力,就拿下了別人千辛萬苦費勁都不一定能奪去了的荊州,所以屠城可以給敵方施加心理壓力,在心理上佔據優勢,為以後的戰爭做鋪墊,自己也可以減少損失,前期表現的越兇狠殘忍,後期很可能就能輕鬆解決戰鬥,可以說屠城也是一種心理威懾的高明戰術。

戰爭激發人的黑暗面——屠城:人性的淪喪

四、總結

屠城的行為表面上看是感性和衝動的行為,其實背後都是經過將領們深思熟慮之後才做出的理性行為,這在古代一直都是可以被理解的,因為古代的生產力落後,在有限的資源面前,不可能人人都過上像今天一樣的豐衣足食的生活,於是人口越少,剩下的人就能過的好一點,也就造成了人命非常廉價,但是工業革命之後,生產力得到飛躍式的提高和加強,生命的存在也就得到了重視,大家慢慢開始對於屠殺和屠城有了反思,先後就定製了《日內瓦公約》、《聖彼得堡宣言》以及《海牙條約》一類的人道主義條款,那麼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這是自古以來永恆不變的定律,在屠城行為這一點上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參考文獻:

《清史稿》

《三國志》

《孫子兵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