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集體時代生產隊裡的老賬本

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得知,達拉特旗原新民堡公社(今王愛召鎮)新和大隊二偏營子生產隊(文革時曾有一個階段稱新和六隊)老會計楊三維,說他在大集體時代當會計十年間的整套老賬本(現金流水賬、實物流水賬、收入分配賬、費用支出賬、往來賬、公積金賬、公益金賬等所有賬目)還一直完好無損地保存著。因為我40多年前和他是同屬一個生產隊的社員,因此便勾起了我的興趣和關注。近日筆者專程拜見了楊三維和他的老賬本,一下把我拉回到記憶中大集體時代的往事之中。

大集體時代生產隊裡的老賬本

▲老會計楊三維

楊三維當會計從1972年開始一直當到1981年生產隊解散。當時社員們都叫他楊會計。生產隊會計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楊三維初中畢業,算盤打得好,社員們都推選他。

大集體時代生產隊裡的老賬本

那時候算賬都是用算盤。由於長期打算盤,楊三維的手指中指肚尖比其他指肚大些,因為經常打算盤上下撥動,中指肚就起了一塊很大的老繭。

大集體時代生產隊裡的老賬本

楊三維不但業務熟,還是生產隊長的好參謀。在生產隊內部,年終分配主要是平賬,沒有多少現金。就是餘糧戶(即進款戶)收多少錢,都在缺糧戶(即出款戶)頭上,進出數字是平的。而餘糧戶和缺糧戶之間的意見也有分歧。餘糧戶就找隊長說:“我辛辛苦苦幹一年,就這幾個錢,我不能白給缺糧戶。”因而,要求缺糧戶有錢給錢,沒錢出糧食。缺糧戶也找隊長說:“錢我給隊裡,不會欠一分,但我手裡沒有錢。口糧沒了,我咋吃飯?”因而,要求給他一段時間。這雙方說的都有道理。隊長為難了,他把這個難題交給了會計楊三維解決。楊三維動了一番腦筋後,拿出一個折中的方案,雙方各讓一步,缺糧戶先出一半,給錢給糧都行,另一半在一個月之內必須全部兌現。隊長一聽,伸出了大拇指,餘糧戶和缺糧戶也願意接受。

大集體時代生產隊裡的老賬本

楊三維肩上經常挎一個揹包,手裡握一把算盤。社員們說,他的揹包裡裝的是大家的賬。他那把算盤發出節奏感極強的撞擊聲,撒落在村莊裡,撒落在田埂上,撒落在人們耳邊,很是好聽。只要聽到算盤響,社員們就知道是楊會計來了,那也是社員們最熟悉最喜歡的鄉間音樂了。

大集體時代生產隊裡的老賬本

那時候,記賬都用筆寫在本子上,楊三維特別認真,每一筆賬工工整整,寫得清清楚楚。“對待集體的財物不能有半點馬虎。”他經常這樣說。記得有一次,他在做賬時,發現生產隊有一張100多元的賣羊收據沒及時上賬。他心急火燎跑回家,也不和任何人說話,插上門就開始在家裡翻箱倒櫃地找。家裡人當時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他也不讓別人進房門,他找了一個多小時才找到收據,這時從房屋走出來,才告訴家人。

翻開楊三維的所有賬目,字跡醒目,每一筆賬來龍去脈都很清楚。楊三維當會計時,由於兄弟姊妹多,家裡很困難。他經常說:“我們家貧困點沒啥,但絕不能搞歪門邪道,尤其幹會計工作的人,手腳更要乾淨。”生產隊的財物,他從不讓家裡人碰。他常說,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吃飯,不能有別的歪心思。

大集體時代生產隊裡的老賬本

楊三維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當好會計,做好賬表,直到1981年土地承包到戶後,楊三維才卸任會計一職。自此,他在會計這個崗位上勤勤懇懇工作了十年,凡經他手的賬沒有半點差錯,沒有出現任何問題,贏得了廣大社員群眾的一致讚譽。

大集體時代,是一個時代的影子,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為時將近三十年;大集體時代,也是一個時代的烙印,大凡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都在自己腦海裡銘刻著一道時代的印記,證明著經歷了“大集體”的那段歲月,這段歲月讓人一輩子也忘不了。

的確,在筆者一出生時就踏入了“人民公社化”道路,也就是人民公社時期。那時全國農村普遍形成了“公社——大隊——生產隊”的管理模式,一個村子就是一個大生產單位,稱為生產大隊。生產大隊再按照人口、居住區域等劃分出幾個或十幾個不等的生產小隊,像我們所在的新民堡公社的新和大隊,就劃分出了9個生產小隊。我們所在的小隊叫二偏營子生產小隊。生產小隊在大集體時代就屬最小的生產單位。“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即使最小的生產隊,也配備了整齊的班子,有政治隊長、生產隊長、會計、保管員、婦女隊長、民兵排長、記工員等,在有些大的生產隊還配備了副隊長。那時都流傳著一段順口溜:“村看村,戶看戶,社員就看隊幹部。”因而,生產隊長和生產隊會計首先考慮的是人品,即:正直、無私、勤勞。

大集體時代生產隊裡的老賬本

記得大集體時代我們新和大隊的辦公室設立在喇嘛營子東隊,大隊黨支部一套班子就在此辦公。而各個生產小隊如一個個“鳥巢”一樣分佈在全大隊東西南北各個村子的角角落落,一個生產隊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一片土地。在自己的一片天地中,建起了飼養院、倉庫、場院、牛馬羊圈等,這都是每個生產隊必不可少的。建起的飼養院用途很廣,一座土打牆加土坯建的土牆土頂房間,盤起了土炕,用於生產隊開會、辦公、飼養員晚上值班睡覺和社員勞作時歇腳等,還壘起了鍋灶,以備社員中午或晚上加班集體勞動吃飯時用。在飼養院背後的一溜騾、馬、牛圈裡都立了馬樁、牛樁,安了馬槽牛槽,每匹馬每頭牛收工回來都各就各位,在此休息、飲食,飼養院屋裡的牆上一律掛著牲口籠嘴、套繩、套纓、鞭子之類的東西。似乎有了這些,飼養院才能稱得上飼養院。大集體時代的倉庫,是儲存糧食種子、農藥、化肥用的,也是離不了的。生產隊裡的豬圈大都建得很大,養著十幾頭豬,每年到了年首歲尾,殺幾頭豬為常年聞不到肉味的社員解解饞。一圈圈積攢的馬牛羊糞和豬糞掏出來運到田地裡,滋養滋養那些稱為農民的“命根子”的土地。生產隊裡的場院緊挨著飼養院,每年夏天用來儲存、碾打小麥、胡麻,秋天用來堆放碾打玉米、高粱等糜麻五穀。

大集體時代的農村實行的是工分制,也就是集體勞動評工記分,每個社員每天按照生產隊長分派的活,幹完了活,到了晚上,記工員按出工時間或按勞動量給每個勞動力一一記工分,最後逐月累計,交由生產隊會計核算,家家戶戶便可按所得的工分進行分配,分糧、分錢。那時沒有掙錢一說,掙得都是工分。那時同一生產隊裡的社員掙得工分也不一樣,而且不固定,是以集體評議的方式決定每人每天應得多少工分。評議的依據,主要看每人在勞動中的長期表現和現實勞動量,其次,還要看性別、年齡、勞動能力等方面,最後,生產隊長全面衡量,評定下每個社員的工分。

工分就是社員的收入。工分評定是那個年代衡量勞動力的勞動標準,對一個家庭、社員來說都十分重要,直接涉及到一個家庭的生活狀況。評定好了,保持穩定,能調動社員的積極性;評定不好,造成整個生產隊混亂,社員出工不出力還人人有意見。所以說,評定工分是關係到養家餬口、衣食飽暖的大事,不是件容易的事,最難的是對“老弱病殘女少”勞力的評定上,很難運作,尺度和分寸把握,評定中互相攀比,互不相讓,評議中要做到絕對公平是不可能的,爭吵是絕對不可避免的,有時評著評著就“流產”了,有時評議工分的時間比下地幹活的時間還長,很早就收工回來開始評工分,評到半夜還評不出個子醜寅卯來,社員之間為評定工分爭論不休,爭得面紅耳赤是常事,不爭論反倒成為不正常的了。

大集體時代生產隊裡的老賬本

如今,離開大集體時代已過去40多年了,農民的勞動不再需要用記工分的方式來衡量,也不需要有專職的生產隊會計了,只有那段難忘的“大集體時代”,直到現在仍然記憶猶新。是啊,“大集體時代”已經過去40多年了,可我們有幸還能看到那時的老賬本,怎能不讓人觸景生情,浮想聯翩呢?

可以看出,老會計楊三維是個有心人,用老百姓的話來說,是個成事人。每當談論起他在大集體時代當會計時的情景,每當看到當年這些老賬本時,他總是留戀不捨,感慨萬千。當問及為啥能把40多年前大集體時代生產隊裡十年間的整套老賬本一直保存到今天時,楊三維不加思索地說:“之所以把40多年前的老賬本一直保存著,就是為了教育下一代:不忘初心,認認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張玉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