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匯川的首徒張玉

張玉先生(1909-1988),男,字璽亭,北京人。張玉少年時期曾在鑄鐵工廠當學徒,因喜愛武術,在8歲那年通過父輩關係投入楊門,跟隨楊澄甫的弟子們學習太極拳。他從小就身高力大,加上勤學苦練,功夫長進很快。

某次,楊澄甫把他叫到面前說道:“小子,過來與我試試!”張玉年輕好勝,搭手便想施展功夫,卻被楊澄浦一個按勁,彈飛數丈之外,跌倒在八仙桌底下。當時楊家很講究輩分,由於張玉的輩分低,故不能收為楊澄甫門徒,在楊的授意下,張玉拜在楊澄甫首徒武匯川門下,成了武匯川的大弟子,列為楊門第五代傳人。

1927年前後,楊門弟子紛紛走出師門向外授拳。武匯川南下教拳,在上海創辦《匯川太極拳社》,張玉跟隨南下,協助武匯川教拳。當時拳社主要人員,除武匯川與張玉外,還有吳雲倬、武雲卿、武桂卿、顧留馨等。張玉擅長推手,內勁雄厚通透,且松沉柔彈。髮長勁可將人擊出丈外,發短勁則使人內臟震動。

匯川太極拳社一直開到抗日戰爭開始。由於抗戰原因,加上武匯川因結怨某資本家,被人開車故意撞傷病故,匯川拳社宣告停辦關門。館裡主要人員除顧留馨參加革命工作外,其餘人員便分散在上海各公園教拳,張玉在法國公園(復興公園)教拳。因武匯川逝世後,遺下孤兒寡孀無依無靠,生活無著,張玉將每月授拳所得交付師母,撫育師弟,直至其成家立業。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十分重視發展體育運動,張玉被聘為上海市武術協會教練、太極推手比賽總裁判,還在上海體育宮開設太極拳推手訓練班,後又參與八十八式太極拳的編寫工作。

文革期間,許多武師被掛牌批鬥,張玉被掛上“反動拳霸”的牌子,按時到復興公園挨批鬥,平時只能在南昌路科技會堂門口偷偷教拳以維持生活。文革後,傅鍾文出來傳授楊式太極拳,請張玉出來教太極推手。


武匯川的首徒張玉

武匯川的首徒張玉

武匯川的首徒張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