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真正的空城計,居然出自江東猛虎孫堅?輕而無備,智不防身

《空城計》諸葛亮唱詞: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


旌旗招展空翻影,卻原來是司馬發來的兵。


我也曾差人去打聽,打聽得司馬領兵往西行。


一來是馬謖無能少才能,二來是將帥不和才失街亭。


你連得三城多僥倖,貪而無厭又奪我的西城。


諸葛亮在敵樓把駕等,等候了司馬到此談、談談心。


西城的街道打掃淨,預備著司馬好屯兵。


諸葛亮無有別的敬,早預備羊羔美酒犒賞你的三軍。


你到此就該把城進,為什麼猶疑不定進退兩難,為的是何情?


左右琴童人兩個,我是又無有埋伏又無有兵。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來,來,來,請上城來聽我撫琴。

諸葛亮《空城計》是其頭號粉絲郭衝的編排所致

三國真正的空城計,居然出自江東猛虎孫堅?輕而無備,智不防身

諸葛亮的《空城計》已經成為中國人都知道的經典故事,但此事系偽造。《空城計》的起源是明朝羅貫中據郭衝《條諸葛亮五事》(按系民間傳說)中之第三事,渲染而成《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其情節為街亭失守, 司馬懿大軍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禦敵,卻大開城門,並在城樓撫琴, 司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

郭衝的《條諸葛亮五事》都被歷代史學家所辨別過,都棄而不用,裴松之註釋也是引而辯其非。可見其可信度的確不高

《三國志》裴松之註釋

郭衝三事曰:亮屯於陽平,遣魏延諸軍並兵東下,亮惟留萬人守城。晉宣帝率二十萬眾拒亮,而與延軍錯道,徑至前,當亮六十里所,偵候白宣帝說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與相逼,欲前赴延軍,相去又遠,回跡反追,勢不相及,將士失色,莫知其計。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臥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開四城門,埽地卻灑。宣帝常謂亮持重,而猥見勢弱,疑其有伏兵,於是引軍北趣山。明日食時,亮謂參佐拊手大笑曰:“司馬懿必謂吾怯,將有強伏,循山走矣。”候邏還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為恨。難曰:案陽平在漢中。亮初屯陽平,宣帝尚為荊州都督,鎮宛城,至曹真死後,始與亮於關中相抗禦耳。魏嘗遣宣帝自宛由西城伐蜀,值霖雨,不果。此之前後,無復有於陽平交兵事。就如衝言,宣帝既舉二十萬眾,已知亮兵少力弱,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設防持重,何至便走乎?案魏延傳雲:“延每隨亮出,輒欲請精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己才用之不盡也。”亮尚不以延為萬人別統,豈得如衝言,頓使將重兵在前,而以輕弱自守乎?且衝與扶風王言,顯彰宣帝之短,對子毀父,理所不容,而云“扶風王慨然善衝之言”,故知此書舉引皆虛。

裴松之辯別其假的是按照,地點和時間推測的,司馬懿在街亭之戰時期是不可能見到諸葛亮的,相距幾千裡,再則街亭主將是張郃,張郃都因為王平斷後而沒有追擊,更何況是司馬懿?

而且有司馬懿和魏延大軍錯道之說,就荒謬了,諸葛亮生前,魏延都很少獨領超過萬人的軍隊,街亭之戰,更是讓年輕的馬謖作為主帥,而魏延不過是幾千人的偏師。因此裴松之辯其所言皆皆虛。

三國時期有一真正的《空城計》,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居然是以勇猛衝動聞名的孫堅

三國真正的空城計,居然出自江東猛虎孫堅?輕而無備,智不防身

《三國志·卷四十六·吳書一·孫破虜討逆傳》:前到魯陽,與袁術相見。術表堅行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吏。遂治兵於魯陽城。當進軍討卓,遣長史公仇稱將兵從事還州督促軍糧。施帳幔於城東門外,祖道送稱,官屬並會。卓遣步騎數萬人逆堅,輕騎數十先到。堅方行酒談笑,敕部曲整頓行陳,無得妄動。後騎漸益,堅徐罷坐,導引入城,乃謂左右曰:“向堅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籍,諸君不得入耳。”卓兵見堅士眾甚整,不敢攻城,乃引還。

這才是三國第一《空城計》,也是無可辯解的真實《空城計》。比趙雲、曹操、王平等人更早,也更瀟灑的《空城計》。到時非常符合“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兵法。

魯陽之戰,孫堅還在和長史在城東門外舉行送別會,喝的正開心的時候。董卓派遣的大軍,先行的斥候騎兵已經到了。孫堅卻依舊談笑自若,照常喝酒,還命令部曲整好隊行,不得妄動。直到後來董卓的騎兵日漸增多,孫堅才結束宴會,引導兵士將領入城。

然後對手下說“之前我之所以不立即起來回城,是害怕動搖士兵士氣,士兵互相踐踏,到時候你們就都進不了城池了。

”董卓的軍隊看到孫堅士兵氣勢高昂,軍容整齊,不敢攻城,自行退去了。

孫堅向來以勇猛著稱,更是斬殺過華雄,第一個攻破洛陽。董卓最害怕的就是孫堅,曾經想和孫堅結為親家,被孫堅拒絕。

孫堅之死,更讓孫堅的勇猛和莽夫形象深入人心,以至於忽略了孫堅其實是一位有勇有謀的軍事統帥

三國真正的空城計,居然出自江東猛虎孫堅?輕而無備,智不防身

《三國志》:​少為縣吏。年十七,與父共載船至錢唐,會海賊胡玉等從匏裡上掠取賈人財物,方於岸上分之,行旅皆住,船不敢進。堅謂父曰:“此賊可擊,請討之。”父曰:“非爾所圖也。”堅行操刀上岸,以手東西指麾,若分部人兵以羅遮賊狀。賊望見,以為官兵捕之,即委財物散走。堅追,斬得一級以還;父大驚。由是顯聞,府召署假尉。

早在孫堅十七歲的時候,就展現出了過人的勇氣和智慧。十七歲的孫堅擔任縣吏,跟隨父親乘船去錢塘,遇見海盜胡玉搶劫商人財物。過往船隻都不敢近身,孫堅卻對父親說“這些海盜,我能捉拿,請讓我去抓他們。”

孫堅捉刀在手上岸,以手指東指西,彷彿在指揮軍兵捉拿海盜。海盜看到之後,信以為真,當即丟棄財物逃跑。孫堅追擊殺了一個海盜才回來,其父親大為驚訝。孫堅因此少年成名,被官府招募為署假尉。從此,由縣吏變成了官員,為東吳基業邁向了小小的一步。

孫堅的確勇猛卻不乏智慧,孫堅是第一位發現董卓是野心桀驁之人

三國真正的空城計,居然出自江東猛虎孫堅?輕而無備,智不防身

韓遂、邊章作亂時期,張溫率領孫堅和董卓討伐羌亂。董卓過了約定的期限才來張溫處報道,張溫責備董卓,董卓卻出言不遜。孫堅獻策誅殺董卓以正軍法,認為董卓輕慢無禮,不重視軍法,將養虎為患。

《三國志》:​堅時在坐,前耳語謂溫曰:“卓不怖罪而鴟張大語,宜以召不時至,陳軍法斬之。”溫曰:“卓素著威名於隴蜀之間,今日殺之,西行無依。”堅曰:“明公親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賴於卓?觀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禮,一罪也。章、遂跋扈經年,當以時進討,而卓雲未可,沮軍疑眾,二罪也。卓受任無功,應召稽留,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斬莊賈,魏絳戮楊幹。今明公垂意於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於是在矣。”溫不忍發舉,乃曰:“君且還,卓將疑人。”堅因起出。

後來果然,董卓和周慎共同進並討伐零羌,周慎幾乎全軍覆滅,而董卓全軍以還。此時董卓已經有擁兵自重之心。很多人聽聞孫堅建議誅殺董卓的策略無不為之嘆息。後來孫堅聽聞董卓入京,倒行逆施,廢立皇帝,孫堅不由感嘆若是張溫早聽我言,何至於此?

初平三年,術使堅徵荊州,擊劉表。表遣黃祖逆於樊、鄧之間。堅擊破之,追渡漢水,遂圍襄陽,單馬行峴山,為祖軍士所射殺。

孫堅雖然不乏謀略,卻依舊不改喜歡帶頭衝鋒的習慣。其子孫策也是如此,孫策雖然人稱“江東小霸王”卻也不是有勇無謀之輩,卻和孫堅一樣,自持武藝,被郭嘉一語中的“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觽,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不過孫策之死,撲朔迷離,是否是陳登、許貢和郭嘉策劃的一場謀殺,不得而知。但孫堅和孫策自身不注意防範,輕而無備,才是最大的破綻,即使被人策劃謀殺也是應有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