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牧人味道

第一次去內蒙的時候,正值草長鶯飛,花繁葉茂的時候。我跟友人說想體驗蒙古人的生活的時候,友人笑笑說現在都什麼年代了,現在蒙古人的生活跟你在書裡看到的根本不一樣了,但是,他們熱情好客的一面倒是跟書裡寫的一樣,一直沒變。友人最終還是帶我們去了一家牧民家裡,並在那裡住了一晚。

當天晚上,我終於見到了什麼叫做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原來羊肉可以這樣吃,不放任何的香精調料,就是一把最質樸的鹽,就可以將羊肉做的如此誘人。我一直以為清湯鍋涮羊肉就是羊肉本身的味道,到了這裡,才發覺自己竟是如此的膚淺短視。在牧民朋友的極力推薦下,我嘗試了一下我以為我這輩子都不會碰觸的肥肉,輕輕的咬了一小口,居然還有點脆,肥肉在嘴裡化成了油,但是還不膩,這就厲害了,接過友人遞過來的一瓣蒜,他說吃肥肉得就蒜。一口肥肉一口蒜,徹底的放飛了自我,將什麼陽春白雪忘得乾乾淨淨,此刻,只想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說到喝酒,再一次被好客的蒙古人驚豔到了,再喝掉男主人邊唱邊倒的第二碗酒後,友人一臉壞笑的告訴我這裡的風俗——歌聲不斷酒不斷,就是在人家唱歌的時候,中間無論你喝多少酒人家都會給你填滿,其實只要在人家歌曲唱完的時候,你杯中的酒喝完就好。


遇見牧人味道


酒足飯飽,跟友人還有男主人來到屋外,抬頭眺望,是滿眼的繁星,天上居然有如此多的星星,中間那淡淡的一道,就是銀河吧。原諒我手機的渣像素,居然不能將如此美麗的星空拍下來,我努力的看著這片星空,看著這片亙古就存在,卻只存在在我的課本里的星空,我想努力的把它刻在腦海裡,刻在心頭。此時此刻的我,竟然如此的羨慕這裡,羨慕這裡的一切,不用擔心在鋼鐵森林裡迷路的這裡的一切。

第二天一大早,在一種奇怪的香味中醒來,有點像羊肉,卻跟昨天吃的味道又有一點不一樣。洗漱完畢坐到飯桌後,被眼前的食物驚呆了,明明是羊肉,卻又不完全是羊肉,友人告訴我,這叫風乾羊肉,是在去年的冬天時候,將羊肉掛到通風處,經過一整個冬天的自然風乾形成的獨特美食。友人告訴我,在古代,風乾肉在遠征作戰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草原牧民自古就有晾曬風乾肉的習慣,也是招待貴客的食品,只有尊貴的客人來時才肯拿出來烹製。本想細嚼慢嚥的裝一下文雅,挽回一下昨晚的形象,但是一口咬下,滿嘴都是肉香,相比較昨晚的現羊肉,風乾羊肉的羶味幾乎沒有,羊肉經過一個冬天的風乾,蒸發掉多餘的水分,吃起來幹而不柴,既保留了羊肉本身的味道和營養,又因為風乾而賦予它獨特的口味,越嚼越香,讓人慾罷不能。形象什麼的,暫時先不要考慮了。

離開的時候,我跟主人家要了聯繫方式,準備回去後將這裡的美食分享給我的親朋好友。雖然這幾年再沒有去過內蒙,但是內蒙的羊肉我卻再也沒有缺過,今年聽說他們弄了自己的品牌,產品就是自己家養的山羊肉以及風乾肉,不由得替他們感到高興,好的產品就應該推廣出來,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傳統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