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消殺清掃機器人亮相白雲機場

掃地、吸塵、消毒、智能避障禮讓行人……兩臺智能消殺清掃機器人今天在白雲機場一號航站樓出發候機區域正式投入使用。該款機器人可替代人工進入重點保障區域,不僅能夠及時做好現場的保潔衛生,更主要的是可以有效減少人員接觸杜絕交叉感染的風險。這是白雲機場防止境外疫情輸入、加大清潔消殺工作的又一新舉措。

智能消殺清掃機器人亮相白雲機場

4月14日,一號航站樓率先引進一款新型智能消殺清掃機器人。它集殺菌消毒、垃圾清掃、灰塵收集和塵推保養等功能於一體,可根據設定好的路線進行精準運行,自動執行空間噴淋、掃地等清潔殺菌消毒工作。

據瞭解,該款名叫“小艾”的Ikoo-800-SIPA智能消殺清掃機器人,可以替代保潔人員在疫情期間現場作業,降低交叉感染風險。一次加液就可提供長達8小時的續航時間,有效覆蓋10000㎡空間或2000㎡地面的殺菌消毒。其自帶的波傳感應器會自動識別並且避開6米內的障礙物,實現自動轉向、避免碰撞的“智能”清掃。

智能消殺清掃機器人亮相白雲機場

機器人更特別的是“超聲波霧化器”功能,在霧化作用下,噴出5微米以下的細小顆粒,隨著空氣的流動,擴散到空間的每一個角落進行消毒,不會造成地面溼滑。這在廣州雷雨季、“回南天”地板易掛水珠溼滑情況下,尤為適用。

此外,機器人還有自動導航功能,可提前設定路線精準運行,24小時不間斷為抗“疫”保潔服務。它的吸塵風機噪音也經過有效處理,在保持吸力的同時,不會對區域內人員產生影響。

“以往重點航班抵達後,旅客候檢區域的消殺工作,要等到旅客全部離開後,全副武裝的消殺人員才能進入該區域進行作業。現在有了這款智能消殺清掃機器人,就可以替代人工進入重點保障區域,隨時根據需求進行消殺,在及時做好保潔的同時,有效杜絕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風險。”白雲機場工作人員表示。

智能消殺清掃機器人亮相白雲機場

白雲機場兩座航站樓面積達到140.37萬平方米,每天的清潔消毒工作量不少。白雲機場作為疫情防控第一線,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是重中之重,近日各項消殺舉措也在不斷升級,從人工消殺到引進高溫蒸汽消毒機、手推車消毒機,再到引入智能消殺清掃機器人,全力為旅客出行營造健康安全的出行環境。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李妍 通訊員 機場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妍 通訊員 吳蘭蘭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李妍 通訊員 吳蘭蘭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傳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