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禮:泰國給連花清瘟頒佈許可證 法國準備做新冠治療臨床研究

4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武漢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國家藥監局昨日已批准將治療新冠肺炎納入“三藥”,即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顆粒和膠囊、血必淨注射液的新的藥品適應症中。這意味著國家認可“三藥”治療新冠肺炎,可以在全國廣泛推廣使用。國際社會也高度關注中國政府是否認可這些藥,中國政府認可後,國外就會考慮開始引進。據張伯禮介紹,泰國已經給連花清瘟頒佈許可證,可以在泰國銷售,法國也準備用連花清瘟做新冠肺炎治療的臨床研究。


張伯禮:泰國給連花清瘟頒佈許可證 法國準備做新冠治療臨床研究

以嶺藥業14日發佈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有關規定以及疫情救治臨床實踐,批准連花清瘟膠囊處方藥說明書。說明書中的“功能主治”項增加“在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常規治療中,可用於輕型、普通型引起的發熱、咳嗽、乏力”。

延伸閱讀;

疫情嚴重,鍾南山向歐洲國家分享經驗:連花清瘟康復率91.5%

歐洲疫情嚴重,中國、德國、英國、意大利、羅馬尼亞的醫學專家25日下午通過在線視頻進行了中歐抗疫交流會,交流各國疫情和防治經驗。

鍾南山院士向歐洲專家介紹了中國治療和防控新冠肺炎的經驗,特別對中國使用氯喹和連花清瘟治療新冠肺炎的有效性做了介紹。他表示,284名病人使用連花清瘟進行治療的康復率達到了91.5%;在各國抗疫過程中,氯喹已被視為“新冠明星藥”。

鍾南山院士向歐洲專家展示了他的團隊早前製作的一份報告。報告顯示,使用氯喹後,在10天到14天的潛伏期內,帶有新冠病毒RNA的疑似病人轉陰的比例很高。鍾南山院士講解道,在對比治療數據中,使用氯喹的組RNA轉陰的比例是91.4%、95.9%,而對照組是57.4%。

鍾南山院士介紹了中藥治療新冠肺炎的成效。他說,一些中成藥在抗疫過程中證明是有效的,比如連花清瘟。研究小組對284名病人進行了連花清瘟的治療,康復率達到了91.5%,症狀的消失也相對更快。而且使用了連花清瘟之後,輕症轉重症或者危重症的比例也明顯降低。

鍾南山院士還介紹,在使用一些給氧和麻醉藥劑的治療之後,重症患者在3日內症狀減輕的速度比較快,且治療之後,血氧含量能夠達到95%以上。

關於中國採取的疫情防控措施,鍾南山院士表示,中國在1月20日宣佈並確認有醫護人員被傳染後,採取了非常果斷的措施來控制疫情。1月23日對武漢進行了對外通道的關閉,同時發佈了確診人數、疑似人數的每日報告,多部門之間的聯動機制也及時啟動,一直深入到社區,本著早防護、早隔離、早診斷和早治療的原則,進行了全方位的疫情防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還有這些中成藥

第七版診療方案中提到,在醫學觀察期內,當出現“乏力伴胃腸不適”的臨床表現時,推薦選用藿香正氣膠囊(丸、水、口服液);當出現“乏力伴發熱”的臨床表現時,推薦選用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疏風解毒膠囊(顆粒)。在臨床治療期內,重症患者可以在中藥湯劑的基礎上,送服安宮牛黃丸和蘇合香丸。

這幾類中成藥均為在出現相應症狀或不適後,早期干預用藥的品種,不是健康人的預防用藥品種。健康人的防護原則,從中醫角度來說應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即以顧護和補養正氣為先。那麼,合理使用這幾類中成藥應該注意什麼原則呢?

其一,藿香正氣口服制劑由蒼朮、陳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廣藿香油、紫蘇葉油等辛溫中藥組成,藥性偏溫,功效為祛溼。臨床上,無論是寒溼還是暑溼,只要是溼阻中焦的患者(通常表現為胃腸道不適,如腹痛腹瀉,舌苔黃厚或白厚),就可以對證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氣口服制劑的所有劑型裡,藿香正氣水是含有乙醇的,對酒精過敏者禁用,而且不可以與頭孢類抗生素、甲硝唑等聯合使用。

其二,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和疏風解毒膠囊(顆粒)從藥性角度看,可以分成兩類。其中,金花清感顆粒和連花清瘟膠囊(顆粒)都是典型的寒熱並用的中成藥,而疏風解毒膠囊(顆粒)是比較純粹的寒性中藥。從功效上看,三者都能用於乏力伴發熱,或風熱感冒(發熱咽痛、鼻塞流涕、咳嗽頭痛等)的早期干預。從主治證的角度看,發熱咽痛的患者可以選擇連花清瘟膠囊(顆粒)和金花清感顆粒,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虛寒、長期大便溏洩的患者,建議減量服用。

其三,安宮牛黃丸和蘇合香丸這兩種中成藥,為重症期患者的治療用藥,不是醫學觀察期的早期干預用藥,大家不能隨便服用。它倆的功效以開竅豁痰為主,是患者在出現神昏譫語等嚴重病情時的治療用藥,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