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靠別人,是一場災難

文 | 許朝暮

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

倪萍在《姥姥語錄》中說過一句話:

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來靠去你就發現,最後靠的是你自己。

人這一生,總是以為有所依靠,有所指望,心才能有處安放,路才能走得更遠。

但其實,每個人都是自己世界裡的主角,無法為你的一輩子負責,你的美好,只能靠自己成全。

別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也不要低估自己獨自向前的能力。

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獲得真正的成長,靠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實力。

凡事靠別人,是一場災難

高估關係,只會帶來失望

知乎上有個問題:如何看待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地位?

高贊回答非常扎心:

“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實際地位,永遠比你認為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要低。”

是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遠比我們想象中更加脆弱。

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在對方的世界裡不可或缺,其實對方根本沒有把你放在心上。

熱播劇《平凡的榮耀》中,有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

吳恪之的上司想跟一家文化公司合作,對方卻不願意簽約。

吳恪之查詢資料後,發現公司老闆是自己的初中同學,也是曾經最好的朋友。

雖然,他們已很久沒有聯繫,但以前他們每天玩在一起,互相給對方起外號,交情非常深厚。

有了這層關係,他相信自己一定能談成合作。

於是,他自告奮勇地接下了這個項目,拍著胸脯向上司保證:一天時間就拿下。

然而,他去朋友的公司登門拜訪時,對方不僅讓他等了好幾個小時才出來接待,連合同也不願意看。

他打電話催促朋友看合同,對方卻找了各種理由推三阻四。

最後,他特意請朋友吃飯,點頭哈腰地恭維對方,還灌了自己一大瓶洋酒,對方依舊態度冷淡,拒絕跟他合作。

這時,吳恪之才意識到,是他高估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這麼多年不見,對方已是公司老闆,而他只是一個部門經理,他們早就不是當初的好兄弟了。

凡事靠別人,是一場災難

俗話說,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茫茫一生裡,來來往往的過客,大多隻能陪我們走一段路。

從某個岔路口走向不同的方向後,再好的感情也會悄無聲息地散場。

王小波說過:

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之後,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

身份變了、圈子不同、三觀不合,都會讓那些曾以為不可替代的人,在歲月變遷中漸行漸遠。

期待太多,往往失望也就越多,離開的無需挽留,失去的不必再追。

最好的人際關係,就是相互尊重,親疏隨緣,不高估和任何人的關係,也不刻意討好誰,才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

凡事靠別人,是一場災難

你若沒用,誰都靠不住

作家李尚龍曾說過:

“如果你自己不強大,社交其實沒有什麼用,只有等價的交換,才能得到合理的幫助。”

自身的能力和積累不行,再厲害的背景也靠不住;提供的價值和資源有限,再強大的人脈也會失去。

YouCore創始人王世民,曾經講過一個故事。

他的太太就讀MBA期間,有位同學從不缺席任何活動。

無論是聚餐、校際比賽,還是企業參觀、晚會,他都積極參與,一週至少要有3、4天花在社交活動上。

他的太太十分不解,同學卻說:“讀MBA不就是為了積累人脈嗎?”

3年下來,學校裡很多同學和教授都認識了他,他也經常在班上炫耀,跟某某師兄見面了、跟哪個教授吃飯了。

然而,當他畢業答辯出現問題的時候,沒有一個人願意出面幫他。

最後,他為了拿到學位,只好多修了1年。

而王世民的太太很少參加活動,一直把精力用在學習上,成績優異,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一致認可。

當她的畢業論文出現打印錯誤時,好幾個同學都來幫忙處理,她成功完成了答辯。

凡事靠別人,是一場災難

《社會交換理論》中所說:

任何人際關係,其本質上就是交換關係。

成年人的社交非常殘酷,你若沒用,人脈再多也靠不住;你若強大,人脈自會找上門來。

自媒體作家李小墨,也曾熱衷於結交人脈。

當時,她剛剛開始寫作,經常帶著自己的作品請教業內大咖。

但是,他們只是冷冷地回覆:“你不適合寫作,只能寫寫官樣文章”、“對不起,我們只關注成名的作者”。

四處碰壁後,她只好沉下心來繼續讀書、寫作,精益求精地打磨作品。

半年後,居然有編輯主動找上門來,想跟她談出書的合作。

其實,別人對你的態度,往往取決於你的實力。

當我們自身過於弱小,一味想要索取時,根本不會得到別人真心實意的幫助。

費盡心思地廣結人脈,不如腳踏實地提升自己,當你強大起來,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凡事靠別人,是一場災難

指望別人,不如依靠自己

尼采說:

不能聽命於自己者,就要受命於他人。

自己不獨立,凡事聽從他人,處處依靠他人,就得看人臉色,被人左右,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

求人不如求己,只有靠自己,才能活得更有底氣。

“水餃皇后”臧健和出身於貧苦農家,15歲就輟學去醫院做了護士。

22歲那年,她嫁給了一位家室顯赫的泰國援華醫生。

婚後,丈夫因處理父親的喪事回國,一年都沒回來,她便帶著兩個女兒奔赴泰國尋夫。

沒想到,丈夫在泰國又娶了妻子,婆婆也嫌棄她沒生兒子,對她百般羞辱。

當時,婆婆告訴她,如果願意忍氣吞聲地留下來,就能一輩子衣食無憂。

可是,性格要強的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離開,帶著兩個女兒去了香港。

由於語言不通,她只能做些體力活,白天去茶樓刷碗、洗廁所,晚上就去醫院做護工,每天睡兩三個小時,日子過得非常辛苦。

不過,拒絕依附別人,凡事都靠自己,也讓她更加滿足和踏實。

凡事靠別人,是一場災難

一次,朋友來探望她,發現她做的水餃特別好吃,連連稱讚:“你這水餃,都可以拿到街上去賣了!”

她把朋友的玩笑話當了真,每天推著小車到灣仔碼頭賣水餃。

很快,她就憑藉著好手藝吸引來眾多顧客,還獲得了投資,建了工廠,事業蒸蒸日上。

最終,她創立的“灣仔碼頭”,成為了香港冷凍食品第一品牌。

人這一生,無數過客匆匆而過,能永遠依靠的只有你自己。

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不會得到真正的安全感,你的委屈、脆弱和無助,只能靠自己默默承受。

汪國真曾說過:

機會,靠自己爭取,命運,靠自己把握;生命是自己的畫板,為什麼要依賴別人著色?

我們只有憑藉自己的力量一步步跨過險灘,才能離想要的東西越來越近。

所有嚥下的苦,都會成為我們成長的養分;那些走過的路,終將成為通往幸福的風景。

凡事靠別人,是一場災難

最大的貴人,永遠是自己

餘秋雨在《借我一生》中說: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人生選擇。 如果你實在等不來風,那就自己上青雲吧。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在麻煩與困擾中自顧不暇,幫得了你一時,也幫不了一世。

凡事靠別人,是一場災難

經歷過人情冷暖,你會發現最大的貴人,永遠是自己。

想要的東西,就拼盡全力去爭取;確定好的目標,就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靠自己的雙手,贏取想要的一切,完成生命的蛻變,才是生而為人最大的幸運。

那些拼命扛下的辛苦,會讓我們收穫更好的自己;那些遍體鱗傷的地方,也會成為我們最堅強的鎧甲。

從今往後,把自己活成太陽,無需借別人的光,也能照亮餘生的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告知刪除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