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中毒後病死率不低於40% 酸湯子中毒致8死原因查明

痛心!10月12日,黑龍江雞西市雞東縣“酸湯子”中毒事件中死亡人數已上升至8人。事件原因竟是食用自制“酸湯子”引發食物中毒,製作“酸湯子”所用食材已在冰箱裡冷凍一年。

“酸湯子是啥?

酸湯子,又稱湯子、餷子,流行於東北地區的遼寧東部、吉林東南部及黑龍江東部一帶,是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口感較為細膩爽滑,粗糧製作而成。

不少人認為此次中毒事件由黃麴黴素引發。目前,這個結論被推翻了!黑龍江衛健委官方微信表示,該事件初步定性是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高濃度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

米酵菌酸中毒後病死率不低於40% 酸湯子中毒致8死原因查明

黑龍江衛健委微信截圖

一旦中毒,病死率高達40%-100%

米酵菌酸我們雖然不常聽說,但其實,國內已發生多起米酵菌酸中毒事件。

2014年7月:雲南省文山市發生一起20人中毒,造成6人死亡。據悉,這20人就是同時吃了湯圓(吊漿粑),事後在吊漿粑中檢出米酵菌酸。

2018年7月29日:浙江金華一家三口發生食物中毒,事後有關部門在剩餘的幹木耳中未檢測出米酵菌酸。

為啥吃了會中毒?

根據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最新信息,雞西食物中毒事件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後,在玉米麵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酵米麵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食物中毒的簡稱。該菌產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嚴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熱性極強,即使用100℃的開水煮沸或用高壓鍋蒸煮也不能破壞其毒性,進食後即可引起中毒,對人體的肝、腎、心、腦等重要器官均能產生嚴重損害。

酵米麵食物中毒在黑龍江省時有發生,食品因天氣炎熱、潮溼,貯存不當而變質。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為發酵玉米麵製品、變質銀耳及其他變質澱粉類(糯米、小米、高粱和馬鈴薯粉等)製品。

“這些食品都有一個共性,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發酵或浸泡。”所以,衛健委提醒,大家制作這類食品時尤其要注意,一旦中毒,病死率高達40%-100%。

米酵菌酸極其耐熱,即使是100℃的開水也不能破壞它的毒性,進入人體後不僅可引起中毒,還會對人體的肝、腎、心、腦等重要器官產生嚴重損害。

米酵菌酸中毒後病死率不低於40% 酸湯子中毒致8死原因查明

網友評論

出現米酵菌酸中毒,如何急救?

米酵菌酸中毒的潛伏期一般為30分鐘至12小時,少數為1至2天。中毒的主要表現為上腹部不適、噁心、嘔吐、輕微腹瀉等消化道症狀,另外還會出現頭暈、全身無力等身體不適。病情嚴重的還會出現嘔血、血尿、意識不清、抽搐、休克甚至死亡。

一旦懷疑米酵菌酸中毒,要立即催吐,排出胃內容物,並及時送醫救治。

提醒:預防米酵菌酸中毒要這麼做

1.選購溼米粉、銀耳、木耳等食品時要選有生產許可的正規產品,並注意產品標籤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和儲存條件。

2.在製備發酵面米食品時要勤換水,保持衛生,要保證食物無異味,一旦發現各色黴斑,就不能食用;泡發木耳、銀耳的時間不宜過長,不能過夜,泡發後應及時加工食用。

3.貯藏要通風、防潮。

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是我們生存的根本,但也不能馬虎,以免病從口入而不自知。

秋冬季預防食物中毒要注意

1.預防酵米麵食物中毒

不食用酵米麵、酸湯子等發酵面米食品;製備發酵面米食品時要勤換水,保持衛生,要保證食物無異味產生,一旦發現粉紅、綠、黃綠、黑等各色黴斑,就不能食用。

2.預防蘑菇食物中毒

不要自行採摘、食用野生蘑菇;採購食用菌必須到正規市場;一旦出現中毒症狀,應當儘快催吐,同時儘快送到醫院治療。

3.預防扁豆(豆角)食物中毒

要把扁豆煮熟燜透,破壞其毒素,需水焯至扁豆失去原有的綠色、生硬感和豆腥味;炒扁豆時,應勤翻動,使其均勻受熱,煸炒後應加適量水燜至熟透後食用。

4.預防諾如病毒傳播

保持食物和飲用水清潔,飯前便後要用肥皂和水仔細清洗雙手,要及時清洗飲食用具;做到生熟分開;食品要完全煮熟,生食的水果和蔬菜要徹底清洗。

5.預防自釀葡萄酒中毒

應儘量選擇飲用正規商場出售的葡萄酒;自釀葡萄酒應選擇釀酒用葡萄,控制好發酵溫度,溫度越高、浸漬時間越長、果膠酶用量越大,甲醇產生就越多;葡萄酒不宜長時間存放,釀好後應儘快飲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