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史氏的31張“面孔”

編者按:

四明史氏,是南宋時鄞縣最大的望族。如果說廣為人知的東錢湖史家墓道石刻,展示了南宋時期獨特的人物造像和墓葬制度,那麼珍藏於鄞州區檔案館的《史家祖宗畫像及傳記、題跋》,則形象“再現”了史氏家族成員的“面孔”,展示了南宋時期士大夫衣冠服飾的規制,並記錄了史氏家族成員參與社會活動的一些情況。

《史家祖宗畫像及傳記、題跋》堪稱南宋歷史的縮影,本文透過畫像中一個個“鮮活”的面孔,向我們講述了一個顯赫家族的傳奇。

四明史氏的31張“面孔”

史簡夫人葉氏

四明史氏的31張“面孔”

史浩

四明史氏的31張“面孔”

史彌遠

四明史氏的31張“面孔”

史嵩之

四明史氏的31張“面孔”四明史氏的31張“面孔”

南宋石刻公園(史鳳凰 攝)

母慈子亦孝 “八行”垂後人

今年2月10日,《中國檔案報》以可觀篇幅介紹了鄞州區檔案館收藏的《史家祖宗畫像及傳記、題跋》,可見這一文獻遺產的分量。

“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五尚書,七十二進士”“滿朝文武,半出史門”……說的都是南宋時鄞縣最大的望族——四明史氏。

資料顯示,四明史氏來自江蘇溧陽史氏,大約北宋時遷居鄞縣東錢湖畔。曾經的寒門庶族,經過百餘年時間,發展成為名門望族、簪纓世家。東錢湖邊留下的20餘處、200多件史家墓道石刻,為了解史氏家族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而鄞州區檔案館保存的《史家祖宗畫像及傳記、題跋》,2003年被國家檔案局、中央檔案館列入“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寶”。

《史家祖宗畫像及傳記、題跋》,不僅詳細記述了南宋年間史氏家族參與社會政治、經濟活動的情況,還包含31幅作於明朝中期的孤本史家祖宗精美畫像,以及一些作於清代的題跋(10件19則)。這些珍貴的歷史檔案,是我國現存南宋和清代檔案的一部分,對研究當時的社會和歷史具有十分寶貴的參考價值。

31幅畫像及傳記,為史簡、史詔、史師仲、史浩、史彌遠、史嵩之、史司卿七世共31位家庭成員,均為史氏家族中有影響的人物。

在31幅畫像中,葉氏太君葉玉英是唯一的女性。

葉氏12歲時由祖父——明州教諭葉世儒做主,和10歲的史簡定了親。她19歲嫁給史簡,婚後夫妻恩愛,琴瑟和鳴。但史簡23歲就亡故了。這時,無論是史簡的兄弟還是葉玉英的父母都勸她改嫁,但她生下遺腹子史詔,立志守節。葉玉英晝夜操勞,節衣縮食,讓兒子接受私塾教育,並親授詩書,把史詔培養成品行高潔、才華出眾的人。可以說,沒有葉夫人的堅持,就不會有四明史氏一脈後來的興盛。葉氏5個孫子中的史師才,第一個踏入仕途,後官至副相。當時的地方官樓異曾讚美葉夫人“黃卷教成遺腹子,白頭親見起家孫”。葉夫人死後受封累計18次,最高位為冀國夫人。

史詔不負母望,德才兼備,被宋徽宗封為“八行高士”。他不願入朝為官,寧願長奉母親身邊。為躲避朝廷宣召,從城內洗馬橋遷入鄞東大田山,後又定居東錢湖下水綠野村,他的5個兒子都生於此,並在此建立最早的祠堂——“林染橋史家”。

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史詔五子中的史師才首登進士,此後師仲、師禾、師光相繼遷入城內,在鄞東張斌橋繁衍“藤下史家”,建立了祠堂。祠堂留下了八行垂訓:孝、友、睦、姻、任、恤、中、和。清道光九年(1829年),藤下史氏重修宗譜、祠堂,重新裱畫祖像,並由史氏廿四世孫義震從綠野岙購畫像後,重新裝裱或仿繪、增補題跋,在家族公祭或重要節慶時開啟木箱出示。

1991年,寧波市江東區檔案館(行政區劃調整後併入鄞州區檔案館)開展歷史檔案徵集活動,瞭解到張斌橋“藤下史氏”祠堂藏有古代祖宗畫像,遂與“藤下史氏”後裔東昇村黨支部書記聯繫,東昇村於1992年將這套史氏祖像捐獻給檔案館。

一門三丞相 四世兩封王

史氏家族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三位丞相:史浩、史彌遠、史嵩之。三位丞相中,史浩被封為越王,諡號忠定。史彌遠被封為衛王,諡號忠獻。

史浩,字直翁,號真隱。由於父親去世得早,家境貧寒。史浩在四十歲之前仕途並不順利。史浩侍母極孝,在當地留下了很好口碑。母親60大壽時,他在錢坊間借了一筆錢為母祝壽,後來因為還不出本金和利息只好去紹興躲債。他住在一位賣餅的婆婆家裡。婆婆見史浩器宇不凡,問明緣由後,借錢給他還債赴考。而後,史浩考中進士。這一年,他已經四十歲。他後來不僅將錢如數歸還賣餅婆婆,並行跪拜之禮。

史浩中舉後,調餘姚任縣尉,後任溫州府學教授。南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在他人的推薦下,史浩應召入京,升遷為太學正,不久又升為國子博士。這使他有機會與皇帝商討大政。文獻記載,宋高宗趙構對史浩“有相見恨晚之嘆”。由於皇帝沒有子嗣,史浩便建議他從趙家本族中太祖一系的後人裡選定太子。皇帝採納了他的建議,選宋太祖趙匡胤7世孫趙伯琮(後改名趙昚)、趙伯玖(後改名趙璩)為皇子,並讓史浩擔任他們的老師。

授課時,史浩發現趙昚生性恭順謹慎更適合繼承帝位,於是向皇帝進諫了自己的想法。皇帝經仔細觀察,發現確如史浩所說,便立趙昚為太子。趙昚後來繼位,就是宋孝宗。

在此期間,史浩的官職不斷得到提升。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初,也就是孝宗繼位後半年,史浩官拜右僕射,淳熙五年三月,復拜右丞相,登上政治生涯的頂峰。

史浩在任時,發現了大量人才。他推薦的張浚、張燾、辛次膺、周葵、胡銓、王十朋等35人,均為所用。其中,張俊、王十朋由於政見不同,屢次彈劾史浩,史浩仍然寬宏大量,任人唯賢。他還提出為岳飛平反昭雪,上疏言趙鼎、李光無罪等,均被採納。為政期間,他主張“先行自治,方可遠圖”,對金主和,反對貿然用兵。

史浩還是一位很有文學天賦的人,《鄮峰真隱漫錄》收錄了他寫的許多詩詞,清新雅緻,文采斐然。另外著有《尚書講義》《周官講義》《仙源類譜》等作品。人們敬愛這位丞相,東錢湖的小普陀景區至今流傳著關於他的傳說,寧波人把八月十六過中秋的習俗,也按在他的頭上。

史彌遠是史浩的第三個兒子,字同叔,號小隱。這是個爭議很大的人物。後世有人稱其為能臣,有人則將其和秦檜、韓侂冑、賈似道列為四大奸相。史彌遠天資聰穎,從小又受到很好的教育。18歲時參加銓試,獨佔鰲頭。24歲中進士,但此後一直無多大進展。紹熙五年(1194年)春史浩去世,史彌遠丁憂守孝。3年之後,他的官場生涯有了戲劇性的飛躍。從慶元二年(1196年)到開禧三年(1207年),史彌遠獲得了十幾個顯要的任命,可說一路暢達,青雲直上。

南宋開禧三年(1207年),韓侂冑北伐失敗,金朝來索主謀,史彌遠當時任禮部侍郎兼資善堂直講,與楊皇后等密謀,槌殺韓侂冑,又將他的人頭送金請和,因此升任禮部尚書兼國史實錄院修撰。據說這一做法得到當時士大夫階層的默許。嘉定元年(1208年),史彌遠任參知政事,拜左丞相兼樞密使。皇太子趙竑因為看不慣史彌遠弄權,曾寫下“彌遠當決配八千里”,又呼他為“新恩”,寓意他日當將史彌遠流放到新州或恩州。史彌遠非常恐懼,潛謀廢立,讓余天錫從越州覓得宗室子趙與莒,賜名貴誠,立為沂王后,極力扶植。嘉定十七年(1224年)8月,寧宗駕崩,史彌遠矯詔擁立貴誠,改名昀,是為理宗。封趙竑為濟王,出居湖州。後來,又派人逼趙竑自縊,詭稱病死,自此又獨相9年。史彌遠歷兩朝擅政26年,權傾朝野,為人詬病。但他崇尚理學,堅持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也有不少人對他持肯定態度。

1995年,甬上文保人士楊古城、曹厚德由文保員史永和帶路,在下水村官驛河頭髮現一塊“史”字樣的石碑。這是史彌遠的續絃夫人黎氏的墓誌銘,由史彌遠親自撰文。銘文大意是說,黎氏去世,他因為公務繁忙,無法前來,很愧疚。他的原配夫人潘氏去世較早,而兒女尚幼,全靠黎氏夫人操持家務,教養子女。自己專心事國,全靠黎氏夫人,讓自己沒有後顧之憂。從文中看,史彌遠為官頗為廉潔,當時,朝廷給的俸祿,他減半受之。上世紀90年代,國內外研究史氏的材料越來越多,對史彌遠的評價也比較多元了。

史嵩之,字子申,號野樂,是史彌遠堂兄史彌忠的兒子。史嵩之從小風流倜儻,出類拔萃。史嵩之進入官場是在史彌遠的全盛時期。據說在嘉定十三年獲取進士功名後,史彌遠就把他安排到戰略重鎮襄陽城(今湖北襄陽)當戶曹。史嵩之因組織改造屯田有功,受到提拔。紹定三年(1230年),他被授予爵位(從五品)。

史嵩之曾聯合蒙古滅金。金亡後,蒙古就成了最大的敵人。在對待蒙古的問題上,史嵩之主和。後來,宋師潰敗,皇帝后悔沒有聽他的話,授他刑部尚書。史嵩之任右丞相時,能夠舉薦賢能如董槐、吳潛等人。但是,朝中他的反對者們攻擊他專權獨斷、排斥異己。淳祐四年(1244年)因為父喪去官。不久,太學生144人、武學生67人、京學生94人及建昌軍教授盧鉞,俱上書“不當起復”,並言史氏三世(浩、彌遠、嵩之)執政專權誤國。自此,史嵩之被罷官,閒居13年。

不同於史氏家族的其他成員,史嵩之的墓道不在東錢湖周邊,而在餘姚車廄,那裡,原是他的外婆家。2011年夏天,當地村民發現山上有盜墓跡象,遂向當地公安部門報警。此後,浙江省文物局專家對現場進行了勘察,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被盜的南宋古墓實施搶救性考古發掘。專家通過墓頂上的壙志證實墓主人就是史嵩之。墓內有金絲楠木棺材一具,棺內除一件玉佩、一件鎏金銅環和一些錢幣外,還發現了大量的水銀以及保存尚好的絲織品。

滿朝朱衣貴 盡是四明人

“朱紱皆大夫,紫綬或將軍。”古代,穿紅著朱者都為高官。而南宋,因為史氏家族,四明人在朝顯貴的很多。

《史家祖宗畫像及傳記、題跋》文獻真實而具體地反映了南宋時期士大夫衣冠服飾規制的情況。打開該文獻可以發現,31幅史家成員畫像中,有頭戴冕冠的,有頭戴七梁、五梁進賢冠的,還有戴幞頭(即烏紗帽)的。帽與冠的區別是,帽不用繫帶。冠又分為七梁、五梁、三梁、無樑,七梁官級最高。史家31幅畫像中,19人戴進賢冠,屬一品二品七梁冠的有11人,其餘均為五梁冠;有13人的進賢冠外罩有薄如蟬翼的籠巾,籠巾上又飾有2只或3只金玉製的蟬和一串貂尾,在冠的頂部還有一支象徵性的“立筆”。立筆又名簪筆,是一種象徵性的古制,延續到明代,官級愈高愈彎折。《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有這樣的解釋:“至宋,施於籠巾,金蟬加於額前,貂尾加於左側,專用於三公、親王。”可見進賢冠中金蟬、貂尾和籠巾只有高級官員、帝王封爵者才能享用。

最為特殊的當屬史浩和史彌遠。他們雖都戴冕冠,但又有區別。史彌遠戴的是五梁通天冠加冕九旒,通天冠中心有金制的博山,加冕九旒是僅次於皇帝十二旒的最顯貴規制。

冠飾之外,服飾的色彩也顯示官級的尊貴。史家31幅畫像中穿朱領紫衣者2人,穿朱衣者22人,穿青白衣者6人。按宋代規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九品以上服青”。寧波民諺“滿朝朱衣貴,盡是四明人”,從畫像中可見一斑。

史氏家族中,除了一些位高權重的官員,也有史彌堅、史彌鞏、史守之等生性淡泊的隱逸之士。但無論如何,一個家族出現如此之多的顯貴,這在中國的歷史上十分罕見。(趙淑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