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否會得胃癌?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感染?

#守護她健康#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後會不會得胃癌?

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單極、多鞭毛、微厭氧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具有極強的抗酸性,能夠安然寄生在胃腔內,黏附於胃粘膜及細胞間隙。是目前發現的唯一能在胃腔內生存的細菌。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否會得胃癌?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感染?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力極強,人是唯一的傳播源,主要存在唾液、牙菌斑、胃和糞便裡,可通過糞-口、口-口途徑進行傳播。由於我國沒有實行分餐制,目前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約50%,也就是說有一般的人,胃裡面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的傳染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具有家族聚集性傳播的現象。

一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會引起慢性胃炎,對胃黏膜萎縮和腸化生的發生和發展起重要作用。世界衛生組織也認定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I類致癌原。但並不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會發展為胃癌。胃癌是多個綜合因素引起的,而幽門螺桿菌只是胃癌的一個發病因素,感染後不一定會發展為癌症。但是,應當警惕幽門螺桿菌對胃癌造成的風險。根據《2019中國幽門螺桿菌根除與胃癌防控專家共識》,建議Hp感染後及時規範抗Hp治療。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否會得胃癌?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感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後會出現哪些症狀呢?幽門螺桿菌對胃的傷害過程相當緩慢,一般情況下,感染後很難察覺的,幾乎是沒有症狀的。有的時候出現腹脹、噁心、胃痛等不適,覺得肚子痛是很正常的事情,痛的時候忍一忍,一會兒就過去了。嚴重一點,就會出現消化性潰瘍、消化不良。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是胃腸不好。如果有上腹部的隱痛、噯氣、反酸、噁心、嘔吐,以及口臭,都要考慮是否感染了,畢竟我國感染的人群佔了一半以上。

怎樣知道自己有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的檢測根據是否需要使用胃鏡,分為兩類:非侵入性操作和侵入性操作。

非侵入性操作

1.呼氣試驗

包括碳13、碳14尿素呼氣試驗,是臨床上最常用的非侵入性試驗。檢查方式很簡單,吹口氣就能完成。具有無痛苦、靈敏度高、檢出率和符合率高的特性。也是比較受大眾歡迎的一種檢測手段,尤其是適合主要有消化不良,沒有其他什麼不適的人。做呼氣試驗前,要停用一些干擾藥物,抗生素、鉍劑、質子泵抑制劑等藥物都要停用。

2.單克隆糞便抗原試驗

糞便抗原試驗也是一種操作簡單、快速的非侵入性檢測方法,準確性與尿素呼氣試驗相似。只不過這個適用於不能配合做呼氣、依從性差的兒童。只用取一點糞便標本就可以了,適用於所有人。一般早晨留取糞便做檢測,有腹瀉或者過度浸泡的糞便不能用於檢測,可能造成假陰性。

3.血清學試驗

血清學試驗主要檢測幽門螺桿菌抗體IgG,其陽性不一定是現症感染,換句話說,即使陽性僅能確定曾經感染,不能確定是否現症感染。所以這種方法不能用於根除治療後的複查。但是,患有消化性潰瘍出血、胃MALT淋巴瘤和嚴重胃粘膜萎縮的患者,存在幽門螺桿菌檢測干擾因素或胃黏膜幽門螺桿菌少,採用其它方法檢測會導致假陰性,而血清學試驗不受這些因素影響。

侵入性操作

侵入性方法主要依賴胃鏡,胃鏡檢查不僅可以看到胃裡面的情況,還能取一些組織做病理活檢,可以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檢測。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否會得胃癌?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感染?

如果檢查結果為陽性,也不用太擔心,如今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方法已經很成熟了,在醫生的指導下,採用四聯療法,服用抑制胃酸的藥物(PPI)、兩種抗生素及鉍劑,療程一般為10~14天,根除率達90%以上。在做完根除治療以後,也有10~20%的患者仍然呈陽性,所以一定要去醫院複查。

如何遠離胃癌?

1.重視胃鏡檢查:胃癌的早期往往沒有症狀或者症狀很輕微,出現腹痛、食慾不振、泛酸燒心、噯氣的時候,也不夠重視。因此在這裡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忽視這些,40歲以上的人,以及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應當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從而發現早期癌症。

2.防止幽門螺桿菌感染:實行分餐制,不要口口餵食,不要親孩子嘴巴,注意手衛生。不要給人夾菜!因為有個細菌不僅傳染性極強,還致癌!

3.積極治療胃部疾病: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如果不重視,很有可能發展為胃癌。

4.不吃或少吃煙燻、火烤、油炸的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

5.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戒菸戒酒,避免菸酒對胃黏膜的刺激;一日三餐、飲食規律,不要飽一頓、餓一頓;不吃黴變的食物和醃菜。醃菜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和二級胺,是很強的致癌物質。

個人介紹:雙劍博 醫學博士,外科醫生,普外科副主任。擅長甲狀腺結節消融,下肢靜脈曲張微創消融手術,乳腺微創,高危部位肝臟腫瘤消融,腹部疾病,腹腔鏡疝修補,腹腔鏡胃腸道手術。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注@微創外科雙5槍,歡迎大家把關心的話題寫在評論區,我會作為後續選題,希望創作出更多大家喜歡的內容。如果您或身邊親友有健康疾病困擾,我會為您提供具體、專業的指導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