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去美化”的運動,到底能不能實現?

近日多家半導體企業陸續表態,將建立不受美國影響的生產線。其中包括臺積電、三星、東芝等科技巨頭。這是繼美國禁令後的又一挑戰,如果一旦完成的話,美國在此方面的封鎖將徹底失敗。其實在9月15日後,雖然多個芯片巨頭陸續斷供了某些企業,但是都遞交了供貨申請。這似乎給某些企業帶來一絲希望。那到底能不能實現呢?

全球半導體“去美化”的運動,到底能不能實現?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臺積電生產線用很多美國設備,短期不會改變。對於能否建立一條沒有美國技術、設備的生產線,他表示將找到解決方案,並一一克服挑戰。但是臺積電同時以在美生產的綜合成本遠高於總部,向美國政府申請近60億美元的補貼,並且要求稅收傾斜,或者允許臺積電繼續與華為合作!也就是說臺積電仍然還是要看美國的態度,如果給予高額補貼,就會放棄其他合作。

全球半導體“去美化”的運動,到底能不能實現?

三星與日本、歐洲相關廠商合作,搭建了一條採用非美系設備的7nm小型產線,已經開始測試。具體還要看後期的效果,不過三星和華為在某些領域又是競爭對手,未來或許也會存在一些爭議,並且小型產線是否能提供足夠的芯片也需要觀察。

全球半導體“去美化”的運動,到底能不能實現?

日本東芝公司宣佈退出LSI芯片業務,並計劃重新建立起一個新的,不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的堅實業務結構。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是成功幾率也是比較高的,因為日本也同樣受到過美國的半導體打擊。最後美國對日本相關產品加收100%關稅迫使日本妥協,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日美半導體協議》,使日本半導體最後失去了核心競爭力。

全球半導體“去美化”的運動,到底能不能實現?

再從技術現實層面來講,這個禁令就解讀出了一部分,此前的制裁是使用的美國技術不能高於25%,才能和某些企業合作。但是後來發現影響並不是很大,又將比例係數調整為不能高於10%。這也側面的證明了現在在半導體方面使用的美國技術的比例在10%-25%之間,甚至有的低於10%。那怎麼去將供應鏈完善才是重點,因為哪怕只用1%,都有可能隨時被美國調整。

全球半導體“去美化”的運動,到底能不能實現?

是否真正能完全“去美化”,最後還是要看自身的科研速度,求人不如求己。短時間的陣痛,或許不是壞事,真正認清自己才是現在學到的最大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