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老兵證件遺失,無法驗證身份,指著博物館照片說:這是我

前言

所謂兵者,為國為民,這一點理念尤其是在抗日時期得到了很好的證明。抗日戰爭就是一部軍民血淚史,無數先烈的犧牲才換來如今騰飛的中國。同時在戰爭結束之時,更是有許多士兵隱姓埋名,過起了普通人的生活,並未將自己的戰績廣而告之,這種默默無聞的精神實在是令後人敬佩。

90歲老兵證件遺失,無法驗證身份,指著博物館照片說:這是我


其實在他們的心裡,並不在意榮譽多少和獎牌多少,而是戰場之上那些珍貴的回憶才是讓他們戀戀不捨的,若非碰上難以處理之事,恐怕這一生他們都不願意將姓名透露出去。例如這樣一名山西的老兵,在自己的相關證件丟失,無法尋找其他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身份之時,指著博物館一張照片的人物,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身份。

博物館的照片

日軍的野心雖然開始是佔領東北,但是初始之時,中國軍民的羸弱助漲了日軍的野心,其鐵騎也開始擴散到東北周邊,最後中國的各個地方都有日軍橫行霸道的身影。正是這一種局勢,促成了無數中華兒女的奮起反抗,不論年齡與性別,哪怕是黃髮小兒也擔著救國救民的責任。

90歲老兵證件遺失,無法驗證身份,指著博物館照片說:這是我

而這一名山西老兵正是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而這博物館上陳列的泛黃的照片也的確是他當年與營長的合影,那個時候這位老兵還是一個16歲的少年。

當時是1944年,也就是抗日戰爭勝利的前夕,雖說日軍衰退的跡象是勢不可擋,但是還是需要無數人力和物力的時候,所以16歲的郝志全還是義無反顧的加入了抗日的隊伍。雖說年齡小,但是郝志全卻參與了太原戰役和上黨戰役,在這兩場戰役之中也是取得了極高的戰績,榮獲警衛員的頭銜。

90歲老兵證件遺失,無法驗證身份,指著博物館照片說:這是我

抗戰結束後的郝志全

當年因抗日而犧牲的人數根本無法計算,而與郝志全並肩作戰的戰友也相繼去世,只留下他一人。而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郝志全遵循國家的號召,並未仗著當初的身份而驕縱,領了一畝三分地安安心心回家務農。

郝志全出身本就是農民,雖說經歷了一段崢嶸歲月,但是絲毫沒有改變郝志全的心智。在外人看來,郝志全憨厚、樸素,乃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與百姓印象之中作戰威武的警衛員完全不搭。所以郝志全對於他的過去避而不談,自然也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只是郝志全雖然一心想要隱姓埋名,但是生活的艱苦卻不放過他。郝志全妻子患病多年,唯一的兒子也不幸去世。

90歲老兵證件遺失,無法驗證身份,指著博物館照片說:這是我

無奈指認

郝志全自然是可以靠著當年的一畝三分地養活自己,但是妻子的醫療費卻無法負擔。而且郝志全當年在縣博物館開業之後,便將自己與營長的照片捐贈,多年的搬家也將能夠證明自己身份的證件遺失,沒有任何在手的證明,郝志全自然是沒有機會享受國家退休老兵的福利政策。

無奈之下,郝志全才去博物館指認照片。但是當年的照片技術尚不發達,再加上年代已久,照片上的人物並不清晰,所以不能證明站在營長邊上的便是郝志全。後來雖說有戰友出面來證明郝志全的身份,但是證據還是不太充足,所以郝志全還是沒有資格享受國家給予的福利。

90歲老兵證件遺失,無法驗證身份,指著博物館照片說:這是我

不過雖然郝志全沒有靠著退休老兵的身份享受國家的補貼,但是不少好心人士在聽說郝志全的事蹟之後,主動上門來為郝志全送溫暖,也算是幫助郝志全渡過了一段艱難的時期。

結論

終其一生,國家乃至人民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先烈,他們為國為民犧牲的勇氣,才有現代人如今的生活。而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做到對當初從戰場退休下來老兵的敬畏,他們也是九死一生,方能撐起泱泱大國。

90歲老兵證件遺失,無法驗證身份,指著博物館照片說:這是我

所以國家為了敬畏這一代人,政策福利自然是有所偏向。但是多數老兵始終秉持著不驕不躁、樸實無華的作風,戰爭結束之後皆是隱姓埋名,過起了普通人的生活,不願意給國家增加負擔。但若非是生活所迫,郝志全又怎麼會重新站出來,承認自己的身份?恐怕郝志全也會像大多數老兵一樣,只在心中留下當初的記憶,而不是指認博物館的照片。

雖說最終還是因為證件的原因,郝志全沒有恢復自己的身份,但是好心人士的幫忙,已經讓郝志全體會到了溫暖,也讓郝志全渡過了困難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