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型製造創新發展方向:共享製造

【編者按】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5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服務型製造發展的指導意見》。為準確把握並傳達這一文件精神,推動政策貫徹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委託中國服務型製造聯盟組織撰寫系列解讀文章,本文是系列解讀第3篇。

服務型製造創新發展方向:共享製造

在共享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共享製造悄然興起,製造業正在成為共享經濟發展的主戰場。繼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加快培育共享製造新模式新業態 促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後,近日出臺的《關於進一步促進服務型製造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要積極推動共享平臺建設,鼓勵企業建設共享製造工廠,完善共享製造發展生態。共享製造將成為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推動力。

一、共享製造是什麼?

共享製造是服務型製造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新型的製造資源配置方式,是適應共享經濟時代發展的新業態,也是一種新的製造業發展觀。

1.共享製造的定義

共享製造又稱制造共享,或製造資源共享,是共享經濟在生產製造領域的應用創新,是圍繞生產製造各環節,運用共享理念將分散、閒置的生產資源集聚起來,彈性匹配、動態共享給需求方的新模式新業態。

2.共享製造的特徵

一般來說,共享製造有三個基本特徵:基於互聯網的製造資源配置、使用權分享、大眾參與。這些基本特徵也可以看作是鑑別真假共享製造的基本標準,以便將共享製造與一般性的電子商務、分時租賃等區別開來。

“基於互聯網的製造資源配置”是指通過互聯網把製造資源供給方、需求方整合在一個平臺上,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使供需之間能夠實現快速的智能化高效匹配。也就是說,共享製造具備互聯網經濟、平臺經濟、智能經濟等基本屬性。一個企業所需要的製造資源,絕大多數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來完成。無論是希望使用設備、廠房、生產線,還是需要完成研發、設計、生產、運輸、售後服務等任務,都可以藉助平臺迅速找到合作方。從需求的發出,到找到最合適的服務提供方,整個匹配過程是通過後臺大數據算法自動完成,技術上可能只需要不到一秒鐘。平臺有完善的准入、信用保障、糾紛解決機制,確保任務能夠順利完成。這方面我們想一下使用網約車時的體驗就很容易理解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共享製造理解成製造業領域的滴滴、優步。

“使用權分享”指的是交易和服務過程中用戶可以在不同時段分別對相關製造資源擁有使用權,不涉及所有權的變化,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不求擁有,但求所用”。在傳統制造模式下,一個企業要想生產出一個產品,需要擁有所有的相關資源,否則就無法正常運營。在共享製造模式下,多數資源可以通過共享來獲取,企業只需要用好自身的核心資源就可以了。

“大眾參與”指的是一個共享製造平臺集聚的供給方和需求方都足夠多。從供給的角度看,社會上海量的製造資源通過網絡化方式整合在一起,無限量的供給方使得各種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就是人們常說的“總有一款適合你”。過去我們常說“河裡無魚市上看”,講的也是供給充足。過去的有形市場如商場、集市等,它的能力還是有限的,存在數量、空間、地域、營業時間等諸多限制。現在有了互聯網,打破了時空限制,所有擁有相關製造資源的企業和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供給方,使得供給無限成為現實。從需求方來說,所有企業和個人都可以輕易註冊成為需求方。足夠多的需求方也使得任何一種有價值的資源都能找到用戶,也就是說“總有一方需要你”,你有好東西總能發揮更大價值。

二、共享製造為什麼?

發展共享製造,是順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趨勢、培育壯大新動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產出效率、促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中國發展共享製造擁有獨特的自身優勢,也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義。

共享經濟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中國是製造業大國,也是互聯網大國,如果能夠把兩個優勢結合起來,將形成疊加效應、聚合效應和倍增效應。在滿足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和多樣化需求方面,共享經濟對推動中國傳統制造業生產體系的重構,可能會產生多維度影響。

一是實現製造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共享經濟有效減少資源閒置,實現以更少資源滿足更多需求,是迄今為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最佳模式。共享製造可以盤活製造資源,減少資源浪費。在傳統生產模式下,多數製造企業都會存在一定的淡旺季產能失衡問題,而且生產週期不穩定,造成旺季生產能力不足、淡季加工能力閒置,無形中加大了生產成本。依託共享製造平臺,企業間生產能力可以錯峰利用,實現淡季不淡、旺季不愁。比如南方一家服裝生產加工企業,原本擁有2條生產線、70多臺機器,依靠傳統客戶資源,生產線利用率大概只有50%至60%,在六、七、八月服裝行業銷售淡季,企業生產線幾乎處於停工狀態。後來通過一家服裝領域的共享平臺,企業將生產線空閒檔期提前發佈在網絡平臺,客戶資源遍佈全球,兩條生產線的利用率提高一倍,產量和收益也實現翻番。

二是降低交易成本。在共享經濟模式下,製造體系中研發、設計、製造、運輸、服務等各個環節和各類製造資源都將匯聚在共享平臺,供需直接對接,減少了交易環節,並通過大數據等技術實現智能化匹配,可以極大地降低交易成本。同時,平臺建立有一整套信用保障和糾紛解決機制,確保交易順利完成,雙方利益不受侵害,有效解決了資金拖欠的“三角債”等問題。

三是形成新型網上產業集群。共享製造平臺匯聚大量同類或相關企業,形成不受地域限制、時間限制、數量限制的網絡化產業集群,其功能和效率遠非傳統線下產業集群可比。

四是不斷產生新供給新需求。海量的供給方和需求方積聚在同一個共享平臺上,就會逐步形成一個大型生態系統,新需求、新供給就會被引發出來,新物種就會不斷產生。

五是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共享經濟本身擁有的開放性、個性化、靈活性、合作性等特徵,能夠推動當前中國孤立、分散、低價值、低效率的製造體系向完整、高價值、高效率的製造業體系轉型。平臺化運行機制,有助於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對於多數企業來講,可以更多關注於自己的長板,而短板問題可以通過共享來解決。

六是賦能中小微企業。一直以來製造業的進入門檻高是因為它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成本,一家制造企業若想成立,需要購置或租賃土地、興建廠房、招募工人、購買設備等。隨著智能製造的發展,企業智能設備的購置、信息管理系統的搭建等也是一筆高額的成本。一旦企業失去訂單,這些資產就會變成沉沒成本。而共享經濟改變了原有的商業模式,隨著越來越多的大企業開放資源,中小企業可以通過以租代買、按時付費等方式,低成本地共享大企業的優質製造資源和雲計算服務,製造業的創新門檻會不斷降低。

共享製造通過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重構供需結構和產業組織、為中小微企業賦能,為激發創新活力、培育發展新動能、有效推進供給側改革提供了強大動力。為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共享製造可以提供抓手、路徑和動力。

三、 共享製造做什麼?

理論上說,所有制造資源都可以被共享。所有制造企業既可以通過共享讓自身擁有的資源發揮更大作用,也可以通過共享從別的企業那裡獲取所需要的資源。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共享的重要資源會不一樣。對於整個製造業而言,不同發展階段共享的內容、目標、任務也會有所不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共享製造的種類進行劃分。

1.完全共享與不完全共享

從平臺參與者數量特徵看,共享製造可以分成完全共享和不完全共享兩大類。

完全共享是指供給方和需求方都是無限的,一個平臺上可以集中海量的供給方和海量的需求方。這也是共享製造的典型模式,一般會由第三方搭建共享平臺。

不完全共享又可以分成單一供給方和單一需求方兩種模式。

單一供給方共享製造模式是指供給方只有一家企業提供資源,服務對象是全社會所有企業。比如一家企業對社會開放自身擁有的相關製造資源,包括生產線、實驗室、雲計算等。

單一需求方共享製造模式是指平臺上供給方眾多,但需求方只有一家,一般是指一家企業整合社會製造資源滿足自身發展需求的共享活動。這一模式往往適用於大型企業或行業領頭企業。

2.多種主體形式的共享製造平臺

從平臺發起者看,目前在國內開始出現以下幾種類型的共享製造平臺:

一是互聯網創業者發起組建的產能共享平臺。如深圳“硬蛋科技”平臺以智能硬件為重點,到2019年底連接了15000多家供應鏈廠商,聚集了20000多個硬件創新項目,已經把服務推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寧波“生意幫”是一家協同製造眾包平臺,集成了12000家工廠入駐。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工廠”平臺匯聚了約3萬家服裝加工企業和1000萬家企業商鋪,全球註冊企業用戶超過1.2億個。

二是行業主管機構牽頭打造的產能共享平臺。如航天科工旗下的“航天雲網”平臺三年來註冊企業達275萬戶,接入高價值設備92萬套,成交金額超3000億元,企業客戶分佈於全球202個國家和地區。

三是行業龍頭企業牽頭打造的垂直型產能共享平臺。如瀋陽機床廠搭建了智能機床共享平臺,集成了1萬多臺智能機床,提供設備租賃服務。

四是製造企業依託優勢資源搭建的眾創型共享平臺。如海爾的“海創匯”平臺匯聚了1300多家風投,吸引了4000多家生態資源,孵化和孕育著2300多家小微創客公司。深圳市五鑫科技公司創立的“Mould Lao眾創空間”圍繞模具的研發生產提供多種資源共享服務,發展勢頭很好。一些地方開始出現的“共享工廠”也多屬於這一類型。

3.共享製造的三大發展方向

從共享內容看,按照產業價值鏈主要環節,結合共享製造現實發展需求,共享製造有三個發展方向,即製造能力共享、創新能力共享、服務能力共享。

一是製造能力共享。聚焦加工製造能力的共享創新,重點發展匯聚生產設備、專用工具、生產線等製造資源的共享平臺,發展多工廠協同的共享製造服務,發展集聚中小企業共性製造需求的共享工廠,發展以租代售、按需使用的設備共享服務。

二是創新能力共享。圍繞中小企業、創業企業靈活多樣且低成本的創新需求,發展匯聚社會多元化智力資源的產品設計與開發能力共享,擴展科研儀器設備與實驗能力共享。

三是服務能力共享。圍繞物流倉儲、產品檢測、設備維護、驗貨驗廠、供應鏈管理、數據存儲與分析等企業普遍存在的共性服務需求,整合海量社會服務資源,探索發展集約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服務能力共享。

4.近期目標和重點任務

根據《指導意見》,發展共享製造要求“積極推進共享製造平臺建設,把生產製造各環節各領域分散閒置的資源集聚起來,彈性匹配、動態共享給需求方。鼓勵企業圍繞產業集群的共性製造需求,集中配置通用性強、購置成本高的生產設備,建設提供分時、計件、按價值計價等靈活服務的共享製造工廠,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和價值共享。創新資源共享機制,鼓勵製造業企業開放專業人才、倉儲物流、數據分析等服務能力,完善共享製造發展生態”。

針對我國共享製造現階段的發展特點和主要問題,共享製造的重點任務集中體現在平臺、集群、生態和基礎4個方面。一是培育發展共享製造平臺,積極推進平臺建設,鼓勵平臺創新應用,推動平臺演進升級。二是依託產業集群,探索建設共享工廠,支持發展公共技術中心,積極推動服務能力共享。三是創新資源共享機制,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優化完善標準體系,完善共享製造發展生態。四是提升企業數字化水平,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安全保障體系,夯實共享製造發展的數字化基礎。

四、共享製造怎麼做?

共享製造發展需要政府、平臺、企業等各方面共同努力。

目前產能共享發展還面臨一些困境:多數製造企業對共享製造還缺乏瞭解和認識,無法參與到共享經濟中來;很多地方的產業政策還沒有顧及到共享製造新業態,關注和支持力度不夠;多數共享製造平臺還處在起步階段,商業模式和能力建設需要完善,發展過程中受到信用數據共享難、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現有法規政策不適應新業態發展等多方面因素制約。這些困難既是共享製造發展的阻力,也是共享製造發展的潛力所在。找到痛點,集中發力突破瓶頸,共享製造就可以迎來真正的春天。

1. 換個玩法兒,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

共享經濟為製造企業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活學活用共享經濟思維,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

對所有制造企業而言,轉變發展理念都將是頭等大事。首先,企業領導要帶頭學習共享經濟相關知識,把握共享經濟發展規律和模式創新基本原理,認識共享經濟發展是大趨勢。其次,組織開展共享經濟知識培訓,逐步樹立以共享促創新、以共享求發展的新理念。再次,鼓勵全員創新,將共享經濟基本原理與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制度創新相結合,探索企業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增強企業活力和創新力。一般而言,企業可以從三個角度尋求共享製造的突破口。其一,將優勢資源共享出去。檢討企業擁有的廠房、設備、生產線、實驗室、銷售渠道、售後服務能力等各類優勢資源是否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嘗試用共享經濟的方式讓這些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其二,將緊缺資源共享進來。對於企業緊缺的資源,如人才、技術、設備、資金、渠道等,嘗試用共享的辦法來獲取。其三,用共享的方法提高各環節經營運作效率。比如,在研發環節可以鼓勵全員創新,搭建“人人創客”平臺,可以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產品創新;在生產環節,可以委託生產,租賃設備、廠房、生產線;在銷售環節,可以共享渠道、物流,可以採取眾籌眾投、以租代售、個性化定製等模式,也可以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銷售和服務。

有條件的大中型企業可以搭建垂直行業共享製造平臺,從做企業轉向做平臺,從做產品轉向做生態。平臺化、生態化是所有產業發展的大趨勢,將來會形成“業業有平臺”的局面,但目前各細分領域都還處在探索階段。一般而言,行業龍頭企業、產業集聚區領頭企業等都一定的能力基礎,有機會在垂直細分市場打造出一個全行業或區域性的共享製造平臺。即便沒有能力成為全行業數一數二的大型平臺,企業自身發展也應儘量逐步實現平臺化運營、生態化擴張。

小微企業可以積極利用已有共享製造平臺,增強創新能力,擴大生存空間。對於眾多小微企業,構建大型共享製造平臺的可能性不大,但利用已有平臺提升自身實力的機會還是很多的。目前製造領域在研發、設計、生產、檢測、物流、渠道、服務等各個環節都已經有大量的共享平臺存在,上面集中了海量的供給與需求,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機遇和市場空間。

平臺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國家鼓勵共享製造發展的政策環境,加快資源集聚,加大創新力度,提升服務能力。

2.進一步完善發展環境,構建共享製造生態

認識決定選擇,行動決定結果。共享製造剛剛興起,不同地區、不同領域情況差別很大。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制度創新、理念創新,是方向,也是選擇。不同的認知和行動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政府部門在共享製造發展過程中將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強共享經濟尤其是共享製造的研究、培訓和宣傳。及時總結推廣成功經驗與做法,形成示範案例,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持和創新發展共享經濟尤其是共享製造的良好氛圍。

推動示範引領。在服務型製造示範遴選活動中,面向基礎條件好和需求迫切的地區、行業,遴選一批示範帶動作用強、可複製可推廣的共享製造示範平臺和項目,及時跟蹤、總結、評估示範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經驗,加強典型經驗交流和推廣,進一步推動共享製造在不同行業的深度應用和創新發展。支持共享製造企業積極申報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先行先試,開展共享製造試點,及時跟蹤、總結經驗,培育共享製造優秀供應商,形成共享製造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

強化政策支持。鼓勵行業主管機構、行業領頭企業搭建共享平臺,在資金扶持、金融信貸、科研獎勵、稅收優惠、服務創新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助力實現“一業一平臺”。政府產業基金、各類優惠政策等對共享製造要多看一眼,對已經成型且有較好發展前景的創新平臺要“見苗澆水”,盡力扶持,鼓勵和引導各類風險基金更多支持產能共享平臺發展。積極利用現有資金渠道,支持共性技術研究與開發,開展共享製造平臺建設與升級、技術應用創新、製造資源採集系統開發、共享工廠建設等。深化產融合作,引導和推動金融機構為共享製造技術、業務和應用創新提供金融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制定出臺支持共享製造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

創新監管,完善生態。要深化改革創新,進一步破除製造業企業進入服務業領域的隱性壁壘,持續放寬市場準入。對於共享製造新業態,要堅持“鼓勵創新,包容審慎”基本原則,堅決改掉不適應新業態發展的法律、標準和政策條款。在紮實推進信息共享的同時,強化信用體系建設和知識產品保護。充分發揮平臺、參與者和社會力量,儘快形成協同治理新局面。

作者:張新紅,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來源:中國服務型製造聯盟秘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