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新聞內參

[要聞精選]:

一、四部門部署開展打擊森林草原違法用火行為專項行動

二、交通運輸部:國慶中秋假期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

三、上海經信委:加快發展臨港新片區智能芯片等高附加值新興產業

四、央行副行長:數字人民幣正進行內部封閉測試

五、恆大辟謠:憑空捏造、純屬誹謗

六、四部門聯合發文促進5G產業投資

七、金龍魚明天打新 可能是今年最容易中的新股

八、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將於下月在深圳舉辦

九、高德地圖上線iPhone版AR駕車導航

[事件解讀]:

一、樓繼偉:現有5G技術很不成熟 數千億級5G投資找不到應用場景

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表示,基礎設施適度超前是必要的,但有些方面過度超前,抬高了用戶成本或不可持續的公共部門債務。現有5G技術很不成熟,數千億級的投資已經佈下,而且運營成本極高,找不到應用場景,今後消化成本是難題。(界面新聞)

二、首個“省網”以市場化方式融入國家管網

國資委消息,9月24日,國家管網集團與廣東省政府在北京簽署了《關於廣東省天然氣管網體制改革戰略合作協議》。這是首個以市場化方式融入國家管網集團的省級天然氣管網,標誌著國家管網集團組建邁入新階段,國家油氣體制和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進一步落地。(同花順)

三、機構調研一個月猛增3000多次

 節前市場震盪加劇,你以為機構情緒也很低迷嗎?實際上,震盪了2個多月後,機構調研上市公司的頻次反而有提升跡象,優質公司的投資機會受到了重點關注。

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來,截至9月24日,機構調研次數環比增加3162次,總次數高達15577次,受調上市公司總數環比也增加了285家。

 業績驅動股成調研重心

 相比今年上半年主要由流動性推動的估值上升行情,隨著市場震盪的延續、加劇,業績驅動型行情下,機構對投資標的質地也越來越看重,單純的抱團取暖已經“玩不轉”。從機構最新熱門調研股來看,公司業績成為了一項核心要素。

 比如9月22日,包括高毅資產、淡水泉投資、歌斐資產在內的221家機構調研了興齊眼藥,該公司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虧損,但在二季度,其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 1531.48萬元,同比增長167.48%。

 同日,受到170家機構調研的德賽西威也擁有不錯的上半年業績,重陽投資、淡水泉投資、景林投資等均參與了調研。

 財信證券認為,該公司2020年上半年的營收遠高於汽車行業的銷量增速,也高於市場預期。這表明該公司新產品、新客戶正逐步上量。同時,營收的提升也帶來了利潤率的大幅改善。在汽車下半年市場銷量有望回暖的預期下,淨利潤有進一步提升的可能。

 從9月受調總次數超過100的上市公司來看,多數公司有不錯的業績表現,比如寧波銀行、洽洽食品等。(同花順)

[個股利好]:

兄弟科技:披露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0年前三季度盈利9,000.00萬元-11,700.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68.17%-508.62%。

眾興菌業:披露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0年前三季度盈利10,649.93萬元-12,227.7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0.00%-210.00%。

百潤股份:披露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0年前三季度盈利36,567.20萬元-38,852.6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0%-70%。

元隆雅圖:披露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0年前三季度盈利10,666萬元-12,30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50%。

比音勒芬:披露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0年前三季度盈利34,240.28萬元-35,796.6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15%。

恆華科技和龍泉股份:擬大額回購

首鋼股份:擬55.74億元收購京唐公司19.18%股權

萬華化學:自2020年10月份開始,公司中國地區聚合MDI分銷市場掛牌價19600元/噸(比9月份價格上調2600元/噸),直銷市場掛牌價19600元/噸(比9月份價格上調2600元/噸);純MDI掛牌價19800元/噸(比9月份價格上調1800元/噸)。

新通聯: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通聯道威以101,500萬元收購湖州衍慶持有的華坤衍慶70%股權,華坤衍慶持有華坤道威51%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將間接控制華坤道威51%股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