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正把國家送人的,堯舜只是傳說,他卻是真的這麼做了。

周武王姬發打敗商紂王之後,建立了周朝,由於國家幅員遼闊,而且有功之人眾多,就分封了天下,後來諸侯割據,漸漸的出現了七個勢力較大的國家,這就是秦、楚、燕、韓、趙、魏、齊七國。


歷史上真正把國家送人的,堯舜只是傳說,他卻是真的這麼做了。


今天咱們要說的就是七國之中的燕國,燕國的始祖是燕召公姬奭。周武王伐滅商紂之後,將召公封在了燕。召公治下的燕國,國富民強,深受人們的愛戴。

燕王噲三年。蘇代為了齊國出使燕國,燕王噲問他:“齊王這個人怎麼樣?”蘇代回答說:“齊王一定不會稱霸。”“為什麼呢?”燕王噲疑惑不解地接著發問。蘇代不慌不忙地說出了他的答案:“因為他不能信任他的大臣!”

歷史上真正把國家送人的,堯舜只是傳說,他卻是真的這麼做了。


當時燕國的重臣是子之,蘇代之所以這麼回答,是想用這樣的方法刺激燕王尊重子之。經過蘇代這麼一激,燕王噲果然上套了,他越來越信任子之。軍國大事全都由子之一人決斷。

作為回報,子之送給蘇代一百斤黃金。而這個蘇代,就是大名鼎鼎的蘇秦的兒子。


歷史上真正把國家送人的,堯舜只是傳說,他卻是真的這麼做了。


齊國是燕國的仇國,既然齊王不能做到信任大臣。燕王噲決定反其道行之,他要充分信任他的丞相大臣子之。思考再三,他決定效法堯舜,將國家託付給子之,這樣既能使自己具有堯舜那樣的品德,又表現了自己對於大臣的信任。

燕王噲這個人一心想當堯舜,既然如此,那傳位就要傳的徹底,燕王噲將任命官員都印信都收繳起來交給子之。自此之後,燕王噲的禪讓最終完成,子之開始坐在朝堂,行駛君王的權力。而燕王噲也就不再處理國家的政事,反而甘願成為子之的臣子。

歷史上真正把國家送人的,堯舜只是傳說,他卻是真的這麼做了。

燕王噲想成為聖君的想法是好的,只不過他選錯了方法。當時的時代離禪讓制已經很久了,嫡長子繼承製作為國家制度早已深入人心。而燕王噲棄嫡長子不立,反而選擇了外人當國君,這種做法與制度不符。自然會受到人民的反對。而那個被選中的子之,無論他是怎麼取得君位的,在人們的眼中,他都是一個篡權奪位的陰謀家。

歷史上真正把國家送人的,堯舜只是傳說,他卻是真的這麼做了。

但是當時的國家一直是繼承製度,子之這個王位不僅坐不穩,而且還會擁有大量的反對者。第一個反對者就是那個本該繼位的燕太子平。另一個方面,由於燕國君位傳承發生重大變故,就招致了國外勢力的覬覦。這個外國勢力就是燕國的鄰國——齊國。

齊國假借幫助燕太子奪回王位開始準備出兵,燕太子以為齊國願意幫助自己,所以就加快了攻打子之的時間。太子集結士兵攻打子之,但力量不足,一時無法攻克,但因為太子的這次攻打,造成了燕國國內幾個月的動盪。死亡的百姓達到了數以萬計。

歷史上真正把國家送人的,堯舜只是傳說,他卻是真的這麼做了。

齊王在燕國動盪的這個時機,派遣軍隊進入燕國。燕國的百姓以為齊軍是來幫助他們平定內亂的,都夾道歡迎齊軍的到來,士兵們不出來應戰,城門也不關閉,於是齊軍順利進入燕國都城。

歷史上真正把國家送人的,堯舜只是傳說,他卻是真的這麼做了。

而進入燕國國都之後的齊軍,也撕了“解放燕國”的面具,齊軍士兵在燕國都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隨意搶奪燕國的財富,婦女。燕國百姓才真正明白,齊軍不是友好的使者,而且一群披著羊皮的侵略者。

王位,至高權柄,燕王噲這個想法是好的,至少其用心是好的,覺得子之賢能,想禪位於他使燕國強大。但是卻不切實際,沒有考慮當時的情況,只是一心想讓國家強大,讓自己成為堯舜這樣的聖人,最後讓燕國慢慢走向了滅亡。

這就是歷史明確記載了的禪讓皇位的第一人,大家覺得他的做法是對的嗎?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