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項目信息

項目地址:重慶市南岸區南山崇文路中段

開發商:融創重慶置地&聯發集團(重慶)

業主單位:重慶誠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甲方管理團隊:融創重慶置地景觀部

景觀設計單位:重慶緯圖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建築設計單位:AOE事建組建築設計諮詢(北京)有限公司

景觀施工單位:重慶吉盛園林景觀有限公司

雕塑設計及製作:重慶雅迪雕塑

軟裝設計及安裝:深圳矩陣

標識設計:上海柏熙標識

標識製作:重慶都彭廣告

攝影:三稜鏡攝影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在重慶,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南山。他是重慶森林裡的森林,是山城腹地中的高山。你可曾真正認識過他?

南山是重慶的後花園,把最原始的森林和充沛的負氧離子珍藏於自然大境之中。南山是重慶龍脈之所在,有老君洞、塗山寺,是道家及佛門的清修淨地,實乃福澤勝境。

南山見證了塗山窯、黃桷古道的歷史,留下了太多文人墨客的足跡及墨寶。南山的人文氣質一直延續到今天。在山曉項目的設計中,我們希望能夠把南山認真、嚴肅、謙和的再解讀一次。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於是,在山曉生活美學館景觀設計中,我們提出了這樣的一個主題。“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山城美景無數,然南山只有一座。骨子裡的南山情結,重慶森林裡的隱逸生活。一城煙雨,一座高山。一廬詩意,一院平生。我們從南山周邊的自然及人文(如黃桷埡、老君洞、黃葛晚渡、文峰閣等)景觀中汲取了意象元素,得到十個具有南山特色的關鍵字(灘/埡/岫/竹/渡/閣/松/橋/巷/院)。通過對南山自然生境的轉譯,對人文精工畫境的雕琢,最終昇華為具有南山表情的詩化意境。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灘洄潮落知馬蹄,埡澗夕照染琉璃。

岫外橫嶺隱夢雲,竹徑螢火照歸人。

渡下離舟楓映門,閣中霓虹入星辰。

松間石泉繞青壁,橋漪松影浣雲樓。

巷桷罄音拂春嶺,院內海棠掩幔亭。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12800塊琉璃砌築成的影壁入口,配搭定製雕塑,提升價值感,同時形成具有橫向延展昭示的空間界面。以薄水比擬江灘,雕塑為馬,原由白居易路過此地有詩云“塗山來去熟,唯是馬蹄知”。另,此地臨近黃桷埡,黃桷埡的夕陽染黃了南山的歲月。由此有了那句:“灘洄潮落知馬蹄,埡間夕照染琉璃”。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作為抵達售樓部前的節奏蓄勢,拉長的走廊適當收縮空間節奏,採用屏風式景牆增加空間層次及序列感,從牆外“穿越”至內的馬匹,寓意唐宋南山文化與當下的時空交疊。在簡約的空間中有節制的表達禮儀感,天、地、牆三種不同材質的交接,實現完美對縫。

由南山的山洞文化(老君洞、龍洞),節點取意為“岫外”,意為山洞外的風景。通過洞窗,橫看建築與景觀、雲霧與遠山的交融,是為“岫外橫嶺隱夢雲”。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南山有竹。竹在川渝地區民居文化背景中,有家的象徵(傳統民居家後通常為竹林)。作為橫向路徑的延伸段,以竹林夾道豐富空間形式。特別採用竹竿星星燈,似螢火蟲飛過頭頂,點亮上空,營造“竹徑螢火照歸人”的暖心意象。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渡下”,取自巴渝十二景之一”黃葛晚渡”。船型雕塑寓意渡口的迎來送往,渡口的山門是重慶老碼頭下半城城門的現代手法演繹,一棵雞爪槭在一側映襯碼頭的“城門”。詩裡“渡下離舟楓映門”的意境正是如此。“渡下”——具有文化意味的題字,點綴素雅的牆面。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閣中”的靈感取自南山的文峰閣,將傳統的塔形構築物倒立在水面,水中倒影中可見一個正立的亭,從逆轉的空間畫面中引發關於現實與虛幻之間的哲思。亭內頂部的三稜鏡,在特定的時間點,可以投射一道彩虹到亭內。在亭內禪定,水裡的星星燈與亭內的彩虹,宛若夜晚與白晝的對話。是為“閣中霓虹入星辰”。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松間”場景的由來。特選的38棵全冠移植的古松,高低錯落,營造隱逸而寧靜的基調。景牆圍合的空間,讓視線內向,為下一刻建築入口前的空間開敞做欲揚先抑的鋪陳。泉水蜿蜒,從牆壁的縫隙中流入大水院中,遂為“松間石泉繞青壁”。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此節點意圖營造”橋漪松影浣雲樓”的意境,橋的影子、松的影子、樓的影子可以在水的漣漪中氤氳在一起。在橋上駐足停留,畫面具有縱深感,“蓋門松”給人以深刻印象。以微拱的長橋導入售樓部,營造儀式感的同時,豐富遠景視野中的立面層次。簡約的橋面,通過豐富欄杆的細節提升細膩感,金屬線條類地毯的延伸,強化入口的禮儀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商業街定位為具有文創氛圍氣息的街巷空間,景觀採用較厚重的灰色系石材與建築乾淨的白色形成互補,現代極簡與寫意拙樸的對撞。挖掘南山天然泉水,以泉水造景,以泉水養生,地緣獨享的泉水生活方式。現代的手法做傳統文化中的古巷,古街雖不復,但餘鐘磬音。鐘樓的嗡鳴拂過背景中的南山最高峰——春天嶺。而“院內”,描述的是街尾一牆之隔的住宅區內的景緻。院內的海棠幾枝,亭中的故事如何?由於樣板房區域暫未呈現,需待來年春曉。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番外:山曉造景記趣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尋松記

關於38棵松樹的故事。松樹對於本項目的效果呈現至關重要。在前期,先後考察了內蒙、廣東、杭州、山東的資源,從樹形、松樹的品類、生長習性包括成本維度等角度進行了考察與考量。同時,通過對施工圖及設計效果的理解,對每一棵松樹進行了單獨的標號,精準限定其具體的規格和形態肖像。選松的過程是有趣且糾結的。每天從日出開始,到日落看不清樹形為止。現場號苗後,再反覆返回空間模型進行比對。三天兩夜,最終從50餘棵初選中,選定了最後的38棵獨一無二的松樹。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相石記

置石,向古典園林致敬。我們相信,好的造園,每塊石頭的點位及形態都是理性與感性的融合。首先是選石,我們理想中的置石是自然且有稜角的,長,瘦,拙,非小庭院中常用的經過人工雕琢修飾的石塊。它需要體現自然大境中來的雄輝之氣。為了找到這樣的感覺,需趕在採石場爆破後,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選擇一些在雷管的作用下裂痕自然的條石。施工單位與甲方設計師一起在具有滑坡風險的亂石堆中攀援而行。相石,也是在相心。再就是置石。石塊的重量單塊輕則幾十斤,重則一兩噸。我們可以藉助吊車搖臂落位,但現場的條件是很難二次調整。雖談不上落子無悔,但必須對松樹、灌木的空間預留可能。需對圖紙瞭然於胸,並持續在現場做設計。在過程中,充分體會了古時造園人的匠心與樂趣。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理水記

南山的泉水是重要的地緣文化,同時結合王維的詩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山留”中的意境,我們選擇了採用石材供應商庫存老舊的虎皮石碎片立貼,作為溪流的池底,採用不鏽鋼板來規範其曲線的走形。在規格的選擇及鋪貼方式上,在現場多次打樣。保證其形亂而意不亂,且具有流動感的肌理感受。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造物記

溯源文化,轉譯土地是我們一直在堅持的事。項目基地背後是古時馬幫運送鹽茶的古道遺址,另有唐代詩人白居易曾醉酒後,騎馬路過此地,寫下“塗山來其熟,唯是馬蹄知”的詩篇。由此,我們認為“馬”是項目的精神圖騰之一。介於現代、簡潔的環境設計風格,我們希望馬的形象可以脫離“古”的感受,並植入當代藝術的審美趣味。最終,我們選取了徐悲鴻的“雙駿圖”作為門口馬匹的動態,糅合薩爾瓦多·達利的“永恆的記憶”中“時間融化”的柔軟的形感,和雕塑藝術家一起實現了對傳統文化的現代演繹。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結語

山曉項目從設計伊始,到展示區初步呈現,歷時兩年之久。概念和想法都在經受時間的考驗,能夠保持原來的模樣呈現,是基於對土地文化和項目內涵內斂、謙和的轉譯。也許,好的設計往往會讓你忘記設計本身的技巧,山間的風、林中的霧、光影、水聲、甚至是氣味,都會通過某個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畫面,給你驚喜。

重慶市|山曉生活美學館——十遇識南山,三境任平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