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1《這樣讀書就夠了》

拆1《這樣讀書就夠了》

關於本書和作者

本書是趙周老師的作品,出版於2012年12月,全書12.79萬字,主要目的是要幫助職場新人快速轉變學習思想,強調學以致用、以讀者為核心的讀書法,讓你的學習能力快速增。

核心觀點

這本書主要是引導學習者利用拆書家的思維方式讀書,拆書。而拆書家的思維方式是聯結經驗,學以致用的,在引導學習者拆書的過程中不僅自己獲得成長,獲得拆書幫職場核心能力KC,也幫助學習者在不知覺中成長為自己的拆書家。

正文

大家好,我是blueblublb,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書叫《這樣讀書就夠了》。首先作者在引言部分通過大師劉一秒的例子告訴我們價值不菲的培訓內容其實都是出自經典的圖書中,那麼為什麼人們不自己讀書而寧願斥巨資參加培訓班呢?因為人們不愛看書。但人們不愛上班,為什麼仍然每天朝九晚五去上班?因為上班收益可見。怎麼讓讀書也能得到明確收益呢?用成人學習理論來說就是,學習者把圖書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能力。

讀書為什麼這麼難?這是成人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沒時間、沒精力。這是壓力與學習的矛盾。麥卡盧斯基的生存餘力理論模型:一個人總是在他需要的精力與可提供的精力之間尋求平衡。消耗精力的叫生存負載,生存負載包括外部負載(來自工作、家庭)和內部負載(來自個體不斷髮展的生活期望);處理負載的叫生存力量。生存力量同樣也包括外部力量(源自家庭、人脈、經濟能力)和內部力量(就是個人的能力、經驗)。生存力量除以生存負載就是生存餘力,一個人要從事學習活動,必須擁有一些生存餘力。看不懂、記不住,這是搞錯了學習主體。以學習者為主體,只關心能不能通過閱讀提升自己的能力帶來行為改變,而不是看不懂、記不住。

閱讀本身不能創造價值,理解和記憶都不能,只有改變行為才有可能創造價值。改變行為只發生在把讀書或者聽來的知識結合自身經驗進行反思之後。這裡,作者舉了杜拉拉在跟李斯特彙報工作時的例子,告訴大家,體現專業的一個基礎要求就是注重事實,關注細節。說事實比說觀點有效,更能影響人。說事實的要點就是講出細節,細節說服人,細節打動人,細節就是力量。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看不下去。這是學習目的不明確的問題。莫提默·艾德勒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說:你買了一本書,就像是買了一項資產,和你付錢買衣服或傢俱是一樣的。但是就一本書來說,付錢購買的動作卻不過是真正擁有這本書的前奏而已。要真正完全擁有一本書,必須把這本書變成你的一部分才行,而要讓你成為書的一部分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去寫下來。對已經習慣做筆記的人來說,書本前面的空白頁通常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會保留這幾頁以蓋上藏書印章。但是那不過表示你在財務上對這本書的所有權而已。書前的空白頁最好是用來記載你的思想。你讀完一本書,在最後的空白頁寫下個人的索引後,再翻回前面的空白頁,試著將全書的大綱寫下來,用不著一頁一頁或一個重點一個重點地寫(你已經在書後的空白頁做過這件事了),試著將全書的整體架構寫出來,列出基本的大綱與前後篇章秩序。這個大綱是在測量你是否瞭解了全書,這跟藏書印章不同,卻能表現出你在智力上對這本書的所有權。作者說,這是研究型的學習法,是對書負責。是致用類圖書的閱讀方法。而投資收益率最高的學習方法是如果書中有一個地方讓你想到自己的工作,就可以合上書琢磨一下可以怎樣將其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在學習思路上,青少年學習和成人學習是不一樣的。成人教育學主要有五大公理:自我導向,成人學習者能夠參與診斷自身的學習需求、規劃、實施和評估自身的學習經驗。強調主動參與,強調一種學習氛圍,使學習者得到認可、尊重和支持,師生間存在相互交流、共同探索的精神;關聯經驗,有效的學習是基於學習者的經驗、充分利用學習者經驗;強調實踐,個體的表現取決於他做此事的能力和意願,能力和意願的組合叫做準備度。成人的學習準備度傾向於實用,選擇學習內容,首要考慮是否用得上,判斷學習效果的衡量標準是是否用上了;聚焦於解決實際問題,隨著個體的成熟,個體的時間觀會發生變化,從知識的未來應用轉向立即應用,成人學習就是問題中心的學習,足夠解決問題就好;內在驅動,成人更多的是受到內在因素(希望解決問題、增加能力和自我實現)而非外在因素(考試、考核、證書)的驅動而學習。

那麼簡而言之該如何解決成人學習的問題呢?1、成人學習不要求讀完全書,不考試,用零碎的時間,輕鬆、愉快、有效,不會成為新的生存負載;2、成人學習是以學習者為核心,而不是以書或培訓師為核心;3、成人學習致力於能力提升和行為改變,而不是致力於知識的整理與記憶。

這也是為什麼培訓要比自己讀書貴幾百倍的原因,培訓在課前調研的時候,是以瞭解學習者目前在此主題上的知識、經驗、問題、期望,在此基礎上設計或調整課程的,這正是五大公理中的自我導向原則(更容易理解知識-體驗);學習者在培訓中被提醒去回憶自己過去的做法、見聞,然後經過批判性反思,加工自己以往的經驗。通過現場測試,清晰自己的風格習慣,知道自己的水平,明確自己的差距,這是在關聯經驗(將知識與自己的經驗聯繫-反思);在培訓中能做到即學即練,現場反饋,這是強調實踐原則(更容易應用知識-體驗);培訓時會鼓勵學習者講出自己的具體問題來討論,怎樣應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要求學習者詳細規劃課後應用的步驟和情境,這是聚焦於解決實際問題(對知識的印象更深刻-反思,對知識進行第一次實踐-體驗);培訓容易調用學習者很多感官,有效地幫助其理解、思考和記憶,這是內在動機(在演練後得到點評-反思)。培訓把書中的知識以成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展現出來,把知識拆解為能力,這其實就是I(interpretation理解),I(引導促進)=以學習者為中心+激活經驗+促動參與+催化應用。而反覆的體驗反思,可以更好地將知識變成自己的能力,改變自己的行為,將知識應用到工作和生活中。這個過程就是A(appropriation拆解)。

根據學習者學習能力的高低分為三種類型。

初級學習者,把書本當權威,認為學習的主要任務是從所呈現的材料中找出正確的答案。職場工作者是典型的初級學習者,發現自己某方面需要提升的時候,就是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考試,去解決變化中遇到的新問題。

高級學習者,只對自己的能力提升負責,而不是對書或者老師負責,能主動有效的學習,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會聯繫自己的經驗,設想日後的應用,而且日後真的會應用。能力增長很快。他們有時會順著書的思路加工,難以超越圖書本身去思考。習慣性的提出質疑,質疑讀到的知識,質疑自己過去的理念,思考這些知識與我有什麼關係,搜索對照自己過去的經驗,追問現象背後的本質,思考規劃怎樣用新的知識去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一邊提醒自己,要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給出自己的經驗,告訴自己這裡讀的慢一點,那裡讀的快一點;一邊加工自己的案例,把知識拆為已用。

學習促進者,就是拆書家,可以指導他人學習,進一步強化自己的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和思維能力。通過教會別人而深刻掌握某個知識。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