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建築與禪文化丨不照搬中國左右對稱形式,有獨特的建築風格

日本的大和民族從古至今都是一個以學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所見長的民族,日本在古建築上的表現則更加明顯。作為日本的鄰居,

中國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日本所要借鑑的主要對象。所以在日本的古建築裡,總有一些建築或多或少的透露出中國古建築的影子,例如奈良縣的法隆寺。整個寺廟的佈局參考中國南北朝時期寺廟的佈局,但是並不是完全類似,大家如果看看法隆寺的平面圖又不難發現——這不是一個左右軸線對稱的寺廟。日本為何不照抄中國的左右對稱形式呢

日本古建築與禪文化丨不照搬中國左右對稱形式,有獨特的建築風格

地形地勢對日本建築有什麼影響

地形地勢對建築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只要是建築物,地形地勢是一定會影響其建築物的表現形式的。像中國西藏的布達拉宮,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布達拉宮建於西藏市區的瑪布日山上,可以說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宮殿建築群。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自然便是位於北京的故宮了,甚至可以看西方的一些宮殿,如法國的凡爾賽宮等,這兩所宮殿建築,都是一個對稱結構,但是布達拉宮並非如此。其根本原因很明顯,布達拉宮依山而建,受地形地勢的影響很大,不能保證宮殿的左右保持對稱形態。由此可以看來,這方面的影響對日本古建築的影響同樣適用。

(1)小區域地形地勢對日本建築的影響

這裡的小區域地形地勢是指小型建築在該地形所受的影響,日本絕大部分的寺廟,神社都適用

。這裡以日本奈良縣法隆寺為代表。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這片區域的地形地勢,奈良縣全縣地勢多山,其吉野川穀地橫貫中央,把奈良分為兩部分。其法隆寺位於奈良西北部的盆地之中,周圍被高山所圍,其寺廟周邊幾乎無平地。從整個法隆寺的表現來看,便無處不體現著最大化利用平坦土地的思想,這也就造成了法隆寺不堪規整的坐落佈局,也就更談不上左右對稱佈局了。

日本古建築與禪文化丨不照搬中國左右對稱形式,有獨特的建築風格

對比中國大致同時期的寺廟——河北省正定縣隆興寺,就能很看出兩者的區別。隆興寺是一座很典型的傳統寺廟,它完全體現出了一種中國古建築特有排布方式:坐北朝南,建築之間呈軸對稱左右排列分佈。從山門開始,左右兩邊鐘樓鼓樓對稱排布;到後方的大覺六師殿,摩尼殿;再到後方的戒壇,佛香閣等等,都是以中軸線呈左右對稱分佈

從這兩者的對比中,不難發現地形地勢對日本古建築影響之大。隆興寺位於河北平原,地形開闊平坦,受制約因素較少,所呈現出中國古建築的經典左右軸對稱分佈;

<code>法隆寺位於奈良西北部盆地之中,地形變化複雜,周圍多山,可利用區域較少,
在因地制宜進行修建時,自然而然的不用遵守中國古建築的左右對稱分佈。/<code>

假若日本的地理因素比較有利,國內多平原,或許他們的古建築會遵守左右對稱的形式吧。以上也只是一種推測,拿小區域的建築去代表日本古建築進行一種說明,也

具有一定代表性,畢竟日本的絕大多數的寺廟和神社都修建在山區,總體上還是屬於小區域的地形影響。除此之外,日本的一些古城,也是有中國古代城市的影子,當然,也有不一樣的地方。

(2)城市大區域地形地勢對日本建築的影響

從城市的角度來說,受到地形的影響可大可小,畢竟在比較大的一個區域範圍內進行建築活動對整體的佈局來說影響便微乎其微了,因為大家可以在一個大的框架裡進行建築活動,那麼這些建築自然也會遵守大的框架佈局。這裡就又要提到一個例子——平城京。平城京位於奈良市西郊,它是日本奈良時代的京城。而這座城市的佈局,和長安城基本一樣,兩者有點像孿生兄弟,很像,但又絕對不一樣。

日本古建築與禪文化丨不照搬中國左右對稱形式,有獨特的建築風格

通過對比長安城和平城京的佈局不難發現,它們都呈棋盤狀分佈;採用方正的佈局;平城京從朱雀大路進行分割,把整個城市分為左京和右京兩個部分;同時與長安城一樣,也有東市西市之分。雖然平城京只有不到長安城的四分之一,但是它仍舊與長安城有著天作之合

即使兩地如此相像,也仍然有不同的地方。首先平城京所分的左京右京並不是完全對稱的;其次作為日本奈良時代的統治代表,平城宮也並非是左右對稱的;最後,在城門的分佈上,平城京只有一座城門,也不呈左右對稱分佈的態勢

對於這種現象,還是要先從地形地勢來考慮。平城京的右京地區有些是溼地,這些地區的確不適宜就行建築活動,這還能理解,但是作為統治中心的平城宮,坐落於中軸線上,周圍並沒有溼地這類不利因素,為何也不遵循左右對稱原則呢?這裡的確讓人無法理解。

還有一點便是並不是所有的日本古都都不是左右對稱佈局的

日本古都京都就是一個基本對稱的城市,其右京長安與左京洛陽基本呈軸對稱左右分佈,統治中心平安宮也是完全對稱的。這裡不難看出,日本對建築左右對稱分佈的佈局並不是十分重視,不像中國那麼吹毛求疵,講究一種極為完美的對稱美。由此看來,地形地勢對日本建築佈局的影響也僅僅是一部分而已

日本古建築與禪文化丨不照搬中國左右對稱形式,有獨特的建築風格

宗教文化對日本古建築的影響

建築佈局形式受宗教文化這方面的影響較深,佛,儒,道這三種宗教文化滲透在日本古建築的表現形式中都皆有體現。

(1)儒,道,佛三種宗教文化對建築的影響

儒家文化應該算是中國最廣為流傳的一種文化了,古代中國的大部分皇帝都推行儒家文化來鞏固自己的統治,這在建築裡的表現尤為明顯。儒家文化側重於萬事要有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這種思想在建築的表現上要一定分出主次尊卑有禮皇權至上這幾種理念,最典型的例子非故宮莫屬。

道教文化對建築的存在形式也影響深刻。它追求一種“師法自然

”,即一切去追求自然而平衡,道教文化在中國園林裡的體現更多一些。

佛教文化就要體現出“空明”的境界,對稱平衡封閉相反的境界便是佛教文化所要追求的因果輪迴。由此它在寺廟,宮殿裡的表現是無處不在。

日本古建築與禪文化丨不照搬中國左右對稱形式,有獨特的建築風格

而日本也受到了這些文化的影響,日本國的君主當之無愧是日本的統治者,即使其權利被幕府將軍架空,也還是日本最高的精神領袖。在日本文化記載中日本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後裔,是神明,這和中國的皇帝很類似,不過日本的國君卻一直是以神秘而著稱。許多日本人可能一輩子都沒見過天皇,這是因為天皇認為自己是天照大神轉世,自己不是凡人。

為了保持這樣一番神秘感,他的住所自然不會像中國的宮殿那樣,威嚴大氣,無不顯示著權威。天皇不需要,他只需要保持自己的住所保持神秘感即可。他的住所設計理念自然也影響了其他的日本古建築,由此而來,其日本的古宮殿建築群,就已經有了脫離儒,道,佛三教所影響下的建築佈局的趨勢在本土化的過程中,他們進行了一些適合自己的改造不在一味的尋求原汁原味的左右對稱佈局

(2)日本本土化文化影響下的建築佈局形式的變化

日本作為一個學生,這些借鑑學習而來的思想意識形態自然而然的會在其自身的建築裡體現,但是這種體現並不明顯。這就不得不提到日本文化中一個特殊的存在——禪文化,這是一種冥想的文化,一種不以追求功名利益為主的文化,一種達到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

<code>禪文化要求做到“枯與寂”的修行境界,要做到隨自然之天性,不求世間之萬物的狀態。/<code>
日本古建築與禪文化丨不照搬中國左右對稱形式,有獨特的建築風格

禪文化體現在建築上也是愈發明顯。首先就在建築和庭院中就要表現出一種隨性無意則為有意的一種美,這和中國傳統文化表現的對稱莊嚴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崇尚自然,天人合一,這便是日本建築設計的最高境界,講究自然生長不可逆。從這也就不難理解,日本的建築追求以最大程度的力度保證人與自然,建築與土地,生活與空間這種微妙奇幻的關係,以求達成一種微妙和諧的平衡環境

因此在這種禪文化的影響下,日本的古建築也逐漸擺脫了中國古建築的影響,形成了獨具本土特色的建築形式。這也不難理解日本在建築佈局不在講究對稱,因為他們認為中國式的對稱破壞了一種自然的和諧關係,要追求禪文化中的那種和諧平衡關係,所以

形式上的平衡與統一反而就不那麼重要了

在這種本土特色禪文化的影響下,後來的日本建築也就更加不注重左右對稱性的問題。久而久之,日本古建築便融合了自己的特色,同時保有中國的特色建築風格,逐漸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日本古建築形式。從此,我們便不能單一的認為其日本古建築是中國古建築的一種映射,我們考慮其建築形態更多的要從其建築表現的日本本土文化入手,先入為主,不能再讓主觀的中國文化先行影響我們的思維,要客觀辯證的看待日本古建築

(3)日本古建築佈局風格開始發生變化

日本古建築早期的佈局受中國古代建築佈局的影響很大,從6世紀後期開始,從中國大陸傳播來的一些寺廟建築佈局仍然是左右對稱佈局,但是在日本本土已經出現了一些不對稱化的趨勢,到7世紀初法隆寺的建立,就已經

出現了明顯的非對稱性趨勢。在後來的寺廟,宮殿甚至城市佈局中,仍然在對稱和非對稱佈局中搖擺不定

日本古建築與禪文化丨不照搬中國左右對稱形式,有獨特的建築風格

雖然日本後來還是選擇了不對稱性的佈局,但不影響其仍然有選擇對稱性佈局

的存在。由此看來,日本在對稱還是非對稱這個問題上表現的並不如中國那麼嚴謹,這也符合日本禪文化隨性的表現。

總結

日本為何不遵循左右對稱佈局,各種說法眾說風雲,有人說是地形的影響佔大部分,也有說是日本的意識形態所決定的,這些說法都有理。其實大家最不能忽視的是這一點,中國的這種左右對稱佈局有很強烈的意識形態,這是統治者所要求必須做到的,而日本的統治和宗教文化似乎並沒有這種要求

從廣闊的角度來說,日本學習中國古建築形態只是學了一個外表,而沒有理會到其中對稱分佈存在的哲理,當然,相對於他們自身的政治宗教文化來講,這些內在的意識形態不懂也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