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費盡心血推行變法,讓秦國日益強大,奠定秦一統天下的基礎

商鞅費盡心血推行變法,讓秦國日益強大,奠定秦一統天下的基礎

前言

談到在中國古代歷史中的成功的改革,首先出現在大家腦海裡的,大概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吧。那個時候,各國湧現出形形色色的思想流派,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思想大家,展現出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近觀那段歷史,便可以享受到一場弘大的思想盛宴。商鞅實行變法的時候,論領土上,楚國佔領了當時的文明地帶的中國的半數的疆土,擁有的土地面積是最多的,是當時地盤最大的國家。

從財力上來講,齊國是當時最富有的國家,這是因為齊國靠海,把控著非常重要的鹽而秦國,領土不多,文明程度不高,還窮。那這個小國是怎麼化身為一匹黑馬一統天下呢?那就得說說商鞅變法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其中的精彩之處吧。

商鞅費盡心血推行變法,讓秦國日益強大,奠定秦一統天下的基礎

法家變革,商鞅變法

春秋戰國時期,經濟實力不斷地增長,這使得新興的軍功地主階級要求擁有相應的政治權利,因此,各國掀起了浩浩蕩蕩的變法運動。而春秋各家學派相互批判的同時,他們之間也彼此吸收融合。其中,法家學派在這種時候應該適應形勢進行變革,依法治國。

這一學說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因此各國將法家學說作為改革的理論依據。起初,商鞅只是魏國公孫痤的一個小小的臣屬,但他非常受到公孫痤的欣賞。公孫痤曾經在病重之時還不忘向魏惠王舉薦商鞅,他覺得商鞅有滿腹的才華和遠大的抱負,可以輔佐國事,同時又並表示如果不能重用他,就一定趁早找機會殺掉他,以防止他日後被別國重用,威脅到魏國的地位。

商鞅費盡心血推行變法,讓秦國日益強大,奠定秦一統天下的基礎

但是魏惠王不以為然,他認為公叔痤已經行將就木,說的都是糊塗話,於是將公孫痤的話放在一邊不加理睬。秦孝公繼位後,秦國因為太落後而受到了各諸侯國的鄙夷不屑,他們拒絕秦國參加會盟。秦孝公面對其他國家對秦的羞辱,非常憤怒。因此,為了改變秦國的現狀,讓秦國強大起來,他決定改革,並廣泛招攬有才能的人士。於是,在魏國沒有得到重用的商鞅就懷揣遠大抱負,來到了秦國。

然而在秦國待了三年之後,商鞅才被介紹給了秦孝公。商鞅前兩次面見秦孝公的時候,講述了古代賢明帝王的治國之道,秦孝公覺得這也沒有什麼能夠吸引他的。當第三次秦王面見商鞅時,商鞅張口就問:如今天下被七國瓜分,主公心裡難道沒有想過一展自己的抱負,成就一番宏圖霸業嗎?他道出了自己的真正主張。這一次,秦孝公這才開始正視商鞅,並將主持變法的大任交給了他。

商鞅費盡心血推行變法,讓秦國日益強大,奠定秦一統天下的基礎

變法準備,樹立威信

秦孝公擔心自己剛繼位不久,那個位置還沒有焐熱,貿然變法會激起全國性的爭論,動搖他的根基。果不其然,變法觸碰了一些人的利益,所以這一政策剛提出,就被以甘龍和杜摯為首的守舊派全盤否定。商鞅就與這一群守舊派展開了激烈的舌戰,他據理力爭,從秦國大局出發,用變法的種種益處堵的他們啞口無言。商鞅變法的法令雖然已經準備好了,但他害怕百姓信任對他們沒有足夠的信任,會使得變法失敗,所以就命人在南門立起一根三丈高的木柱子。

並告訴百姓,只要將這根木柱子搬到北門,他就給搬柱子的人十兩金子。百姓覺得這金子得來的太容易,他們認為這種好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沒有人敢去動那木柱。商鞅又重新下令,要是有人能完成這項任務,就賞給他五十兩金子。在豐厚賞賜的刺激之下,有個膽子大的人接受並完成了這項任務,商鞅立馬讓人取給他五十兩黃金,以此來表明官府言而有信,言出法隨

商鞅費盡心血推行變法,讓秦國日益強大,奠定秦一統天下的基礎

借鑑經驗,實行變法

商鞅借鑑了李悝、吳起等人在魏、楚等國實行變法的經驗,並結合了秦國的具體國情,對法家政策進一步作了改良。他在國內頒佈《墾草令》,奏響了全面變法的序章。《墾草令》主要內容有:重視農業;改變秦國國內重視學問,輕視農業的習氣;將商業視為末業;禁止百姓私自遷居等。《墾草令》很快在秦國的各地實行,使秦國的農耕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之後商鞅開始在秦國實行以主要內容為:改戶籍制度,行連坐政策;對於一些生產糧食和布匹多的人,可以免去勞役;根據軍功的大小來授予相應的爵位和宅第,取消一些舊貴族的特權;將改法為律,並制定秦律等的第一次變法。秦孝公十二年的時候,秦國將國都遷到了咸陽,商鞅展開了第二次變法,這次變法在現有國情的基礎上對政治、經濟提出了進一步的改革,其主要內容有:開墾荒地,國家承認土地的私人所有權,允許他們自由買賣;


商鞅費盡心血推行變法,讓秦國日益強大,奠定秦一統天下的基礎

變法結果,樹立威望

商鞅處理事情清楚明白,公正的執行法律,在百姓的心中樹立了威望,使得變法進行地十分順利。後來秦孝公去世,太子繼位,成為秦惠王。離開了堅定支持他的秦孝公,公子虔等守舊派趁虛而入汙衊商鞅謀反,他百口莫辯,只能四處逃亡,最後只能落得個五馬分屍的悽慘下場。

商鞅費盡心血推行變法,讓秦國日益強大,奠定秦一統天下的基礎

《史記》中記載道:"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

商鞅雖然被殺害了,但是他的變法卻沒有隨他一起消亡,他在各個方面進行的變法,改變了秦國的落後局面,使秦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正實現了富強。除此之外,商鞅變法也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我國曆史上最為成功的一次變法

參考文獻:

  • 《史記》
  • 《論衡·書解篇》
  • 《商君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