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劉潤清:從零開始,漫長的英語學習之路

作者:丸子君

字數:3700字


身為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丸子君在本科及研究生時代讀了不少英語名家關於英語學習的文章。

那時候,丸子君和同學們總是希望能從這些英語名家們身上找尋英語學習的秘訣,瞭解前輩是如何在相對艱苦的條件下學習英語的。

現在,我們的英語學習條件越來越優越,豐富的音頻、視頻資源,琳琅滿目的線上線下課程,五花八門的英語學習方法,真讓人無所適從,眼花繚亂。

擁有了這些客觀條件,我們的英語是不是就能學得更好了呢?貌似不見得。

那麼,到底英語應該怎麼學?除了外在因素,我們自己需要怎樣做?

今天,丸子君和大家一起看看北京外國語大學劉潤清教授的英語學習心得。

“劉潤清(1939.10-),男,漢族。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語言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全國自學考試英語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應用語言學會副會長、全國語言文字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境內外語應用分委會主任。主要專著有《語言測試和它的方法》、《西方語言學流派》、《論大學英語教學》、《外語教學中的科研方法》等。”

在2003年的《外國語》上,劉潤清教授發表了一篇長文《漫長的學習道路》,詳細地講述了自己的英語學習和教學經歷。丸子君曾反覆閱讀這篇文章,從中總結出英語學習的諸多心得,這些心得體會對於今天我們的英語學習仍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劉潤清:從零開始,漫長的英語學習之路


一、英語零基礎,陰差陽錯進了北外英語系

大家可能以為劉潤清教授這樣的英語大家是從小就開始學習英語的,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劉潤清教授在中學學的是俄語,並不是英語。他原本在1960年報考的是北京外國語學院(現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俄語系,誰知陰差陽錯,劉教授被分到了英語系。

這讓劉教授很是苦惱,因為班裡的其他同學都學過英語,發音沒有什麼問題,也都至少認識800個以上英語單詞,只有他自己,完全是英語零基礎,發音不會,一個英語單詞都不認識。這可怎麼辦呢!

這真是一個大挑戰!

而且由於之前中學學習俄語的影響,別人用英語說yes和no的時候,劉潤清教授會無意識地說俄語單詞/da/和/niet/。

英語發音也受到俄語的影響,用劉教授自己的話說:

“發英語的幾個元音時,我也遇到很多困難,經常在班上引起鬨堂大笑。”

不過,劉教授因為“年紀大、臉皮厚”,沒有太在意這些。

要不然,若是臉皮薄的同學遇到這樣的事情,肯定會在心裡留下一些陰影,不願開口說英語,甚至嚴重一點就會放棄英語呢!

因而,這裡給我們大家的啟示就是英語學習需要厚臉皮,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

另外就是,英語學習任何時候都不晚,或許大家原本並不在同一起跑線上,但是隻要堅持學習,基礎最差的或許也能跑到前幾名呢!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劉潤清:從零開始,漫長的英語學習之路


劉潤清教授面對這些困難,愈發刻苦勤奮,幸運的是,劉教授遇到了經常鼓勵他的夏老師,老師教學經驗豐富,工作態度熱情,給了劉潤清教授很多的幫助。

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劉潤清教授提升了英語學習的信心,頑強克服學習困難。

“我把週末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對著鏡子練發音,一練就是幾個小時,有時嗓子都練啞了。”

“我還經常在黑板上練拼寫,寫滿一黑板,就擦掉又寫。單單這發音和拼法,就不知道花去了我多少時間。”

劉教授就這樣苦學了一個學年,成績一直是班裡的最後一名,但是總算是英語入門了。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劉潤清:從零開始,漫長的英語學習之路


二、勤學苦練,英語學習從初級入門到漸入佳境

在談及二年級的英語學習,劉潤清教授提到了英語精讀課的重要作用,精讀課不僅保證英語輸入,也可以練習口語和寫作。

而英語泛讀課上最大的收穫就是開始使用英英學習者詞典。

英英詞典好處太多了!雖然剛開始使用英英詞典有一些困難,為了查一個詞,可能還要查許多個其他的生詞,查來查去,都糊塗了,忘了最初想要查的哪個詞了!但是英英詞典,可以幫助我們真正弄清某個英語單詞的確切含義和用法。

有了一定的詞彙量之後,使用英英學習者詞典更加順手了,興致也越來越高。

“總之,查英英詞典本身就是在學地道的英文。”

關於使用英英詞典,丸子君也是深有體會,英英詞典是用英語解釋英語,更加準確,而翻譯過來的英漢詞典很多解釋有侷限性和誤導性,並不準確。所以說,想要進一步提升自己英語能力的小夥伴一定必備英英詞典或是英漢雙解詞典。

使用英英詞典,絕對是一個受益無窮的英語學習方法。

另外劉潤清教授強調閱讀積累的重要性,他讀了大量英語書籍,這些書讓他對英語這門語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英語也是有美感的,地道的英語是這樣的。對於英語成語俗語、習慣搭配等知識更加敏感。

“對於好的句子或段落,我會反覆讀,強行記,甚至一字不漏地背下來。在課堂上或作文中用上幾個背過的句子或短語,在同學面前“顯擺”兩句,都感覺非常享受。”

這樣的努力讓劉潤清教授逐漸脫掉“落後生”的帽子,成績漸漸名列前茅。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劉潤清:從零開始,漫長的英語學習之路


後來在三、四、五年級的課程,劉潤清教授的英語學習漸入佳境。他在人文味道越來越濃厚的精讀課上受到語言教育、文學薰陶和人文教育。他開始讀原版英文名著,在名著中發現了一個新的英語世界。

“從某種意義上說,讀原著才是英語教育的開始。原著中的語言不再是為照顧學習者的水平和語法的需要而改變,而是作者深刻、細膩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而且,大部分原著都出於語言大師之手。更重要的是,原著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西方社會背景、風俗習慣、法律制度、宗教信仰、倫理道德、人情事理、自強精神,以及如何開玩笑、如何帶來幽默效果等。”

同時,在這幾年的學習期間,劉潤清教授也在寫作和翻譯上面下足了功夫。打下了良好的聽說讀寫譯基礎。

畢業後,劉潤清教授成績優異,留校任教。在教授英語的過程中,他仍在孜孜不倦地學習,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

回憶自己的英語學習之路,劉潤清教授感嘆遇到了“遇到了好老師、好教材和合適的教法。” 那時候的條件艱苦,資料短缺,沒有像樣的英語課本,沒有這麼多英文書籍,更沒有電子詞典、手機等現代武器,但是學的確是地道的英語,有大量聽說讀寫譯的練習。

令丸子君羨慕的是,在劉教授那時候,英語老師的英語都非常好,而且是批改作業的,尤其是英語作文,批改地非常細緻認真,現在擁有這樣水平的老師不多見。而且。劉教授也提及,他很慶幸那時沒有亂七八糟的考試。

“我們沒有靠打鉤鉤學英文,沒有在選擇題上浪費任何時間。”

看看現在的我們,是不是都在做英語選擇題呢!都在畫ABCD呢!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劉潤清:從零開始,漫長的英語學習之路


三、英語學習存在誤區,今天的英語學習者需要注意三點問題

面對如今的英語學習,劉潤清教授有很多自己的看法。他提出三點問題。這三點問題表面上看是英語方法問題,實際上,是深層的學習理念問題。

第一,英語學習要有腳踏實地的觀念和態度。

“首先,對待學習要有科學、踏實的態度。不要總想投機取巧,也不要相信那些引誘你投機、以使他賺錢的歪門邪道。”

劉潤清教授指出,學習任何學科都要腳踏實地,紮紮實實下功夫。幾百年來,無數語言學家、心理學家終其一生也沒發現什麼語言學習“速成秘訣”。現代的那些所謂的英語學習方法革命,不過是迷惑你的思想、誘騙你的錢財而已。

“近年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英語學習》刊登了多篇“專家如是說”,上海外國語大學出版了《外語教育往事談――教授們的回憶》,大連外國語學院出版了《外語名家論要》,寫文章的一百多位老人也眾口一詞,都說學外語沒有什麼捷徑好走――只能是多讀、多聽、多說、多寫。”



第二,英語學習主要還是靠自己的努力。

“其次,學習工具不能代替學習過程,高科技不能代替記憶。”

現在的英語學習條件不可謂不優越,這些都是輔助學習的好工具,但是如何正確使用這些工具,值得研究探討。就說那些電子詞典吧,可以在應急的時候使用,但是想要真正學好英語,不能過度依賴這些工具,而是要將這些英語知識記在心裡、在大腦裡,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這是一個慢活,細活,需要專心致志,持有急功近利心態是不能學好英語的。

就像現在很多小夥伴使用各種便捷的APP記單詞一樣,不能指望這些單詞自然而然進入到你的大腦中,大家注意一定要適當使用。

妄想借助高科技輕鬆學習,而自己不努力,是不能提升你的英語水平的。


第三,英語考試成績不能完全代表你的英語水平。

“最後,不要用考試代替學習,不要用試題集代替課本。”

劉教授最後提出的這一點非常具有現實英語。目前,我們應試現象極為普遍,英語學習就是為了考試,這樣那樣的考試,很多題型本身設置不合理,不科學,對英語學習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很多孩子不聽、不讀、不說、不寫,而是花大量時間在做題上面,尤其是做選擇題上面,這對英語學習很不利。

英語學習不等於做選擇題。

或許考試分數上去了,但是英語沒有學到手。這是什麼原因呢?

劉潤清教授指出:

“學一門外語,既是科學,又是藝術。其中有死記硬背的成分,也有熟能生巧的成分。學習詞彙、語法等,是硬記的成分,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學規律;但是,使用語言,卻需要多練,是藝術性的工作。現在的考試,多半是多項選擇題,這種題型,易於測詞彙、語法知識,不容易測出語言運用能力。再加上寫作所佔的比例太低,又沒有口語考試,最後的結果就是分數很高,但語言運用能力卻十分低下。”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劉潤清:從零開始,漫長的英語學習之路


最後,丸子君想說,我們現在的英語學習確實存在諸多問題,英語教育改革任重道遠,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關於英語學習,小夥伴有什麼感想?歡迎關注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