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一個女人氣質的,從來都不是長相,而是這3個習慣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第一印象大都源於外在形象,然而除了妝容和穿著打扮,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加分項,那就是氣質。

就像國模之光大表姐劉雯,雖然她的長相併沒有多麼明豔動人,但是她的氣質卻是獨一無二,令人折服的。

說到氣質,必然要說到氣質理論(Galen’s theory of temperament),該理論是由勞迪亞斯·蓋倫率先提出,認為氣質往往反應出人的部分心理情況。

氣質不是隻與家庭條件、經濟狀況等先天性條件有關,也會隨著時間推移,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

決定一個女人氣質的,從來都不是長相,而是這3個習慣

“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也曾在著作中提到有關氣質的內容,他認為人體內的血液、粘液、黃膽汁、黑膽汁四種液體佔比不同,所以才會形成不同類型的氣質。

因此,氣質實際上是個人魅力的外在體現。心理學家則指出,決定一個女人氣質的,從來不是長相,是以下三個習慣。

保持學習

《醒世恆言》中有一句話,“世人大多眼孔淺顯,只見皮相,未見骨相”,經過世人的反覆推敲,總結成一句“美人在骨不在皮”。

也就是說,真正的美麗,並不僅僅是通過表面容貌來體現,更重要的在於風骨,也可稱之為氣質。而這種風骨,並非與生俱來,也並非一夕之功。

決定一個女人氣質的,從來都不是長相,而是這3個習慣

蘇軾在《和董傳留別》中寫道:“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意思是說擁有學問的人哪怕穿著粗劣的衣衫,他的氣質也是光彩照人的。

由此詩句可見,知識對於個人氣質的影響非常大,不僅僅只是為了應試教育,而是在學習文化的過程中,使言行舉止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也曾說過:“人如果停止了學習,就開始走向失敗。”

學習不只是一種工具和手段,它也是讓你時刻準備好突破舒適圈的重要法寶。

決定一個女人氣質的,從來都不是長相,而是這3個習慣

因此,保持學習的習慣十分重要,通過學習來改善自身的不足之處,也就是所謂後天養成的氣質。

保持自信

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自信造就非凡氣質。而對於女性而言,自信是增添魅力的秘密武器。

真正有氣質的美人,她們的自信感是由內而外的,她們格外睿智,從不因任何人、任何事而丟掉自我。

這種自信是洋溢著朝氣的,並不同於盲目自大,她們熱愛生活,更加熱愛自己。她們正確的認識自己,在知己知彼中,樹立自信心。這樣的氣質是無法用穿著去效仿的,比起嬌美的容顏,她們更容易受到讚賞。

決定一個女人氣質的,從來都不是長相,而是這3個習慣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存在著與眾不同的優勢,要學會認可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不足之處。

所以,要想成為一個有氣質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自信心,給予自己認同感。不要太過在意外界的聲音,請堅定自己的內心,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才能得到他人的肯定。

舉止得體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舉止得體也是必不可少的。想要舉止得體,首先要知禮、懂禮、守禮,這是養成良好行為的必備要素。良好的行為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教養,但是需要建立在尊重和自我認同的基礎上。

孔子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其中不逾矩的意思是知道分寸。張弛有度,剛柔並濟,才是為人處世之道。

決定一個女人氣質的,從來都不是長相,而是這3個習慣

一個行為粗鄙的人,即便擁有再好的容貌,也不會得到他人的認可。一個有理想抱負、落落大方的人,即便樣貌平平,依然會顯得風度翩翩,氣質甚佳。

能夠舉止得體的人,往往擁有極好的自控力。這類人在人際交往中,大多如魚得水,更容易交到朋友。在工作、學習、生活中,也能夠將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

對於女性而言,擁有自控能力也就意味著,將未來的美好生活都牢牢把握在手中。

總的來說,決定一個女人氣質的從來不是長相,而是需要保持學習、保持自信以及舉止得體。

決定一個女人氣質的,從來都不是長相,而是這3個習慣

實際上,這三個習慣都是能夠憑藉自控力,在未來的時間裡逐漸養成的。所以,不要總是糾結於外貌,先從第一條保持學習做起吧!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