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 | 華科精準手術機器人應用推廣會舉行 - 第十屆全國功能神外學術會議報道專輯

第十屆功能神外大會專輯

神外前沿

簡訊 | 華科精準手術機器人應用推廣會舉行 - 第十屆全國功能神外學術會議報道專輯

神外前沿訊,12月4-6日,第十屆全國功能神經外科學術會議在南京舉行(日程詳見此)。

簡訊 | 華科精準手術機器人應用推廣會舉行 - 第十屆全國功能神外學術會議報道專輯

12月4日,會前會一 華科手術機器人的應用與推廣如期舉行,會議主持人為中日友好醫院於炎冰教授(訪談鏈接)、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欒國明教授(訪談鏈接)。

簡訊 | 華科精準手術機器人應用推廣會舉行 - 第十屆全國功能神外學術會議報道專輯

華科精準(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劉文博博士做報告《新一代基於3d結構光智能感知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在發言中表示,目前,華科神外手術機器人在全國72家醫院應用,共完成手術例數超過2000例。

即將推出基於3d結構光智能感知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這也是與清華大學緊密合作進行研發的,是全局場景感知技術,註冊速度快(小於2分鐘)、精度高(小於1毫米)。

簡訊 | 華科精準手術機器人應用推廣會舉行 - 第十屆全國功能神外學術會議報道專輯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舒凱教授做學術報告《機器人輔助下精準神經外科手術》,在發言中表示,機器人相比傳統框架,患者和醫生都能獲益。目前,科室開展了113例機器人輔助活檢手術,準確率91%,與框架定位無差異。SEEG電極植入也在應用機器人輔助,如果在框架下,顳葉癲癇患者很難在顳葉部位植入電極,機器人則沒有這個問題。機器人輔助內鏡清除血腫,在機器人輔助下可以完成按血腫長軸進行清除,清除比較乾淨,定位準確。

簡訊 | 華科精準手術機器人應用推廣會舉行 - 第十屆全國功能神外學術會議報道專輯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楊岸超教授做學術報告《機器人在功能神經外科中的應用》,在發言中表示,天壇醫院機器人年使用量超過300例次。在機器人活檢時,頭皮只有3毫米的切口,無需縫合,降低了感染率。99%都是在局麻下完成,目前已經累計500例,活檢陽性率98%,出血率1.4%。機器人應用最多的還是SEEG,華科手術計劃系統可以融合血管影像,這個很先進的技術可以實現血管可視化,即使是很細的血管也能夠看清楚,以減少術中出血發生率。3D機構光是完全自動的,而且不用打骨釘,在天壇醫院用了20多例了,是巨大的創新技術進步。機器人對功能神外的幫助,在未來是不亞於顯微鏡對神經外科的幫助的。

簡訊 | 華科精準手術機器人應用推廣會舉行 - 第十屆全國功能神外學術會議報道專輯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胡杰教授《手術機器人在SEEG電極植入和腦深部病灶活檢中的應用》,在發言中表示,機器人的定位無死角,避免人為誤差,節省了手術時間。最近半年,我們科室應用華科機器人輔助SEEG手術共24例,誤差小於1毫米,沒有出現感染和出血。

簡訊 | 華科精準手術機器人應用推廣會舉行 - 第十屆全國功能神外學術會議報道專輯

最後進行提問與回答的環節,多位專家進行互動,氣氛熱烈。

簡訊 | 華科精準手術機器人應用推廣會舉行 - 第十屆全國功能神外學術會議報道專輯簡訊 | 華科精準手術機器人應用推廣會舉行 - 第十屆全國功能神外學術會議報道專輯

神外前沿 E-mail:[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