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一下國產已經消失的車輛,看看你能認識多少

社會不免都會有優勝劣汰,當然汽車界也是如此,而這些汽車品牌在消失的過程中,雖然已經沒落了,但是留下了汽車行業發展的技術,讓汽車行業不斷的創新,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見證一下中國汽車製造業光榮的昨天。

上海牌汽車

盤點一下國產已經消失的車輛,看看你能認識多少

上海牌轎車的原型車來自一輛奔馳220S。當時上海最有實力的幾十個工業企業對這輛車進行了細緻而零碎的"活體解剖",研究其技術,一年不到的時間,1958年9月28日,上海汽車裝配廠試製成功了第一輛小轎車,命名為"鳳凰"。"鳳凰"與當時一汽的"東風"轎車南北呼應,龍鳳呈祥。

經歷了三年經濟困難時期,"鳳凰"再次投產後正式更名為"上海"牌。上海牌轎車使用上海汽車發動機廠生產的680Q型發動機,功率90馬力。後來經過生產工藝的完善,上海牌轎車終於結束了靠手工敲打製作車身的生產方式,當年小批量生產了50輛。

在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上海牌轎車都是中國轎車工業的一個標誌。直到1985年,合資車企上海大眾汽車誕生,原來老的上海汽車廠名存實亡,上海牌轎車才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天津大發

盤點一下國產已經消失的車輛,看看你能認識多少

1984年9月25日22點05分,中國第一輛由中日合作生產的微型汽車——天津大發——在天津市汽車製造廠順利開出生產線。大發汽車在日本是廂式貨車,既可以送貨又可以坐人,且油耗低、價格低,經濟實惠,為當時的民眾出行提供了轎車的替代品。

有關資料顯示,從天津大發投產至1999年,天津汽車製造廠共生產了30萬輛大發車,而其中有90%是作為出租車使用。後來,隨著其他經濟實惠車型的出現,冬冷夏熱的天津大發逐漸喪失了競爭力。2002年,天汽與一汽合併。一汽集團出於整體發展的考慮,停止了天津大發的生產。從此,"黃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田野汽車

盤點一下國產已經消失的車輛,看看你能認識多少

田野汽車是河北保定老牌國有大型企業,由於當時在市場上表現良好,央視廣告詞為:"四萬八千八,田野開回家"。

後來,田野開啟了迅速擴張模式。他們用5億多元建成了當時國內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年產5萬輛的皮卡新廠區,然而這也最終導致了田野汽車的財務危機。後來華晨和田野汽車合資成立河北中興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田野汽車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紅星汽車

盤點一下國產已經消失的車輛,看看你能認識多少

1966年,紅星汽車生產出了我國第一輛輕型旅行車,這款汽車,代表中國參加西德汽車博覽會,被老外們美譽為"東方美人",看來紅星汽車還為國爭過光的。據說當年豐田入華時,第一個想合作的就是"河北紅星旅行車製造廠",可見當時其地位和國際知名度有多高,2004年,紅星汽車被石家莊雙環汽車全資收購,成為子品牌,不過到了2015年8月,紅星公司變更資質,紅星汽車變成了新能源汽車品牌,雖然死而復生,但是跟以前的紅星,已經沒什麼關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