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最近 MWC 大會如期進行,我們也看到了一堆新的移動設備。

例如索尼的最新 Xperia 手機( 信仰不倒! ),以及諾基亞的五攝加特林手機。

其實更像那個啥。。。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當然,國內最受關注的肯定是華為新發布的 Mate X 摺疊屏手機,小編在現場保安的注視下拍了一張真機的照片⬇️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你沒看錯。

又是摺疊屏。

華為 Mate X 是一款支持 5G 的摺疊屏手機,用上了麒麟 980 和巴龍 5000 。

和柔宇跟三星相比, Mate X 折起來工整得多,可以治好強迫症。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尤其是正面留出來的相機排列,除了感覺會磕手,形狀上還是很不錯的 ~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靠著柔性屏技術搭配鉸鏈做到摺疊 ,可以讓手機在大小屏模式下自由切換,換一種方式交互。

售價 2299 歐元,夏季發貨,這定價明顯是個實驗性產品。

很創新,但這是目前看到正式發佈的第三款摺疊屏手機了。

前些年網友們就看到三星的摺疊屏專利在網上亂飛,但當時大家也就看看,覺得實機遙遙無期。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結果今年 CES 就看到柔宇先發制人,發佈了一款可以摺疊的手機柔派⬇️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順便好像還首發了驍龍 855 而且官方聲稱支持 5G ,雖然至今都沒有發貨。。。

靠著柔性屏技術搭配鉸鏈做到摺疊 ,可以讓手機在大小屏模式下自由切換,換一種方式交互。 ( 咦 )

過了沒多久,小米也發了波折疊工程機⬇️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具體如何實現的不好說,畢竟只是一條微博。


結果柔宇沒坐住揪著小米一頓狂噴,然後被網友揪了 “ 量產 ” 的小辮子,場面還挺不好看的。。。

過了一個多月,三星突然( 終於 )也發佈了 Galaxy Fold 摺疊屏手機。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細節就不多說了。

總之靠著柔性屏技術搭配鉸鏈做到摺疊 ,可以讓手機在大小屏模式下自由切換,換一種方式交互。 ( Emmmm。。。 )

沒錯,上面這段話小編為了湊字數 說了三遍。

因為小編覺得本質上來講,這三款手機沒啥區別,甚至連鉸鏈這個思路都一樣除了提到的 “ 大小屏切換 ” 之外,並沒有任何太大的創新。。。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 手機可以折 ” 一開始拿出來還是挺新奇的,有一種 “ 哇,高科技誒 ” 的感覺,給人一種大家都在徒手搏擊時,有個人拿出了一把大寶劍的既視感: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然後下一家出現了。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兩家打得不可開交時,下下家又出現了。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接著又跑出來一家。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這還沒完。。。 OPPO 副總裁昨天發了個微博,人家也有工程機⬇️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而且搞笑的是,外觀設計與 Mate X 非常像,你會發現,把 OPPO 的 LOGO 遮了和華為那款幾乎分不出來。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哪怕人家副總裁說是完全自研,但是供應商說不定是同一家呢。。。

類似的 “ 相似技術井噴 ” 的現象,去年還看到過:

小米 MIX3 ,榮耀 Magic2 ,聯想 Z5 Pro 三臺滑蓋全面屏手機幾乎同時發佈。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真是巧了呢。

這給人一種供應商一不小心整大了,一次性簽了三家的感覺。。。 ( 瞎猜的 )


同樣是去年,努比亞的雙屏手機 Nubia X 發佈後過了一段時間, vivo 也整了個雙屏手機 vivo NEX 。。。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小編有一種什麼感覺呢?場景大概是這樣:

努比亞成功和供應商搗鼓出了這玩意兒之後,因為努比亞和第一梯隊品牌相比銷量還差點意思 ( 客觀評價,沒有黑的意思 )。。。

然後供應商就找到了 vivo :“ 大哥,我們這個雙屏技術現在搗鼓成熟了,就賣那麼點兒感覺有些可惜,您這銷量多厲害呀,給俺們消化消化? ”

於是新 vivo NEX 誕生了。

( 以上場景也是網友們的臆測,如非事實,那因為本來就是瞎猜的。 )

說實話,放在以前,手機還是百花齊放,各有各的特點,例如夏普早在 N 年前就拿出了 “ 全面屏 ” ,索尼剛開始做智能機就可以做到硬核三防。。。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而現在的智能手機,小編覺得可以說是一個好漢歌時代: “ 你有我有全都有哇 ” 。

如果我剛發佈完某個產品沒多久,別的廠商拿了個新技術,變成 “ 你有我沒有了 ” 。。。那我直接拋棄用戶的感受,隔兩個月就發新機!

聯想從 6 月 5 號發佈 Z5 到現在,分別在 Z5 這個產品線上發佈了 4 臺手機,分別趕上了屏下指紋,千元機,滑蓋手機,首發 855 。。。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同樣,小米一直自詡和高通關係好,看到人家真的首發 855 了,小米 8 發佈半年就發佈小米 9 。

就這麼輕易打破了小米數字系列一年一發的慣例,請問小米 8 持有者的心裡陰影面積。

再往前說,屏下指紋,劉海屏的井噴。。。不說了。。。

這次摺疊屏紛紛發佈,就有種 “ 你有我有全都有哇 ” 的感覺。。。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當然不是說這種現象不好,能第一時間用上最新的科技,對我們科技愛好者來說肯定是好事。

但整個行業都給人感覺在急功近利地生產:稍微有些技術突破,就趕緊上量,半年後整個手機市場換一代。

的確現在的工業非常成熟,這些新技術打磨得都很棒,但是留給應用上的創新時間卻寥寥無幾。

比如說屏下指紋,技術是好技術,但發佈才一兩年已經進化了 5 代。

也就是說廠商們搞的這一出,讓新手機買到手一年多的用戶,用著 “ 落後了 5 代 ” 的技術,實在是有些搞笑。。。


賣手機的廠商,一夜之間全都摺疊了?



說到底大家都在蹭熱點:

屏幕供應商能量產柔性屏幕了,但是沒想好能做啥產品,前排廠商們一拍腦袋:現在消費電子行業手機是熱點,我們拿去做手機!

於是小米,三星,華為, OPPO 紛紛發佈摺疊屏手機。

這些手機除了能折,還能幹啥?

其實也幹不了什麼。。。

除了一些確實很有意義,也有必要大規模普及的技術,例如 5G 之外,其他 “ 更新 ” 必要性真的不大。

講真,我們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換各種花樣,動不動就 “ 新一代 ”、“ 新技術 ”,但其實給消費者帶來的使用收益非常低,價錢卻越來越貴。

手機,是時候降降溫了。

圖片來源:

PatentlyMobile微博 @沈義人GizChinaOFweek電子工程網


“ 坐等一加、vivo、聯想等的摺疊屏手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