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大愛三姐妹發起“晉心兒童慈善基金”,這些龍華大病兒童被救助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如果能在危難時刻給予大病兒童家庭希望,也許將成為他們生命的轉折點。”長期在海外生活學習的青少年朱晉慧、朱晉欣、朱晉賢三姐妹,一直熱心從事慈善公益事業。她們回深期間,通過深圳市龍華區慈善會結識了很多重疾兒童家庭,並深切體會到一個家庭因無法承擔鉅額的醫療費用所帶來的痛苦和彷徨。

“面對高額的治療費用,醫療資源分配不均,這些家庭都會因病致貧,因病無助。龍華區慈善會致力於幫扶轄區每一個大病兒童,為他們創造一個更好的醫護條件,一個都不能少。”深圳市龍華區慈善會秘書長劉會峰說。

心懷大愛三姐妹發起“晉心兒童慈善基金”,這些龍華大病兒童被救助

深圳市龍華區慈善會-晉心兒童慈善基金授牌成立

眾人拾柴火焰高。2019年8月,深圳市龍華區慈善會-晉心兒童慈善基金正式成立,填補了龍華區在大病兒童救助基金領域的空白。同時,基金髮起了“龍華大病兒童救助項目”,旨在為龍華區患有重疾的兒童提供醫療康復資助及生活幫扶,並支持推動社會公益事業發展。該項目在騰訊公益平臺上線,截至目前已募集善款69.2萬餘元,善款由深圳市龍華區慈善會接收管理,並陸續用於救助龍華大病兒童的醫療資助和生活救助。

“愛笑的女孩”

躺在病床上的女生叫陳英梅,她是“龍華大病兒童救助”項目的第一位受助對象。

1995年,陳英梅的父母從廣西桂平來到深圳龍華打工。在她出生後不久,母親就不辭而別,再也沒有回來過,從此陳英梅就與父親相依為命。原本生活漸漸趨於平靜,可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給這個家庭再一次重大的打擊,2016年3月,陳英梅因身體不適住進了龍華區中心醫院,經診斷為尿毒症。3月23日,她被送往深圳市兒童醫院,正式確診為慢性腎衰竭、高血壓腦病、低鈣血癥等病症。

本就拮据的家庭,一次治療費用,就將多年省吃儉用的積蓄18000元花光了。面對未來無底洞式的治療費用,父親四處奔波東借西湊治療費。可就在這時,一個噩耗將這個家打進了無情的深淵,2018年9月,陳英梅的父親突然因病去世。從此只剩下她孤身一人與命運抗爭。

心懷大愛三姐妹發起“晉心兒童慈善基金”,這些龍華大病兒童被救助

“愛笑女孩”陳英梅

“生病時頭很疼,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過下去呀。”笑容一直掛在臉上的陳英梅,一般人根本看不出她到底經歷過多少磨難。父親去世後,她只能獨居在無人監護的破舊出租屋內,由社區工作站幫助她的日常生活,教她做飯,注意飲食,讓她的生活有了一個基礎的保障。

跟同齡人相比,陳英梅顯得相對矮小瘦弱。醫生說因為尿毒症的原因,她已經很早就停止了發育,病情的折磨抑制了她的成長。龍華區慈善會了解到陳英梅的情況後,聯合晉心兒童慈善基金以及社區工作站,決定幫助這個愛笑的女孩走出困境。目前,晉心兒童慈善基金已幫助她改建了住所,龍華區慈善會也通過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正在進行腎源配對,未來將通過“龍華大病兒童救助計劃”資助她手術。

“我真的很期待重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考上大學,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陳英梅說。一週三次,從出租屋到醫院往返四個多小時的路程,她一直堅持到現在,從未放棄。這是她對生命的一份渴望、對希望的一次堅持,對所有愛心人士的一個交代。

“早產兒的深圳記錄”

龍華區慈善會-晉心兒童慈善基金啟動後,還通過轄區醫院和志願者尋訪到了這樣一個大病兒童群體——早產兒。

如今的韓媽媽,每天都忙的不可開交。因為她剛出生的兩個孩子是早產兒,一出生還沒感受到媽媽的溫度就要送到保溫箱,身體抵抗力較差,容易感冒生病。

心懷大愛三姐妹發起“晉心兒童慈善基金”,這些龍華大病兒童被救助

韓媽媽和她的兩個孩子

懷孕29周,韓媽媽被醫生告知孩子要提前出生,比正常的小孩提早了足足11周。剛出生時,大的孩子1240g,小女兒690g,成了早產兒群體的深圳記錄。因為孩子身體虛弱,狀態極其不穩定。韓媽媽還記得,上午醫生說情況挺好,結果下午就下了一份病危通知書,當時每天心情就像坐過山車一樣,小的孩子在ICU裡待了94天,才慢慢開始穩定下來。

為此他們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借遍了所有親戚朋友才把醫療費湊齊。而後續的療養費用還是個無底洞。“龍華慈善會在得知我們的情況後,一個孩子補貼了2萬元,還送了愛心大禮包,讓我們感到十分溫暖。”韓媽媽說。

韓媽媽稱,1999年從重慶來到了深圳龍華,在深圳她遇到了自己的愛人,組建了自己溫馨的小家,對龍華也有了深深的感情。韓媽媽給小女兒取名為韓夢,意思是韓家的夢想,希望她帶著這個夢想健康成長。“如今,靠著丈夫做生意來承擔家裡的一切費用。儘管辛苦,但看著孩子日漸成長,這也是一種甜蜜的負擔。”她說。

心懷大愛三姐妹發起“晉心兒童慈善基金”,這些龍華大病兒童被救助

龍華區慈善會給全區1000戶大病兒童家庭、困難家庭以及殘疾人家庭送抗疫生活慰問物資

龍華區慈善會的大病兒童救助項目,希望為龍華區每個大病兒童家庭都能給予有效醫療救助,與他們一起共渡難關,讓龍華大病兒童家庭不再孤單。“同時,我們在騰訊公益平臺上線的這個項目,得到了騰訊公益的許多支持。”龍華區慈善會合作發展部網絡籌資負責

人黃志鵬說,“從頁面設計到平臺運維,我們依託騰訊公益的移動互聯網科技和社交平臺能力,在短時間內就籌集到了更多社會愛心人士的善款,也為需要關愛和幫助的大病兒童群體帶去點點星光。”

“迴響計劃”欄目介紹:

心懷大愛三姐妹發起“晉心兒童慈善基金”,這些龍華大病兒童被救助

2019年,南方日報和騰訊公益合作推出“迴響計劃”,走訪騰訊公益平臺上的公益項目,通過對這些項目的採訪報道,讓更多愛心捐助者通過最直觀的方式看到公益資金的流向和成果,推動中國公益行業從感性到理性,從熱情到專業的發展路徑,讓透明、信任和理性的公益力量源遠流長。

【撰文】張秀娟

【作者】 張秀娟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