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落日」歧路倉皇:金朝覆亡真相

金朝覆亡真相引言

 金完顏氏,起自太祖完顏(阿骨打)收國元年(1115年),終於哀宗完顏守緒(寧甲速)天興三年(1234年)。在整個中國歷史的長河中,這120年的歷史,雖是暫短的一段,但它確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時期。其所以重要,不外乎這樣幾點:第一,它是由遠在東北邊疆白山黑水間的女真族建立起來的一個王朝,因而歷史賦予這個王朝的統治以許多特點,並從中可以看出由少數民族統治者所建立的王朝,是怎樣發生演化的。第二,它是在南北朝之後又一次出現的南北長期對峙的政權,它更加充分地反映出南北對峙階段歷史發展的諸特點。第三,它是在先後滅掉遼和北宋兩個都比自己先進的王朝之後發展起來的,這就使這個王朝背後的歷史更為錯綜複雜。最後,金王朝也沒有能逃脫“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歷史規律,走過了一個發展——興盛——衰亡的歷史進程,與其他王朝一樣給後世留下了深刻的歷史教訓和經驗。

吞滅遼宋

居住在今天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屬於通古斯語系。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民族,先秦時期的肅慎當屬其遠祖,《三國志》所謂的挹婁,北魏所謂的勿吉,隋謂之黑水部,唐謂之黑水,蓋其地也。貞觀年間,唐太宗徵高麗,佐之,“戰甚力”。五代時始稱女真,居住在同江之南者謂之熟女真,江之北謂之生女真,皆臣服於契丹,後避契丹諱,更名為女直。

生女真分為很多部落,最初,以“完顏”為號者即不止一部。其中以居住在按出虎水(今黑龍江哈爾濱以東阿什河)流域的完顏部最為強大。後來建立金朝的就是這一部。生女真地區氣候寒冷,山多林密,嚴酷的自然環境,造就了他們艱苦卓絕、英勇善戰的性格。其俗皆編髮,項間綴以豬牙為飾物,頭上插雉尾,經濟生活大體正處在半農半牧階段,所以當時生女真社會的生產力水平不過相當於中原西周時代或更早時候。女真社會發展一直比較緩慢,到遼末時雖然已有剩餘產品,但人們仍然是物物交換以通有無。自函普成為女真之完顏部首領以後,社會發展的步伐開始加快。財產私有化的程度逐漸提高,加劇了階級對立和社會的分化,部族首領正在逐漸變成統治者。但是直到金立國之初,統治者與一般成員的社會地位大體是平等的,他們“同川而浴,肩相摩於道。民雖殺雞亦招其君同食”。

完顏阿骨打是女真族傑出的領袖,他適應了女真族社會發展和反遼鬥爭的需要,建立了金王朝。阿骨打的青年時代,正是女真族由氏族社會向階級社會轉化的時期,也是統一的女真民族初步形成的時期。劾裡缽(金世祖)共13子,阿骨打是其次子。阿骨打兄烏雅束(康宗),1113年12月死,由阿骨打嗣位為都勃極烈(對金初的最高軍政長官的稱謂)。阿骨打自幼“力兼數輩,舉止端正”,“好弓矢”,“善射”,23歲“被短甲,免冑,不介馬,行圍號令諸軍”。世祖、肅宗、穆宗、康宗時期的許多重大的變革和規定,都出自阿骨打的建議。

阿骨打襲位為都勃極烈後,為了反抗和擺脫遼朝對本族的奴役、尋求發展的途徑,開始了建立國家政權的嘗試。1113年,阿骨打出兵射死遼將耶律謝三。在吳乞買等女真大貴族的支持下,阿骨打於1115年農曆元旦稱帝位,國號大金,改元收國,迎來女真族發展的新時代。

建國前後,阿骨打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以適應現實社會的需要。在中央,他把部落聯盟的最高軍事首領改稱皇帝,確定了皇帝在全國最高的統治地位。他把都勃堇、國相、勃堇發展為中央統治的最高權力機構——勃極烈制,把氏族制時的古老的貴族議事機構改造成為新的統治機構。在地方,阿骨打改“猛安謀克”製為地方行政組織。猛安謀克原是一種軍事組織,阿骨打嗣位為都勃極烈的第二年,便命令各個部落以三百戶為謀克,十謀克為猛安,設官吏管轄。把領兵的千夫長、百夫長改革為受封的地方領土、領戶之長,這是對舊氏族制的一個重大改革。在社會生活方面,阿骨打還改變女真族的舊習俗,禁止同姓為婚,這是女真族宗族觀念和人倫觀發展支配的結果,可以認為是發展本民族的一項有利措施,也是對氏族血緣支配關係的沉重打擊。建國後,阿骨打還命令歡都之子完顏希尹創造女真文字。

女真文字是根據漢字改制的契丹字拼寫女真語言而製成的。女真字成為全國通行的官方文字。阿骨打立國後的第一個政治目的是要擺脫遼朝的壓迫。他首選黃龍府(今吉林農安)為攻擊目標。當年9月,金軍以破竹之勢,佔領黃龍府。遼天祚帝親率號稱70萬大軍,前去抗擊阿骨打的二萬精軍,金軍大勝。遼朝的統治已是風雨飄搖。1116年,金軍攻佔遼的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以後的幾年,相繼攻佔遼的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西大名府),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到1122年,金軍攻下南京析津府(今北京)。1123年,完顏阿骨打去世,弟吳乞買繼位,為金太宗。1125年(徽宗宣和七年),遼天祚帝在應州被金將婁室擒獲,曾經強盛一時的遼王朝壽終正寢。

隨著遼的滅亡,金和宋的矛盾逐漸上升。早在1111年宋徽宗派童貫出使遼朝時,童貫帶回燕人李良嗣(原名馬植,童貫為其改名)。此人自稱有滅遼的良策,深得童貫的歡心,但此人品行甚差。李良嗣向宋徽宗建議,宋金聯合攻打實力尚很強大的遼國。雙方遂於1118年簽下“海上之盟”,合力滅遼。這場交易,北宋沒有撈到什麼好處,金朝則獲得大批的戰利品、每年大量的“歲幣”以及廣大的土地。

金一天天強大起來,而北宋卻進入了衰亡的時期。在宋金聯合攻遼的過程中,金人也看出了宋王朝的腐敗與懦弱。在滅遼的當年11月,便大舉攻宋。金軍分兩路南下,東路由完顏宗望率領,從平州出發,佔檀州、薊州等地,守將聞風而降。金人長驅直下,渡黃河,直逼開封。西路軍由完顏宗翰率領,從雲中出發,攻太原,同時派人去見在太原的童貫,要求宋朝割河東、河北地區,宋金以大河為界。西路的金軍在太原城下受阻。金人南下的消息傳到開封,北宋朝內一片混亂。宋徽宗趕緊傳位給他的兒子趙桓,是為宋欽宗;第二年改元靖康。宗翰率領的西路軍攻下太原,不久全軍會師於東京城下,並攻陷開封城。金軍在開封城內大肆搜刮擄掠,宋徽宗和宋欽宗也做了俘虜。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虜徽、欽二宗以及后妃、宗室大臣3000多人和大量的金銀財寶北歸。史稱“靖康之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